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郊外的楊柳青指揮部,劉川、聶政委等人剛結束對各縱隊休整情況的彙總,機要參謀就送來了一份來自延安的加急電報。
聶政委接過電報,迅速瀏覽,他抬起頭,環視眾人:“中央的通報,以及對我們下一步行動的征詢。”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過來。
“念吧,政委。”劉川沉聲道。
聶政委清了清嗓子,開始傳達電文內容:“中央首先通報了全國各戰場情況。西北方向,我西北野戰軍麵對胡宗南、馬家軍壓力,采取運動防禦,處境較為艱難,但尚能維持。”
“中原地區,劉鄧大軍挺進大彆山後,因此吸引了國民黨重兵圍剿,補給困難,戰鬥頻繁,壓力巨大。華東野戰軍在陳、粟得指揮下,近期連續作戰,雖取得一定戰果,但麵對國民黨在徐州周邊集結的第2、第7、第12、第13等精銳兵團,整體上仍處於被動防禦態勢。”
肖光忍不住插話:“也就是說,除了我們東野和山東那裡,其他兄弟部隊都在咬牙硬扛。”
聶政委點點頭,繼續念道:“電文中提到,得益於劉川同誌此前在山東打下的堅實基礎,尤其是那個金礦的持續產出和兵工廠的擴建,山東軍區目前不僅能自給自足,還能為華東野戰軍提供部分武器彈藥和資金支持,緩解了相當大的壓力。中央對此提出表揚,中央也詢問我們東野目前的休整情況,以及下一步的戰略考量。”
”
劉川擺了擺手,沒有在意表揚,直接問道:“中央對我們東野下一步行動,有什麼具體指示?”
聶政委將電文翻過一頁,神情更加專注:“這就是關鍵了。華東野戰軍粟同誌向中央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集中華野主力,並希望得到有力配合,在江北地區,尋找機會打一個大規模殲滅戰,力爭吃掉國民黨一到兩個精銳兵團,徹底改變中原、華東戰場的被動局麵,”
劉亞立刻走到地圖前,點在淮河至長江北岸的廣闊區域:“在江北打大仗,這裡城鎮林立,敵人的機動和補給都比我們方便。華野單獨應對國民黨幾個主力兵團,確實吃力。但如果能有外線力量強有力的配合……”
這時,門外傳來腳步聲,韓楚走了進來。韓楚則依舊是那副雷厲風行的樣子:“司令員,政委,各縱隊的戰損補充和彈藥配給基本到位了,炮縱的老朱拍著胸脯保證,現在咱們的炮彈管夠,”他一眼瞥見聶政委凝重的神色,立刻收住了後麵的話,與劉亞一起安靜地坐到旁邊的椅子上。
聶政委將電文遞給韓楚,示意他也看看:“正好你來了,華東的粟總向中央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構想,希望在江北地區尋找戰機,打一個大規模的好滅戰,以求徹底改變中原戰局。中央征求我們的意見。”
劉亞語氣嚴謹地分析道:“從全局來看,粟總的設想無疑具有極大的戰略價值。若能於江北殲滅敵軍重兵集團,必將震動南京,打亂敵人的整體部署。不過,此舉風險與機遇並存,需要極其精確的戰場指揮和兄弟部隊的密切配合。”他抬頭看向劉川,“司令員,您的看法是?”
