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半月的時間在緊張的會議、研討中流逝。在劉川的感受裡,這段時光卻似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了一抹色彩。這色彩來自於他與蘇曉梅一次次在延河邊的漫步,在窯洞前的交談。
“劉司令員,聽說你們在山東,不光打仗厲害,根據地建設也搞得很紅火,兵工廠都能自己造手榴彈和複裝子彈了?”蘇曉梅眼神裡帶著好奇與欽佩。
劉川看著眼前這對什麼都充滿求知欲的女同誌,嘴角不自覺地帶上了一絲笑意:“都是被逼出來的,鬼子封鎖得緊,我們不能總指望繳獲。根據地要鞏固,要發展,沒有自己的軍工不行。現在隻能說剛開了個頭,以後的路還長著呢。”
“真不容易。”蘇曉梅感歎道:“不過我相信,再難的事隻要我們下定決心,就一定能辦成。就像我們婦委工作,一開始很多老鄉不理解,覺得女人不該拋頭露麵,現在我們不也一點點做起來了?紡線織布,識字學文化,很多婦女同誌都成了生產的骨乾。”
“你說得對,事在人為。”劉川讚同地點點頭,他發現和蘇曉梅聊天很輕鬆,她不僅有革命者的堅定,更有一種貼近實際的務實和韌性:“群眾的力量是無窮的,關鍵在於我們怎麼去發動,去組織。你們做婦女工作的同誌,功勞同樣很大。”
這樣的交流越來越多,話題也從工作漸漸延伸到彼此的經曆和對未來的看法。劉川發現,蘇曉梅並非隻有表麵的爽利,她內心堅韌,思想獨立,對革命事業有著深刻的理解和堅定的信念。而她也能感受到劉川這位威名赫赫的戰將,在沉穩果斷之外,那份對戰士、對群眾的深厚感情,以及放眼長遠的戰略眼光。一種基於共同理想和相互理解的默契,在兩人之間悄然建立。
離彆的日子終究要來。在確定返回山東的前夕,劉川找到聶政委,神情鄭重:“政委,我和蘇曉梅同誌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覺得彼此誌同道合,願意結成革命伴侶,共同生活,共同奮鬥。我想向組織正式報告。”
聶政委臉上立刻綻開了笑容,用力一拍劉川的肩膀:“好,老劉,我就等著你這句話呢,這是大好事,曉梅同誌是個好同誌,你們能在一起,我們都為你高興,我這就彙報,”
消息傳開,大家紛紛表示祝賀。二號更是欣然表示:“劉川同誌是我們黨的驍將,常年征戰,個人問題一直顧不上解決。現在能和曉梅這樣優秀的同誌結合,我們都很欣慰。這個婚禮,我來主持,”
8月的一天,延安一處窯洞院裡,一場特殊的婚禮舉行了。沒有張燈結彩,沒有豐盛宴席,但到場的人物卻讓這個小院熠熠生輝。二號作為主婚人,滿麵春風。在延安的中央領導幾乎悉數到場,笑容親切。來自120師、129師、115師等主力部隊的負責人也都齊聚一堂,院子裡將星雲集,談笑風生,充滿了真摯的祝福。
“劉川同誌,蘇曉梅同誌,”二號聲音洪亮,“今天,我們在這裡歡聚一堂,共同見證你們結成革命伴侶,希望你們在今後的革命道路上,互敬互愛,互幫互助,不僅是生活的伴侶,更是並肩戰鬥的戰友,”
劉川和蘇曉梅穿著軍裝,向在場的所有人敬禮。劉川看著身邊目光堅定的蘇曉梅,心中湧起一股久違的暖流和責任。他知道,自己的人生將開啟新的篇章。
婚禮的喜慶氣氛尚未完全散去,緊張的行程便已確定。在離開延安的前夜,一項重要的人事調整也經由中央決定,並通知了劉川和聶政委:考慮到未來東北軍區工作的極端複雜性和艱巨性,為了加強領導力量,中央決定,原在蘇聯學習的劉亞同誌將調回國,擔任東北軍區參謀長,而韓楚同誌則擔任東北軍區副司令員,集中精力負責軍事指揮。
聶政委看著電文,對劉川說:“中央考慮得很周全。劉亞同誌有在蘇聯學習的經曆,對現代化戰爭和參謀業務熟悉,能彌補我們的短板。韓楚同誌專司軍事指揮,更能發揮他突擊和機動的長處。”
劉川點點頭:“這樣安排很好。東北情況複雜,有劉亞同誌協助,我們心裡更有底。韓楚那邊,我回頭跟他談,他一定能理解,並且會全力配合。”
第二天,告彆的人群中多了蘇曉梅的身影。她已經收拾好了簡單的行裝,準備隨劉川、聶政委一同前往山東。她走到劉川麵前,仔細幫他理了理軍裝的領口:“走吧,以後你在哪裡,我就在哪裡。山東的工作,我也會儘快熟悉起來。”
劉川握住她的手,重重點頭:“好,我們一起去。路上可能不太平,你要有思想準備。”
“放心吧,我也是走過長征路的人,不怕。”蘇曉梅微微一笑,眼神裡沒有絲毫畏懼。
吉普車緩緩啟動,駛離了這片革命聖地。劉川坐在車上,回頭望去,延安的輪廓漸漸融入黃土高原的蒼茫之中。他的身邊是誌同道合的政委和剛剛成為伴侶的同誌;他的懷中,揣著中央關於組建東北軍區、揮師北上的指令和最新的人事安排;他的心中,則充滿了對山東老部隊的思念和對未來那片陌生黑土地的思量。李雲龍、丁偉、張大彪那些將領聽到北上消息時會是什麼反應?韓楚對新的任命會有什麼想法?先期抵達東北的劉亞又能帶來哪些新的信息和幫助?這一切,都等著他回到山東後,去麵對,去解決。
喜歡亮劍:從蒼雲嶺,被旅長誇為虎將請大家收藏:()亮劍:從蒼雲嶺,被旅長誇為虎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