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bai,白丁,指沒有功名的平民。《晉書·陶侃傳》:“陶)侃坐免官,王敦表以侃白衣領職。”坐:因罪。)
關於《晉書·陶侃傳》中“陶)侃坐免官,王敦表以侃白衣領職”這一記載,我將從多個維度為您深入解析這一富含政治智慧的曆史典故。
一、故事原文與上下文
《晉書·卷六十六·陶侃傳》記載:
原文節選:
侃之佐吏詣敦請侃。敦留不遣,表侃白衣領職。侃部將朱伺等輒勸侃襲敦,侃不聽。
二、注釋與翻譯
關鍵注釋:
·坐免官:因罪被免去官職
·王敦:東晉權臣,擁兵自重,時任荊州刺史
·表:上表奏請
·白衣:平民身份,此處指無正式官職
·領職:擔任職務
·佐吏:下屬官員
·遣:放行
現代漢語翻譯:
陶侃因受牽連被免官後,他的下屬官員去拜見王敦,請求讓陶侃複職。王敦扣留陶侃不放他走,反而上表朝廷,建議讓陶侃以平民身份暫代原職。陶侃的部將朱伺等人勸他襲擊王敦,陶侃沒有同意。
三、著作與作者介紹
《晉書》概況:
·成書年代:唐貞觀二十二年648年)
·編纂背景:唐太宗李世民下詔編修
·主編團隊:房玄齡、褚遂良、許敬宗等二十餘人
·內容特點:紀傳體斷代史,記載兩晉155年曆史
·史學價值:集前人十八家《晉書》之大成,但帶有明顯文學色彩
編纂特點:
唐太宗親自為《晉書》的《宣帝紀》《武帝紀》等撰寫史論,開創了帝王直接參與修史的先例。編纂者注重“以史為鑒”,通過晉室興衰為唐朝統治提供借鑒。
四、主要人物介紹
陶侃259334):
·出身:寒門庶族,靠軍功崛起
·功績:平定陳敏、杜弢起義,穩定東晉局勢
·性格特點:勤勉謹慎,珍惜光陰,治軍嚴明
·曆史地位:東晉開國功臣,名將陶淵明曾祖父
王敦266324):
·出身:琅琊王氏,士族代表
·地位:東晉開國元勳,擁立司馬睿建立東晉
·政治傾向:與皇權矛盾激化,後起兵叛亂
·與陶侃關係:既利用又防範
五、典故背景深度分析
政治格局:
1.門閥政治:東晉“王與馬,共天下”的特殊政局,王氏家族權傾朝野
2.南北矛盾:南渡北人與江東士族、流民武裝間的複雜關係
3.央地衝突:荊州軍事集團與建康中央政府的權力博弈
事件脈絡:
·陶侃因卷入政治鬥爭被免去荊州刺史
·王敦既需要陶侃的軍事才能穩定荊州,又擔心其威脅自身地位
·“白衣領職”成為權力平衡的巧妙安排:既用人又製衡
製度淵源:
“白衣領職”並非王敦首創,三國時期已有先例。這種製度設計體現了古代政治中:
·對人才的“控製使用”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