第5章 第18節2 傲ào,“傲不可長,欲不可縱”_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故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故事 > 第5章 第18節2 傲ào,“傲不可長,欲不可縱”

第5章 第18節2 傲ào,“傲不可長,欲不可縱”(1 / 2)

傲慠)ao,驕傲,傲慢。魏征《十漸不克終疏》:“傲不可長,欲不可縱。”

我們來深入解析唐代名臣魏征在《十漸不克終疏》中提出的千古名言——“傲不可長,欲不可縱”。

這句話猶如一麵高懸於曆史長廊上的明鏡,映照出人性的普遍弱點與權力者的終極考驗。

作品與作者介紹

1.作者:魏征——千古第一諫臣

魏征580年—643年),是唐太宗李世民時期著名的宰相,以直言敢諫著稱。他原是太子李建成的舊臣,李世民即位後,看重他的正直與才華,委以重任。魏征一生向唐太宗進諫二百餘事,所言多被采納,是“貞觀之治”這一盛世局麵最重要的締造者之一。他去世後,唐太宗痛惜道:“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魏征殂逝,朕亡一鏡矣!”

2.作品:《十漸不克終疏》——盛世危言

·“疏”是古代臣子向皇帝陳述政見的奏章。

·“十漸不克終”意為“十項逐漸不能善始善終的表現”。

·創作背景:此文寫於貞觀十三年639年)。此時,“貞觀之治”已成效卓著,天下太平,國力強盛。然而,魏征卻敏銳地察覺到,唐太宗在巨大的成功麵前,逐漸滋長了驕傲自滿情緒,追求享樂的欲望開始抬頭,與貞觀初年勵精圖治的作風相比,正在蛻變。為此,他寫下這篇名疏,係統、尖銳地指出了太宗在十個方麵“不能善終”的苗頭,發出警告。

原文與語境

“傲不可長,欲不可縱”並非孤立存在,它是魏征論證“十漸”的核心指導思想之一。要理解它,需結合其上下文:

【原文節選】

臣觀自古帝王受圖定鼎,皆欲傳之萬代,貽厥孫謀。故其垂拱岩廊,布政天下。其語道也,必先淳樸而抑浮華;其論人也,必貴忠良而鄙邪佞;言製度也,則絕奢靡而崇儉約;談物產也,則重穀帛而賤珍奇。然受命之初,皆遵之以成治;稍安之後,多反之而敗俗。其故何哉?豈不以居萬乘之尊,有四海之富,出言而莫己逆,所為而人必從,公道溺於私情,禮節虧於嗜欲故也?語曰:“非知之難,行之惟難;非行之難,終之斯難。”所言信矣。

...

在列舉具體問題前,魏征提出總原則)

《禮記》曰:“傲不可長,欲不可縱,樂不可極,誌不可滿。”四者,前王所以致福,通賢以為深誡。

分句注釋與翻譯

·傲不可長:

·傲:驕傲、傲慢。此處特指君主因至高無上的權力和已取得的功績而產生的自滿心理。

·不可長:不能讓它滋長。

·寓意:驕傲的苗頭一旦出現,就必須立刻遏製,否則會蒙蔽雙眼,聽不進忠言,最終導致決策失誤。

·欲不可縱:

·欲:欲望、貪欲。包括物質享受的欲望如大興土木、追求珍寶)和權力欲望如好大喜功、窮兵黷武)。

·不可縱:不能放縱。

·寓意:人的欲望是無限的,如果放縱不加節製,就會耗儘民力,敗壞風氣,最終掏空國家的根基。


最新小说: 緬北:強迫臣服 天地翻覆 文娛:北電攝影係大導演 射雕之我為仙帝,當鎮壓此世 混沌奪天訣 葬神之夜 鎏金歲月:妯娌大戰 嬌軟女配被困瘋批修羅場強製掠奪 七零軍婚換嫁高冷軍官後兩胎六寶 緬北歸來:複仇的她致命太惹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