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_綜武:廢柴皇子龐邀月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41章(1 / 2)

張太後寢宮內,氣氛凝重。太後麵色鐵青,雲羅郡主手足無措地站在一旁。早朝時皇帝當眾駁了太後麵子,在雲羅看來確實有失妥當。

朱厚烈踏進殿門時,臉上帶著溫和笑意:雲羅也在啊。他與這位同父異母的妹妹素來相處融洽,但此刻雲羅也因他早朝時的舉動而麵露不悅。

兒臣給母後請安。朱厚烈恭敬行禮。

張太後冷眼相待:皇上屈尊前來所為何事?這天下既是皇上的天下,何必來問老身這婦道人家的意見?

朝政本就不該勞煩母後操心。今日之事,兒臣不欲多言。母後能想明白自然最好,若實在想不通,兒臣也無能為力。

正如皇帝所言,他並不打算解釋朝堂上的決策。但此刻卻主動坐到太後身旁:母後須知,天子雖稱真龍,說到底與常人無異。當年太祖皇帝不也是放牛娃出身?這皇位不過暫代罷了,何必如此較真?

此言一出,張太後頓時變了臉色。

張太後當即反駁:“什麼叫不過是個代理皇帝?若這代理皇帝是皇子或宗室子弟,哀家絕無二話。但讓內閣首輔頂著代理皇帝的名號,成何體統?”

“如此安排,朝中再無人能製衡楊首輔。待他大權獨攬之日,你這皇帝怕是要被徹底架空!是,你說不在乎皇位。可你不在乎,朱明列祖列宗在乎!”

朱厚烈對張太後始終保持著禮數。

幼時記憶裡,這位嫡母執掌後宮時待人和善,對他這些庶出皇子反而比親生子更關照。十三位皇子中,太後所出雖占八人,但分給其他皇子的關懷卻更多。

正因如此,即便朱厚烈血洗奪位時,也未動張太後分毫。

他們之間,終究存著幾分母子情誼。

縱然朱厚烈手刃太後親子,這位深明大義的婦人竟未生怨懟。早在朱厚照暴斃時,她就已看透皇家宿命——連朱厚烈這等庶子都活得艱難,何況其他龍子鳳孫?

在朱家宗廟前,張太後堪稱賢媳典範。

她心中裝的,從來隻有朱氏江山。

見太後情緒激動,朱厚烈語氣轉柔:“母後,人各有誌。朱厚照貪色,朕所求的卻是四海歸一、百姓安康。欲成非常之功,必行非常之事。”

“讓楊首輔獨掌朝綱確有利弊。但朕常需禦駕親征,若無強臣坐鎮,如何震懾群臣?朝堂不穩,朕怎能安心開疆拓土?”

朱厚烈一番話讓張太後陷入沉思。

她暗自思忖,眼前這位與當年的永樂帝確有幾分相似。

永樂一生戎馬倥傯,其赫赫戰功在曆代中罕有匹敵。如今朱厚烈同樣醉心開疆拓土,若論軍功,隻怕永樂也要遜色三分。

但永樂勝過朱厚烈之處,在於征戰之餘仍能勤理朝政。反觀朱厚烈常年離宮,政務難免荒疏。

好在這位天子還算明智,將朝政全權托付楊首輔執掌。此舉雖有利處,隱患卻也不小——自古鮮有賦予首輔如此大權者。

權柄過重易生異心,屆時恐難製約。但朱厚烈偏偏反其道而行,他篤信楊首輔掀不起風浪。即便真有不測,他也有把握重掌大權。若果真陰溝翻船,那也是自己技不如人。

皇兒說得是,這江山既在你手,自然由你做主。張太後輕撫衣袖,哀家不過白勸幾句,既然無用,也不必多費唇舌。

她頓了頓,終是忍不住提醒:隻是皇上需謹記,剛極易折。說罷竟覺釋然——連當事人都不在意龍椅,她又何必庸人自擾?

能安居太後之位已屬萬幸,朱厚烈的事,終究不便多管。

皇上此番前來,想必另有要事?張太後忽然話鋒一轉。

好的,

禦書房內,朱厚烈放下手中奏折,對端坐一旁的張太後說道:母後,兒臣有件事要與您商議。

皇兒但說無妨。

兒臣欲冊立皇妃。雖是初次納妃,但禮數不可廢,需得隆重操辦。

聽聞皇帝要納妃,張太後頓時精神一振。

如今這後宮確實太過空寂。

對皇室而言,延續血脈乃頭等大事。

尤其像朱厚烈這般動輒禦駕親征的。

這般行事,誰知何時會馬革裹屍?

留下子嗣實屬必要。

張太後暗自思忖,以皇帝現狀,更該早日立儲。

待太子年歲稍長,便可逐步接管朝政,不必再將大權儘付楊首輔之手。

想到此處,張太後眉開眼笑:不知皇兒相中哪家閨秀?

前朝汝陽王之女,敏敏·特穆爾。朱厚烈答道。

聽聞是蒙元貴女,張太後頓時眉頭緊蹙。

顯然對外族女子頗為排斥。

雖無法阻攔皇帝納妃,但若誕下皇子是否立為太子,還需從長計議......

平定蒙元後,朱厚烈未行屠戮之事。

如今蒙元雖改旗易幟,權柄仍握在舊貴族手中。

對此結果,蒙元各部尚能接受。

然此非常久之計,朱厚烈斷不會將雲州權柄永付外族。

雲州乃新拓疆土,朱厚烈極為重視,誓要治理得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若攻占雲州卻治下無方,他國百姓必生抗拒之心。

倘若朱厚烈能將雲州治理得政通人和、百業興旺,那麼彆國百姓即便不會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至少也不會強烈抗拒,甚至可能心生向往。


最新小说: 我的AI我來養 開局亂世成流民,我攜妹打天下 刷抖音爆獎勵,開局一輛法拉利 魅夜鳳凰:十豔錄 諜戰風雲:從暗殺開始變強 貞觀第一奸臣,李二求我彆辭職! 禾城歲月 讓你培養技工,你培養出國士無雙 血月鬼節:我在都市練妖修仙 九重天域:我靠吞噬克蘇魯加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