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掃墓那天沒下雨_荊棘中的常春藤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荊棘中的常春藤 > 第196章 掃墓那天沒下雨

第196章 掃墓那天沒下雨(1 / 2)

清明前夜,林野坐在書桌前,台燈的光暈昏黃地灑在木桌上。

窗外風聲輕響,像是誰在低語。

她手裡握著母親那張泛黃的遺照——相紙邊緣已微微卷起,照片裡的周慧敏穿著洗得發白的藍布衫,眉眼冷峻,嘴角緊抿,仿佛一生都在與某種看不見的東西對峙。

她本想把照片放進新買的相框裡,可指尖剛觸到玻璃,就察覺不對勁。

一道斜斜的裂痕橫貫鏡麵,從左上角一直延伸到右下角,像一道陳年的刀疤。

記憶猛地翻湧上來——那是十三歲那年冬天,她躲在房間裡寫日記,被母親撞見。

周慧敏奪過本子,一頁頁撕開,燒成灰燼,怒吼著“心思不用在學習上,寫這些沒用的東西!”最後順手砸了桌上的相框,碎片飛濺,割破了她的手背。

原來這道裂痕,陪了她這麼多年。

林野輕輕吸了口氣,心口那道荊棘紋身忽然泛起一陣微熱,不痛,卻清晰得如同心跳。

她取出一卷透明膠帶,一點點貼合裂縫,動作極輕,仿佛怕驚醒沉睡的往事。

膠帶粘住裂痕的瞬間,她怔了一下——透過修補後的玻璃,母親的眼神似乎柔和了一瞬。

她忽然意識到,自己關於母親的記憶,幾乎全被“狼媽”的標簽覆蓋:嚴厲、控製、冷漠、暴力。

可那些深夜廚房亮著的燈,是她在熬她發燒時的薑湯;鋼琴課繳費單上顫抖的簽名,是她咬牙從彩金裡省下的錢;還有賬本末尾那句“我想抱她一下,可她躲開了”,像一根細針,紮進她多年築起的怨恨城牆。

她打開手機通訊錄,在父親的名字下翻出一條塵封已久的短信:“下月15號,你媽忌日。”沒有稱呼,沒有語氣,隻有日期。

她盯著屏幕看了很久,眼眶慢慢發熱。

他記得,一直都記得。

隻是他的愛從不發聲,隻在日曆角落畫個小叉,在工具箱裡藏一副粉藍色的手套,在每年清明前默默打包香燭紙錢。

“我們都不太會……”她低聲說,手指撫過修複好的相框,“可也許,能學。”

第二天清晨,天色陰沉,雲層壓得很低,空氣裡浮著濕漉漉的涼意。

林野走出單元門,看見父親已等在小區門口。

他穿著洗得發白的工裝褲,腳邊放著兩個舊布袋。

一個裝著香燭、錫箔和素色紙花,另一個竟露出一把小鏟子的柄,還有一簇綠意怯生生地探出來——是茉莉花苗。

她腳步頓住。

“你媽喜歡這個。”林國棟聲音低啞,像鏽住的齒輪緩緩轉動,“她說花香能蓋住樓道裡的潮氣。”

林野沒說話,隻是走上前,接過那個裝著花苗的袋子。

泥土的氣味鑽入鼻腔,清冽而熟悉。

她記得小時候陽台上那盆茉莉,每到夏夜開花,母親總會摘一朵彆在衣領上,然後站在廚房的小窗前切菜,燈光把她影子拉得很長。

江予安不知何時到了,一身素色風衣,肩頭落著幾星晨露。

他沒多言,自然地接過花苗,三人並肩走向地鐵站。

一路上幾乎無人開口,腳步緩慢而沉重,像走在一條從未走過的路——不是通往墓園,而是通向彼此沉默多年的內心。

墓園坐落在城郊山腰,石階蜿蜒,兩側鬆柏森然。

雨終究沒下,風卻愈發陰冷。

林國棟走到周慧敏的墓碑前,放下布袋,蹲下身,用小鏟子一點點鬆土。

動作極輕,像在修理某台精密儀器,又像怕吵醒長眠的人。

他將花苗小心栽入土中,扶正,覆土,再輕輕壓實。

隨後從隨身的工具包裡掏出一小卷銅線,熟練地繞成環狀,埋進花根周圍。

“防潮。”他隻說了兩個字,“花根不容易爛。”

林野看著那圈銅線,心頭猛地一顫。

她的負麵情緒感知係統悄然啟動——不是痛苦,不是焦慮,而是一種深不見底的孤獨,像電流般從父親佝僂的背影中滲出,順著地麵爬向她的心口。

她“看見”了:無數個清明,他獨自一人提著工具袋來這裡,修歪斜的墓碑支架,換老化的電線插頭,甚至悄悄幫鄰近破損的花壇加固圍欄。

他把對妻子的思念,把對女兒說不出口的愧疚,全都轉化成了“能修的東西”。

那一刻,她終於明白,為什麼他會把報廢的燈泡帶到家庭共修日。

她緩緩蹲下,伸手覆上父親粗糙的手背。

那隻手布滿老繭,指節變形,常年與螺絲、電線、扳手為伴。

“爸,”她聲音很輕,卻堅定,“花會活的。”

林國棟沒抬頭,隻是喉結動了動,手指微微蜷縮了一下,像在壓抑什麼。

半晌,他輕輕“嗯”了一聲。

不遠處,江予安靜靜站著,沒上前,也沒說話。

他從口袋裡掏出手機,對著那株新栽的茉莉按下快門。

鏡頭裡,花苗在風中輕輕搖曳,背後是父女相依的剪影,沉默如碑。


最新小说: 我靠雙眼!從寒門到權傾天下 每天百年修為,開局搶我築基丹? 大明熥仔 紅樓之百變奇瑛 楚國一統華夏 雪月大明 碧血大明:穿越係統改寫江山 寒門崛起我靠科技顛覆曆史 超古代:神明紀元 回到80年代,鄉村幸福快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