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最親愛的讀者們,有的讀者評論為什麼劉川會有那麼多情報,給大家解釋下為什麼劉川總是看地圖部署,因為一個指揮部的所有參謀會根據各種偵查到信息在地圖上把敵我態勢在地圖上隨時更新,我這事軍事小說,不想寫成諜戰劇,我真的不想用個一兩章寫內線怎麼怎麼費勁去弄情報。”
隊伍從黑風峪駐地向東行進,氣氛卻不同於往常的轉移。戰士們雖然疲憊,但眼神裡都帶著躍躍欲試的勁頭,晉中軍區這塊新招牌,代表著新的開始,也更意味著硬仗、惡仗。
臨時指揮部設在一個小山村的大院裡,晉中軍區的第一次作戰會議正在召開,劉川、趙剛、李雲龍、丁偉、張大彪、孫德勝等主要軍事主管及相應的團政委圍著一起名字就不寫了,人太多了),桌上鋪著那份晉中地區敵我態勢對比地圖。魏大勇挎著槍守在門口。
“都說說吧,咱們來這第一仗,該怎麼打?”劉川的目光掃過地圖:“總部首長看著,晉中的老百姓也看著,這頭一炮必須打響,還得打得漂亮。”
李雲龍第一個嚷嚷開:“那還用說?找個軟柿子捏,找個鬼子人不多、油水不少的據點,趁他沒防備,連夜摸上去,速戰速決,繳獲點裝備糧食,也好安家,”他手指頭一點:“我看這個馬家油坊據點就不錯,離鐵路線不遠,守軍一個加強小隊,偽軍一個連,肥瘦正好,”
丁偉搖頭反對:“老李,打據點固然能得實惠,但動靜太大。咱們剛來,腳跟沒站穩,鬼子一旦報複,容易陷入被動。我建議先不打據點,集中力量,打他的運輸隊。
晉中平原交通便利,鬼子運輸頻繁。選個好地形以快打慢,打了就跑,既能補充自己,又能掐斷鬼子補給,還不容易暴露咱們的主力位置。”
張大彪摸著下巴:“打運輸隊好是好,但得情報準,下手狠,不然啃不動還可能崩了牙,老貓的人撒出去了嗎?得先把鬼子的運輸規律摸清楚。”
孫德勝悶聲道:“打運輸隊,俺騎兵團能派上大用場,追殲、衝陣,都比步兵快,”
幾人爭論不休,各有道理,趙剛看向一直沉默盯著地圖的劉川:“司令員,你的意見呢?”
劉川的手指始終在地圖上緩緩移動,最終停在一個叫“周西嶺”的地方。這裡是一條公路的必經之處,兩側是連綿的土丘,植被稀疏,算不上極佳的伏擊地點。
“這裡周西嶺。”所有人都安靜下來。
“司令員,這地方是不是太開闊了點?不利於隱蔽啊。”丁偉提出疑問。
李雲龍也皺眉:“是啊,這地界打伏擊,有點懸乎。”
劉川嘴角露出一絲他們熟悉的、帶著點算計的笑容:“正因為不算最好的伏擊點,鬼子才會麻痹,老貓的情報顯示,每隔三到四天,有一支規模不小的運輸隊會從這條路過,護送兵力通常是一個中隊左右,鬼子在晉中走慣了,這邊沒有大的武裝,他們警惕性不會太高。”
他頓了頓,繼續道:“我們不求全殲,就打他一個首尾難顧。李雲龍,”
“到,”
“你的獨立團,提前一夜運動到周西嶺北側土丘背後隱蔽,戰鬥打響後,你給我猛攻鬼子車隊的中段,把他們的隊伍攔腰切斷,動作要猛,聲勢要大,”
“是,保證把狗日的攔腰斬斷,”李雲龍興奮地搓手。
“丁偉,”
“到,”
“你的新五團,埋伏在南側,獨立團一打響,你部集中所有機槍和擲彈筒,給我狠狠打車隊的前隊,把他們的頭打爛,讓他們進退不得,”
“明白,”丁偉眼中精光一閃。
“張大彪,”
“到,”
“你的新一團,作為預備隊,隱蔽在更後方。看到信號,立刻從東麵壓上,專打想突圍或者救援的鬼子,孫德勝,”
“到,”孫德勝挺直腰板。
“你的騎兵團,不在伏擊圈內,戰鬥打響後,向西運動,警戒可能從縣城出來的援軍,如果援軍來得快,節節阻擊,遲緩他們的速度,如果援軍不來,戰鬥後期聽我命令,衝入戰場,擴大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