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城鄉田園文化交流節”的想法敲定後,整個社區小院都沉浸在一片忙碌而歡樂的籌備氛圍中。
小張熬了好幾個通宵,精心設計活動海報。初稿出來時,畫麵中既有都市高樓背景下的社區菜地,又有青山環抱中的鄉村稻田,中間用一條五彩斑斕的紐帶相連,上麵點綴著各種蔬菜、水果圖案,寓意著城鄉田園的緊密聯係。大家圍在電腦前,你一言我一語地提出修改建議,小張則認真記錄,不時調整畫麵細節,力求海報能完美展現交流節的主旨。
李大爺戴著老花鏡,拿著紙筆穿梭在菜地間,仔細統計著小院能提供的特色蔬菜。他一邊記錄,一邊念叨:“這茬生菜長得正好,脆嫩爽口;還有這紫甘藍,顏色鮮豔,營養又豐富,肯定受歡迎……出自己珍藏多年的果醬製作秘方,去超市采購最新鮮的草莓,準備大顯身手。她還熱心地邀請張醫生一起,教他製作草莓醬的技巧,兩人有說有笑,廚房裡彌漫著甜甜的果香。
孩子們則聚在社區的兒童活動室,商量著表演節目。有的提議表演朗誦,歌頌田園生活的美好;有的想表演舞蹈,用歡快的舞姿歡迎山裡的小夥伴。為了排練節目,他們放棄了玩耍時間,每天放學後就湊在一起,認真練習,稚嫩的臉上滿是專注與期待。
與此同時,小安和蘇晴保持著密切聯係,共同商討交流節的具體流程。蘇晴在村裡也忙得不可開交,組織村民采摘蔬菜、準備特色美食,還動員村裡的孩子們排練節目。“村裡的老人們聽說要辦交流節,都特彆高興,紛紛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準備好好招待城裡來的客人呢。”蘇晴在電話裡興奮地說。
為了讓交流節更加豐富多彩,小安還在社區微信群裡發起了征集活動,邀請大家提供創意和想法。很快,群裡就熱鬨起來。有人提議設置農產品展銷區,展示城鄉特色農產品;有人建議舉辦農耕體驗活動,讓城裡的孩子感受播種、澆水的樂趣;還有人提出開展田園攝影比賽,用鏡頭記錄下美好的田園瞬間。小安把這些建議一一整理,和大家討論可行性,不斷完善交流節的方案。
在籌備的過程中,社區裡的新成員也紛紛加入進來。一位退休的美術老師主動提出幫忙布置活動場地,用她的專業知識打造充滿田園氛圍的場景;幾位大學生誌願者利用課餘時間,幫忙製作宣傳視頻,在網絡平台上宣傳交流節,吸引了更多人的關注。
隨著交流節的日子越來越近,社區小院裡的籌備工作也進入了最後的衝刺階段。大家齊心協力,滿懷期待,相信這場“城鄉田園文化交流節”,一定會成為一場難忘的盛會,讓城鄉之間的田園情誼更加深厚,讓“都市歸田園”的理念深入人心。
傍晚,小院亮起暖燈。美術老師帶著居民用麥稈編花環,大學生誌願者剪輯完宣傳視頻,眾人圍坐看成品。李大爺哼著曲給菜澆水,王奶奶分裝果醬,笑聲伴著果香,籌備的忙碌裡滿是對交流節的盼頭。
喜歡都市歸田園:我種的菜能救命請大家收藏:()都市歸田園:我種的菜能救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