韓楚接過話頭:“江北的仗肯定要打,而且必須打好,但我覺得,咱們東野是不是應該用在更關鍵的地方?咱們現在兵強馬壯,裝備水平遠超其他兄弟部隊,光是美製105榴彈炮就夠敵人喝一壺的,更彆說那幾百輛坦克和源源不斷的‘四四式’步槍了。窩在江北和其他老大哥部隊一起圍殲這點人,是不是有點浪費咱們的機動和火力優勢了?”他的話雖然直接,卻切中了當前戰略選擇的核心。
劉川讚許地看了一眼韓楚,隨即走到牆上全國地圖前,目光掃過長江沿線:“老韓說到點子上了,我完全讚同在江北尋求大規模殲敵的機會,這也是改變戰局的重要一步。”
他點在長江位置上:“但是我們的目標,應該放得更長遠一些。我認為江北的戰事,以華東、中原以及西北野戰軍現有的力量,隻要指揮得當,配合默契,是完全有能力解決的。我們東野在完成北平的接收與穩定華北之後,不應繼續在江北糾纏。”
他轉過身,麵對著自己的幾位老搭檔,說出了自己的構想:“我的意見是,東野主力在北平事宜安定後,應立即著手準備南下,實施渡江戰役,我們不能給老蔣喘息的機會,必須趁國民黨江北主力被兄弟部隊糾纏、長江防線尚未完全穩固之際,以雷霆萬鈞之勢打過長江去,迅速解放長江以南廣大區域,端了他的老巢,”
這番話讓指揮部內瞬間安靜下來,聶政委沉思片刻,緩緩點頭:“這是一個極具魄力的想法。一旦成功,全國解放的進程將大大加快。但是,渡江作戰不同於我們以往的任何一場戰役,我們缺乏必要的艦艇,麵對長江,我們強大的裝甲和炮兵力量如何展開?這些都是極其嚴峻的挑戰。”
劉亞緊接著補充:“政委的顧慮非常實際,渡江需要大量的船隻,需要熟練的船工和水手,需要對敵軍江防工事進行細致的偵察,還需要選擇正確的登陸場和建立鞏固的灘頭陣地,這涉及到龐大的後勤支持和複雜的諸兵種協同,必須現在就開始進行周密準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韓楚卻顯得信心十足:“困難肯定有,但辦法總比困難多,沒有大船,我們就用木船,用漁船,成千上萬條一起衝過去,沒有海軍,咱們就用炮兵覆蓋對岸,用咱們的‘沒良心炮’給他開路,隻要讓我們的人衝過江去,站穩了腳跟,江南那些敵人,擋不住咱們”他的話語中充滿了東野特有的那種攻堅克難的豪氣。
劉川聽著幾位搭檔的討論,臉上露出了果決:“大家的意見都很重要。老韓的銳氣,政委的持重,老劉的嚴謹,都是我們做出正確決策的基礎。正因為渡江困難,敵人才會預料不到我們敢這麼快、這麼堅決地打過去,這就是我們的機會,”他走回桌邊,拿起筆:“我將立即給中央回電,詳細闡述我們的判斷和建議:江北戰局交由兄弟部隊,我東野厲兵秣馬,準備南下渡江,直搗黃龍,同時,命令各部,在休整期間,加強水上適應性訓練,搜集沿江船隻情報,參謀部立即著手製定多套渡江作戰預案,”
命令被傳達下去。東野在經曆了連續大戰後的短暫休整後,再次開始為更宏偉的任務而行動起來。各縱隊司令部裡,李雲龍、丁偉、張大彪等一眾虎將雖然按命令沒有親臨一線連隊,但也都圍著地圖和沙盤,針對南方可能遇到的水網、丘陵地形以及城市攻堅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裝甲縱隊的梁中玉拉著炮兵司令朱銳,反複研究著坦克如何為登陸部隊提供火力支援,以及重型火炮在渡江前夕的火力準備中如何發揮最大效能。
政治部主任譚正和副司令肖光則深入到基層部隊,進行政治動員,宣講渡江作戰的偉大意義,激發指戰員們“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的高昂士氣。
三天後,中央的回電到了。電文同意了東野主力南下渡江的戰略方向,但同時強調,目前先準備工作,需待江北主要敵軍集團被有效牽製或殲滅後,方可尋機實施,要求東野充分利用時間,做好萬全準備。
看著電文,劉川與聶政委、韓楚、劉亞等人相視一笑,一切儘在不言中。大戰前的興奮彌漫在東北野戰軍總部。
在長江之南那將是一場決定中國命運的更大考驗。而他們這支從白山黑水間一路征戰,已經將目光投向了那片陌生的土地,留給江南敵軍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喜歡亮劍:從蒼雲嶺,被旅長誇為虎將請大家收藏:()亮劍:從蒼雲嶺,被旅長誇為虎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