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陽光透過共享倉的玻璃窗,灑在架子上一排排整齊的菜藥乾貨上。小安剛把李奶奶送來的養心菜分裝進保鮮盒,就聽見門口傳來一陣歡快的腳步聲,虎子背著小竹筐,蹦蹦跳跳地跑了進來,身後跟著拎著農具的張醫生。
“小安姐!我來學種薄荷啦!”虎子舉起竹筐裡的薄荷種子,臉上滿是期待。張醫生笑著把手裡的小鋤頭遞給小安:“這孩子昨天一整晚都在念叨,說要在社區種一片‘救命菜園’,讓城裡的小夥伴隨時都能用到菜藥。”
小安心裡一熱,當即帶著兩人來到社區角落的空地處——這裡原本堆著雜物,前幾天居民們一起清理出來,打算開辟成小菜園。虎子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把薄荷種子撒進翻鬆的泥土裡,又學著張醫生的樣子,用小鏟子輕輕蓋土:“小安姐,薄荷什麼時候能發芽呀?發芽了是不是就能用來治嗓子疼了?”
“大概一周就能冒芽,等長出三四片葉子,就能摘來泡水了。”小安一邊教他澆水,一邊指著旁邊的空地,“咱們再種點紫蘇和板藍根吧,冬天大家用得上。”正說著,社區裡的孩子們陸續圍了過來,紛紛吵著要加入“種菜藥小隊”。小安乾脆找來小牌子,讓每個孩子認領一塊小菜地,寫上自己的名字和種植的菜藥種類。
“我種金銀花!”“我種艾草!”孩子們嘰嘰喳喳地挑選著菜種,張醫生則在一旁手把手教大家分辨種子:“這個扁扁的是紫蘇籽,紫黑色的是板藍根籽,大家彆混啦!”不一會兒,小小的菜地裡就插滿了五顏六色的小牌子,像一片充滿生機的“菜藥約定田”。
中午時分,社區的“菜藥小課堂”再次開課。小安把曬乾的陳皮、生薑和紫蘇葉分裝成小袋,分給來聽課的居民。張醫生拿著一袋陳皮,給大家演示怎麼泡製陳皮生薑水:“取三片陳皮、兩片生薑,用開水衝泡五分鐘,冬天喝上一杯,渾身都暖和,還能預防風寒感冒。”
周阿姨湊過來,手裡拿著一個玻璃罐:“小安,我按你說的方法,用紫蘇葉泡了罐紫蘇酒,冬天擦手腳能驅寒,你要不要試試?”說著掀開蓋子,一股淡淡的紫蘇香撲麵而來。小安接過罐子,笑著說:“周阿姨,您這手藝真好,下次課堂咱們教大家做紫蘇酒和艾草膏吧!”
人群中,劉大爺舉著手機錄像,嘴裡念叨著:“我要把這些用法發給老家的親戚,讓他們也學著種點菜藥。”王姐則拿著筆記本認真記錄:“我家孩子總愛感冒,記下這些方法,以後就不用總往醫院跑了。”
就在這時,小安的手機響了,是隔壁小區的居委會主任打來的:“小安,聽說你們社區的菜藥特彆管用,能不能派個人來給我們小區講講?我們也想建個菜藥共享倉!”小安爽快地答應下來,掛了電話對大家說:“咱們的菜藥要‘走出’社區啦!以後會有更多人用上這些救命菜!”
傍晚,虎子要回村了,他特意跑到小菜園裡,對著自己種的薄荷地輕聲說:“薄荷芽,你要快快長大哦!”張醫生看著孩子認真的模樣,對小安說:“等村裡的菜藥成熟了,我再帶些種子過來,咱們把社區的菜藥園再擴大些,讓城鄉的菜藥能互相補給。”
小安點點頭,目光落在夕陽下的小菜園裡——嫩綠的菜苗破土而出,小小的牌子在微風中輕輕搖晃。她想起書名《都市歸田園:我種的菜能救命》,原來“救命”不隻是在危急時刻,更是在這些尋常的日子裡,用一片菜葉的溫暖,連接起都市與田園的心意,讓守護與希望,在泥土與陽光中慢慢生長。
臨走前,虎子塞給小安一張畫,畫上是一片長滿菜藥的菜園,菜園裡站著城裡的孩子和村裡的孩子,手拉手笑著。畫的背麵寫著:“小安姐,等菜藥長好了,我們一起給大家送菜藥呀!”小安把畫貼在共享倉的牆上,看著上麵稚嫩的字跡,心裡滿是期待——這個冬天,這片菜藥園,會續寫更多溫暖的故事。
喜歡都市歸田園:我種的菜能救命請大家收藏:()都市歸田園:我種的菜能救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