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淵號”如同一個闖入熔爐的不速之客,笨重地停靠在那個由巨大獸骨和風化岩石壘砌而成的簡陋碼頭旁。艦體外部裝甲上原本幽冷的光澤,在西漠毒辣的日光和無處不在的炙熱空氣炙烤下,迅速變得滾燙,甚至有些部位微微泛紅,發出細微的、令人不安的“滋滋”聲。
艦橋內,雖然內部循環冷卻係統已經全力運轉,將溫度維持在一個相對可接受的範圍內,但那種無處不在的、仿佛要將一切水分都蒸乾的酷熱,依舊透過金屬艙壁絲絲縷縷地滲透進來,帶來一種沉悶而壓抑的窒息感。
陳默脫掉了東極海域常用的防水外套,隻穿著一件吸汗透氣的深色內襯,但汗水依舊不斷從額角、鬢邊滲出,順著下頜線滑落,滴在控製台上,瞬間蒸發,隻留下一個小小的白色鹽漬。
他沒有急於離開相對安全的“海淵號”。初臨陌生而極端的環境,冒然行動是最愚蠢的選擇。當務之急,是儘快適應環境,並將自身和艦船的生存保障提升到最高級彆。
“係統,全麵掃描碼頭周邊環境,建立基礎威脅模型。同步分析捕獲的‘沙鰭狂鯊’生理結構,重點解析其耐熱、水分保持及沙潛感知機製。”陳默的聲音在悶熱的艦橋內響起,冷靜得沒有一絲波瀾。
【指令確認。環境掃描啟動…生物樣本分析啟動…消耗積分150點…】
眼前光幕彈出,左側是碼頭周邊的三維立體圖,清晰標注出幾個隱藏得極好的暗哨位置和能量波動異常點;右側則是那條被捕獲的沙鰭狂鯊被無形力場束縛、進行全方位透視掃描的實時畫麵,其肌肉紋理、血液流動、鱗片結構乃至能量回路都被細致入微地解析著。
【環境掃描完成:發現潛在威脅目標7個,能量反應微弱,威脅等級:低。空氣成分分析:含氧量偏低,富含硫化物及惰性粉塵,建議開啟內循環。】
【生物樣本分析:目標生物‘沙鰭狂鯊’表皮下存在‘多重微孔隔熱層’,有效反射隔絕高熱;血液中含有高濃度‘抗凝結因子’及‘水分鎖定蛋白’,極端環境下水分流失速率僅為常規生物17;其眼部退化,感知係統依賴於皮下‘震波感應器’及‘熱能追蹤腺體’…】
【解析完成!生成‘基礎耐熱生理模型’、‘高效水分保持模型’、‘沙地震波感知模型’!】
大量寶貴的數據湧入數據庫,陳默眼中光芒閃爍,大腦如同最高效的生物智腦,飛速處理整合著這些信息。
“很好!以這三個模型為藍本,結合之前黑市兌換的‘高效水循環係統設計圖’和‘耐高溫防護材料’,立刻進行優化整合,推演適用於我本人及‘海淵號’的‘西漠生存輔助係統’方案!”
【指令確認。模型整合中…方案推演中…消耗積分300點…】
光幕上,無數數據流再次開始瘋狂碰撞、組合、優化。這是一個極其複雜的過程,需要將生物學的奇跡與材料學、能量學完美結合。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艦橋外的熱浪仿佛凝固了一般,隻有遠處那些隱藏在岩石陰影和獸骨縫隙後的目光,依舊如同跗骨之蛆,無聲地窺視著這艘格格不入的鋼鐵巨艦。
汗珠不斷從陳默鼻尖滴落,但他的眼神卻越來越亮。
【推演完成!生成‘個人用外覆式冷卻防護服’設計藍圖!生成‘艦船外部高效熱反射塗層’噴塗方案!生成‘微型震波探測陣列’布設方案!】
【理論預估:個人防護服可抵禦80c以下高溫環境,降低水分流失率85;艦船熱反射塗層可降低外部熱輻射吸收70;震波探測陣列可有效預警地下生物突襲及流沙陷阱,探測半徑500米!】
“立刻開始虛擬製造和模擬測試!”陳默毫不猶豫地下令。
【虛擬製造啟動…材料注入…環境模擬:西漠地表正午高溫…】
光幕上,一件造型流暢、閃爍著銀白色金屬光澤、內部布設著無數微型循環管路的全身防護服迅速構建成型,隨即被投入到模擬出的極端高溫環境中進行測試。另一邊,“海淵號”的虛擬模型表麵也開始被快速噴塗上一層極薄的、呈現奇特晶格結構的暗色塗層。
測試數據不斷刷新,偶爾出現局部過熱或能量循環不暢的警告,又被係統迅速優化調整。
終於——
【虛擬測試通過!所有方案性能達標!現實製造成功率預估:‘個人用外覆式冷卻防護服’89,‘艦船熱反射塗層’95,‘微型震波探測陣列’81!】
“漂亮!”陳默忍不住低喝一聲,猛地一揮拳,一股巨大的成就感和安全感油然而生!
知識就是力量!在這陌生的絕地,科技再次為他開辟出了生存的道路!
他沒有任何停頓,立刻從儲物空間取出早已備好的材料,工作台迅速展開,高精度激光切割器、分子打印頭、能量回路蝕刻筆等工具紛紛啟動,發出細微的嗡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