衻袡)ran,衣服的邊緣。《儀禮·士昏禮》:“純衣纁衻。”
《儀禮·士昏禮》中提到的“純衣纁衻”,雖然隻是描述新娘禮服的一個簡短句子,卻牽動著周代士人婚禮的整幅畫卷。下麵為您梳理《士昏禮》的脈絡,詳解“純衣纁衻”,並探討《儀禮》的當代意義。
首先,快速了解《士昏禮》的核心要素:
項目內容
典籍出處《儀禮·士昏禮》
純衣纁衻新娘的黑色絲質禮服,配有淺紅色衣緣,是士妻助祭之服,婚禮時盛裝穿著。
核心情節從議婚到完婚的六大步驟: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
創作背景成書於戰國初期至中期,是戰國儒家學者對西周、春秋時代部分禮製的彙編。
作者傳統說法為周公撰作或孔子刪定;現代學者多認為是戰國儒家學者著述。
現代意義了解古代社會、文化、倫理的寶貴資料;其中蘊含的對婚姻的莊敬態度,於今仍有啟示意義。
詳解“純衣纁衻”與《士昏禮》
“純衣纁衻”的背後,是周代士人婚禮的莊重儀式。
1.“純衣纁衻”釋義
·純衣:指黑色的絲質衣服。鄭玄注:“純衣,絲衣。”並且根據“女從者畢袗玄,則此衣亦玄矣”,可知純衣是玄色黑色)。在古代,絲帛製成的禮服頗為貴重。
·纁衻:“纁”為淺紅色;“衻”指衣服的邊緣。鄭玄注:“袡,亦緣也……以纁緣其衣,象陰氣上任也。”意思是淺紅色的衣緣,其象征意義可能與陰陽相合、迎接新婦入門有關。“凡婦人不常施袡之衣,盛昏禮,為此服”,說明這種有特殊緣飾的衣服並非日常常服,而是在婚禮這樣隆重的場合才穿著,以示重視。
2.《士昏禮》故事脈絡與“純衣纁衻”場景
《士昏禮》記載了古代士人娶妻的完整儀式,主要包括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六大環節,即從提親到最終迎娶過門的完整流程。
在親迎之日,新郎親自到女家迎娶。此時,新娘在房中盛裝以待,穿著的就是“純衣纁衻”。根據記載:“女次,純衣纁袡,立於房中,南麵。”這表明新娘頭戴首飾“次”),身著純衣纁袡,在房中麵朝南站立。這身裝扮是士妻助祭之服,在婚禮時穿著,既體現了婚禮的隆重,也暗示著新娘過門後將承擔起參與家族祭祀的責任,意義深遠。
《儀禮》其書與其作者
·《儀禮》其書:《儀禮》是儒家重要經典之一,主要記載古代貴族從冠、婚、喪、祭到朝、聘、射、饗等方麵的具體禮儀規範。它堪稱古代禮儀的淵藪,是研究古代倫理思想、生活方式、社會風尚的寶貴資料。
·作者與成書:關於《儀禮》的作者,曆來有爭議。
·一說是周公所作。
·一說是孔子刪定。孔子重視禮樂,曾說:“言忠信,行篤敬”,特彆強調一個“敬”字,這與《儀禮》的精神一致。
現代學者多認為,《儀禮》當是戰國儒家的著述,成書於戰國初期至中期,是對西周、春秋時代部分禮製的彙編。例如《士喪禮》的寫定,就與孔子教授孺悲有關。
·《儀禮》的注疏:《儀禮》文古義奧,東漢鄭玄的《儀禮注》是理解《儀禮》的基礎,被譽為“禮是鄭學”。唐代賈公彥的《儀禮疏》是對鄭注的進一步闡發,二者合稱“《儀禮》注疏”。清代胡培翬的《儀禮正義》則是清代《儀禮》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儀禮》與“士昏禮”的現代意義
《儀禮》及《士昏禮》在今天的意義,並非要求我們機械複刻古禮,而在於汲取其中的智慧和精神:
1.傳承文化基因,增進曆史了解:《儀禮》是研究古代中國社會、文化、倫理的寶貴資料。通過它,我們可以了解古人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價值觀。
2.涵養人文精神與“敬”的態度:《儀禮》諸多儀節的設計,都在培養人的敬畏之心和莊重之情。古人認為“禮儀之始,在於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這有助於涵養內在的德行。孔子強調的“言忠信,行篤敬”,在《儀禮》中就有體現。
3.古為今用,賦予時代新意:對待傳統禮儀,應秉持孔子“時中”的思想,即根據時代變化進行合理的調整與創新。例如現代婚禮,可以借鑒古代婚禮中對夫婦之義、莊重承諾的強調,而非簡單模仿形式。一些地方嘗試恢複的“成人禮”源於冠笄禮)等,也是對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的探索。
4.促進文化認同與文化交流:《儀禮》所記載的禮儀文化,曾是東亞地區共同的文化背景。今天,它依然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識,有助於促進文化認同和國際文化交流。
一些提示
《儀禮》及《士昏禮》為我們打開了一扇了解古代中國社會與文化的窗口。其所蘊含的對禮義的追求、對人事的敬畏以及對和諧秩序的向往,穿越時空,依然值得我們去思考和借鑒。
希望這些信息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儀禮·士昏禮》及“純衣纁衻”。歡迎探討《儀禮》中其他具體禮儀,或者古代禮製如何與現代生活結合等方麵。謝謝各位讀者朋友們。
喜歡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故事請大家收藏:()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