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朱厚烈選擇閉關修煉。他停留在大宗師中期已久,境界已然穩固,正待突破契機。對其而言,修為精進並非難事——體內尚存大量未煉化的龍元之力。此次閉關,他成功煉化部分龍元,順利晉升至大宗師巔峰,距天人合一僅半步之遙。
然而突破最後關卡絕非易事。朱厚烈清晰感知到瓶頸所在,需參悟天地法則方能突破。正因如此,當世天人合一強者鳳毛麟角,除武當張三豐外,幾成傳說。
稟皇上,楊首輔急奏,懇請陛下回宮。侍從呈上書信。朱厚烈閱後略顯無奈——因長期離宮已引發朝野非議。此前他將錦衣衛、東廠及護龍山莊等精銳調入軍中,導致監國的楊首輔難以震懾群臣。此番不得不親自回朝坐鎮。
捷報傳遍四方,朕已蕩平蒙元全境,今日起大軍凱旋!
自朱厚烈攻占蒙元以來,已過去不少時日。這段日子他始終駐留蒙元,終究不妥。
更何況此番征戰大獲全勝,正該風風光光回朝,揚威天下。
朱厚烈毫不猶豫,當即下令班師。
沿途百姓紛紛湧,歡呼相迎。
此次凱旋,徹底奠定了朱厚烈的威望。
新君初登大位,僅率十萬兵馬便滅一國,如此功績,遠超昔年封狼居胥!
畢竟,他可是將整個蒙元從地圖上徹底抹去!
如今大明子民對這位驍勇善戰的皇帝,無不敬若神明。
不多時,朱厚烈率軍抵達皇城,文武百官早已在宮門外列隊恭候。
他身披戰甲,胯下駿馬威風凜凜,氣勢逼人!
……
太和殿內,朱厚烈端坐於久違的龍椅之上,俯視群臣。
眾臣齊聲跪拜:“吾皇萬!”
“眾愛卿平身。”
禮畢,朱厚烈朗聲道:“此番遠征蒙元,如今疆土儘歸大明。自今日起,世間再無蒙元,唯有大明元州!”
聽聞此言,群臣紛紛歌功頌德。
“陛下功業震古爍今,臣等歎服!”
“聖上文治武功冠絕天下,一統江山指日可待!”
“兩月蕩平蒙元,陛下真乃千古第一雄主!”
“短短六十日收服北疆,陛下神威,臣等五體投地!”
……
一番溢美之詞後,朱厚烈抬手示意眾人適可而止。
待朝堂安靜,方有人出列奏道:“陛下,臣有本上奏。”
禮部尚書上前一步,聲音在殿內回響:陛下此次親率十萬大軍北征蒙元,僅用兩月便大獲全勝,開疆拓土之功,曠古爍今!
他話鋒一轉:然陛下雖立下不世戰功,卻疏於朝政,臣以為不妥。懇請陛下近期暫留宮中,專心處理政務。
這位禮部大臣竟直言不諱地表達了對皇帝的不滿。
朱厚烈靜默不語,目光掃過群臣。禮部侍郎率先出列:臣附議!
工部尚書緊隨其後:臣附議!
工部侍郎也邁步上前:臣附議!
轉眼間,滿朝文武接連表態,齊聲勸諫皇帝駐留皇宮。
群臣各懷心思,朱厚烈心知肚明。這些勸諫絕非出於對君王的愛戴,而是各有盤算。但他無意深究。
統一六國是朱厚烈的宏願。若困守深宮,何年何月才能實現?並非不信任將士,而是他親臨戰場能極大提升明軍戰力。
想將他禁錮宮中?絕無可能。
朱厚烈起身踱步,鎏金靴踏在玉階上發出清脆聲響:眾卿所言極是。朕身為一國之君,確不該久離宮闈。
他緩步走下丹墀,朝禮部尚書走去:雖軍務纏身,終究荒廢了朝政...這龍椅,坐著也不輕鬆啊...
在這片綜武大陸上,曾有七國鼎立,如今僅餘六國。
自朕收服蒙元以來,蒙元百姓無不歡欣鼓舞。他們長期遭受蒙元朝廷的壓迫,生活困苦。如今朕以仁政待之,蒙元百姓對大明心悅誠服,深信朕能帶來太平盛世,讓他們安居樂業。這更堅定了朕一統天下的決心。
朱厚烈踱步至禮部尚書麵前,繼續道:然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若朕久居深宮,征戰之事必受影響。相較之下,朕更適合領兵征戰,而非整日端坐金鑾殿批閱奏章。思慮再三,朕想到一個兩全之策:從即日起改革大明體製,實行軍政分治。設兩位皇帝,一位主政,一位主軍。諸位意下如何?
觀禮部尚書勤於政務,定能勝任朝政要務。這第二位皇帝之位,就由劉愛卿擔任,諸位可有異議?
聽聞此言,禮部尚書立即跪伏在地,高呼:陛下!微臣萬死不敢!
陛下三思!
此事萬萬不可!
請陛下收回成命!
朝臣們紛紛叩首勸諫。在眾人看來,朱厚烈此言絕非真心,自古以來從未有過一朝二帝的先例,這簡直是天方夜譚。若當真應允,隻怕頃刻間便會人頭落地。
望著跪伏的群臣,朱厚烈冷笑一聲,轉身重回龍椅。
“朕給過你們機會,是你們自己不懂把握,休怪朕無情。”
喜歡綜武:廢柴皇子龐邀月請大家收藏:()綜武:廢柴皇子龐邀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