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節的喧囂還未散去,“田園菜救命”的事就在社區和村裡傳得沸沸揚揚。第二天一早,小安剛到小院,就見門口站著好幾個人,其中就有昨天癲癇發作的大姐,她手裡拎著一籃土雞蛋,身後還跟著幾個扛著鋤頭的村民。
“小安姑娘,多虧了你們的薄荷和紫蘇,我這條命才算撿回來。”大姐把雞蛋往桌上放,又指著身後的人,“這些都是村裡的街坊,聽說你們的菜能養生救命,特意來要菜種,也想在村裡種一片‘救命菜田’!”
李大爺一聽樂了,趕緊從屋裡搬出裝滿菜種的鐵盒:“這養心菜、紫蘇、薄荷的種子都給你們備好咯,每種都寫了種植法子,啥時候澆水、咋施肥,寫得明明白白。”張醫生也湊過來,給每個人發了張紙條,上麵記著不同蔬菜對應的應急用法,“薄荷汁緩解中暑、紫蘇煮水治風寒,關鍵時刻能應急。”
正忙著分菜種,社區裡的老周叔拄著拐杖來了,手裡攥著張皺巴巴的單子:“小安,我按你說的,把家裡陽台騰出來了,你幫我看看,這幾種菜能不能混種?”原來老周叔的孫子有哮喘,聽說紫蘇能緩解呼吸道不適,特意來討種。
小安接過單子,指著上麵的菜名:“紫蘇和薄荷隔半米種,能驅蟲,還不搶養分,剛好適合陽台。”說著又轉身喊來大學生誌願者,“你們不是會做短視頻嗎?把每種菜的種植和應急用法拍下來,發網上,讓更多人知道‘田園菜’的好處。”
誌願者們立刻行動起來,李大爺在菜地裡手把手教大家翻土播種,張醫生在一旁講解藥理知識,鏡頭裡,翠綠的菜種落入土中,像是撒下了一顆顆希望的種子。村裡的蘇晴也打來視頻電話,鏡頭裡是村民們開墾的菜地:“我們把村口的荒坡整平了,就等菜種發芽,以後村裡老人小孩有個應急,再也不用慌了!”
夕陽西下時,小院裡的人漸漸散去,每個人手裡都揣著菜種和紙條。小安看著菜地裡新翻的泥土,忽然覺得,這場“都市歸田園”的旅程,早已不隻是種幾片菜、辦幾場交流節那麼簡單。那些被帶走的菜種,連著的是城鄉之間的牽掛,更是人與土地、與生命的約定——當田園的綠意漫進都市,當尋常的蔬菜變成“救命”的底氣,這份藏在泥土裡的溫暖,正讓每一個認真生活的人,都能在煙火氣裡,穩穩握住健康與安心。
交流節過後,小院的“救命菜”成了香餑餑。這天清晨,小安剛蹲在菜地給菜苗澆水,就見村裡的後生騎著摩托車急匆匆趕來,車後座綁著個竹筐。
“小安姐,求您給些養心菜苗!”後生抹著汗,“俺爺今早喂雞時突然頭暈,血壓又上來了,家裡的藥吃完了,山路不好走,救護車還得半個鐘頭才能到!”
小安心裡一緊,立刻喊上李大爺,一起從菜地裡挖了二十多棵長勢壯實的養心菜苗。“趕緊回去,洗乾淨焯水涼拌,讓大爺先吃些穩住!”李大爺一邊幫著裝苗,一邊叮囑用法。
剛送走過後生,社區的趙阿姨也慌慌張張跑來:“小安,我家小孫女突然過敏起疹子,家裡抗過敏藥過期了!”張醫生正好在小院整理藥材,聽見這話立刻道:“取些薄荷嫩葉,煮水給孩子擦拭皮膚,能緩解瘙癢!”
小安飛快摘了薄荷,趙阿姨攥著葉子一路小跑。不到半小時,趙阿姨發來消息,孩子的疹子消了大半。而村裡也傳來消息,老人吃了養心菜,血壓慢慢降了下來,剛好接上救護車。
看著菜地裡嫩綠的菜苗,小安忽然覺得,這些紮根在都市與鄉村的幼苗,早已不是普通的蔬菜,而是串起城鄉情誼、守護生命的“救命綠絲帶”,讓“都市歸田園”的初心,在一次次緊急時刻愈發滾燙。
喜歡都市歸田園:我種的菜能救命請大家收藏:()都市歸田園:我種的菜能救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