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嶽軍區指揮部大院熱鬨起來,八路軍總部支援的一群抗大畢業乾部到了,他們打量著太嶽軍區指揮部,更打量著迎麵走來的那群人。
為首的是太嶽軍區陳司令員,他身邊的位置,就是劉川,後麵跟著太嶽軍區第一、第二、第三軍分區的一幫悍將,目光掃過這群“學生娃”。
陳司令員率先開口:“同誌們,歡迎你們啊,你們從抗大這座革命大熔爐裡畢業,是黨中央給我們太嶽軍區送來的及時雨,是寶貝疙瘩。”
劉川目光掃過眾人,沒有太多寒暄:“大家一路辛苦,情況緊急,客套話就不多說了,政委會安排大家的食宿,明天一早,到司令部參加作戰會議,分配具體任務。”
言簡意賅,直接切入正題。這批抗大乾部中的負責人,立刻挺身敬禮:“報告首長,抗大第三期學員隊長周維漢,率全體學員向您報到,請首長放心,我們堅決服從分配,保證完成任務,”
“好,”陳司令員拍了拍周維漢的肩膀,隨即對劉川等人一揮手,“走,進屋說,有重要情況。”
指揮部裡,陳司令員收斂了笑容,神情嚴肅:“老總們對咱們太嶽軍區前段時間的戰績提出了表揚,特彆是南關一戰,打出了咱們八路軍的威風。”
李雲龍嘿嘿一笑,有點得意:“那是,司令員您沒瞧見,鬼子那叫一個慘…”
陳司令員擺擺手打斷他:“但是,老總們也指出了我們的問題,連續作戰,部隊減員嚴重,根據地擴大後,兵力捉襟見肘,光靠防守和零星殲滅戰,不足以從根本上改變態勢,”
他看向劉川,語氣加重:“總部命令我們,必須抓住時機,大力發展武裝,擴大根據地,老總給我下了死命令,也是給在座各位的死命令:三個月內,太嶽軍區主力部隊,總兵力不得少於五萬人,至少整編出十個滿編主力團。”
“五萬人?十個團?”孔捷倒吸一口涼氣,“司令員,這…咱們現在就算把地方部隊、縣大隊區小隊都算上,也差一大截啊,武器裝備、乾部、糧食,都是大問題,”
丁偉也皺眉:“兵源倒是不愁,根據地群眾基礎好,小夥子參軍熱情高,可就是裝備不夠,多個一兩萬人還行,五萬人是個大問題?總不能讓我們新四團的新兵都扛著紅纓槍去吧?”
“還有乾部,”張大彪補充道:“老部隊缺乾部,新部隊更缺,一下子擴編這麼多,合格的軍事主官和政治乾部哪裡來?”
李雲龍卻眼冒精光,搓著手:“五萬人…十個團…嘿嘿,要是真搞起來,咱以後是不是能攆著鬼子師團跑了,司令員,您就說怎麼乾吧,要人我去招,要槍我去鬼子手裡搶。”
劉川一直沉默地聽著,此刻才開口:“困難肯定有,而且很大。但總部的命令必須執行,這也是我們自身發展的需要。隻有拳頭硬了,才能打更硬的仗,更好地保衛根據地。”
他看向陳司令員:“司令員,您從總部回來,肯定帶來了指示和支持。”
陳司令員點點頭:“總部也很難啊,現在115師和120師都在建設抗日根據地,也都在擴軍,給咱們得支持有一些,但主要還是要靠我們自己,總部會協調一部分被服和糧食,但武器彈藥,主要還得靠繳獲。
他指了指外麵:“至於乾部,這不給你們送來了生力軍,這批抗大的同誌,理論水平高,政治上可靠,缺的是實戰經驗,老部隊的骨乾要搞好傳幫帶,儘快讓他們挑起重擔。”
他頓了頓,看向劉川:“具體怎麼擴編,怎麼整訓,怎麼解決裝備問題,劉副司令員,你牽頭拿個方案出來。我的要求是既要快,又要穩,新部隊不能是花架子,要拉出去就能打。”
“是,”劉川沉聲應道,目光再次投向地圖,手指在上麵劃過,“兵源,以各根據地民兵骨乾、積極青年為基礎,老部隊抽調骨乾作為種子。”
他開始詳細闡述構想,哪個區域組建新團,哪個老團分拆補充,預備如何解決武器裝備,如何開展大練兵,思路清晰,考慮周詳,顯然早已深思熟慮。
李雲龍等人聽得聚精會神,不時插話討論幾句,補充細節。
最後,劉川看向窗外那些正在安頓的抗大乾部,眼神深邃:“這批學生娃是寶貝,也是考驗,能不能讓他們儘快融入部隊,發揮出作用,關係到我們擴編的速度和質量。老趙,”
趙剛立刻應道:“司令員,我明白,政治部會立刻跟進,做好思想工作,安排好崗位,讓老同誌搞好幫帶。”
會議結束,眾人領命而去,個個感覺肩上的擔子又重了幾分,擴編五萬,十個團,這意味著太嶽軍區將一躍成為八路軍在華北敵後的絕對主力,未來可期,但腳下的路,也必然充滿荊棘。
李雲龍湊到劉川身邊,壓低聲音:“司令員,擴編是好事,可我心裡咋有點不踏實?這麼大動靜,小鬼子那邊…”
劉川目光看向太原方向:“紙包不住火,岩鬆義雄吃了那麼大虧,不會沒有動作,我們擴編,他們肯定也在醞釀報複。接下來恐怕是暴風雨前的寧靜了。”
他頓了頓,語氣斬釘截鐵:“所以,我們更要快,要在鬼子反應過來之前,把拳頭攥緊,告訴各部,招兵、訓練、搶裝備,動作都要快,同時,嚴密監視日軍動向,”
院子裡,抗大學員負責人周維漢正幫著戰友搬運行李,目光卻不自覺地飄向指揮部,他能感受到裡麵傳來的那種緊張的氣氛。他知道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喜歡亮劍:從蒼雲嶺,被旅長誇為虎將請大家收藏:()亮劍:從蒼雲嶺,被旅長誇為虎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