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的清晨,鞭炮聲還在零星響起,小安剛把養心菜年糕蒸上,手機就急促地振動起來。來電顯示是李姐,隔壁小區的居委會主任,聲音裡帶著焦急:“小安!不好了,我們小區陳大爺突然喘不上氣,他有老慢支,家裡的藥吃完了,雪後路滑,救護車還得等會兒,你那兒有紫蘇葉和陳皮嗎?”
小安心裡一緊,老慢支急性發作可耽誤不得。她立刻掀開蒸籠,抓過外套衝向共享倉——昨天剛補充的紫蘇葉還帶著新鮮的香氣,陳皮裝在周阿姨縫的紅福袋裡,她又順手拿了曬乾的薄荷和金銀花,一股腦塞進保溫袋。“我馬上到!”掛了電話,她正想叫老吳,就看見窗外老吳的三輪車已經停在門口,車座上還放著剛熱好的薑茶。
“聽你手機響得急,肯定是要去救急!”老吳搓著手哈氣,“車暖好了,快上車!”兩人鑽進車裡,小安一邊給李姐發語音確認地址,一邊回想張醫生說的應急方法:紫蘇葉理氣散寒,陳皮化痰止咳,正好對症老慢支的急性咳嗽氣喘。
車輪碾過殘留的雪水,很快到了隔壁小區。李姐和陳大爺的兒子早已在樓下等候,臉色都繃得緊緊的。“爸剛才咳得厲害,現在連話都說不出了!”陳大爺的兒子聲音發顫,引著兩人往樓上跑。
推開房門,一股濃重的咳喘聲撲麵而來。陳大爺躺在床上,嘴唇有些發紫,胸口劇烈起伏。小安立刻掏出紫蘇葉和陳皮,對李姐說:“快燒壺熱水,把紫蘇葉撕成小塊,和陳皮一起泡,水溫彆太燙,泡五分鐘就能喝!”她自己則拿起薄荷,揉碎了放在陳大爺的枕頭邊:“薄荷的氣味能通鼻竅,讓他呼吸順暢點。”
陳大爺的兒媳趕緊去煮水,小安坐在床邊,輕輕幫陳大爺調整姿勢,讓他半靠在枕頭上:“大爺彆緊張,喝了藥就會好點。”陳大爺艱難地點點頭,眼睛裡滿是依賴。
五分鐘後,紫蘇陳皮水端了上來。小安小心地扶起陳大爺,用勺子一點點喂給他。溫熱的茶水帶著紫蘇的清香和陳皮的微甜,陳大爺喝了幾口,劇烈的咳嗽漸漸緩和下來,胸口的起伏也平穩了些。“舒服……舒服點了……”他終於能說出話,聲音雖然虛弱,卻讓在場的人都鬆了口氣。
這時,救護車的鳴笛聲從樓下傳來。醫生檢查後說:“幸好及時用了理氣化痰的法子,緩解了氣道痙攣,再晚一會兒就危險了!你們這菜藥應急真管用,關鍵時刻能救命!”陳大爺的兒子握著小安的手,激動得說不出話,隻是一個勁地鞠躬:“太謝謝你了,小安同誌,這大過年的,真是救了我爸一命!”
小安笑著擺手:“都是應該的,快跟著醫生去醫院做個詳細檢查,安心過年。”送走救護車,李姐拉著小安的手,非要留她吃早飯:“剛蒸好的包子,還有你送的養心菜年糕,吃點再走!”
餐桌上,李姐指著窗台擺著的菜藥福袋說:“自從建了菜藥共享倉,我們小區的居民都安心多了,過年期間不少人來拿菜藥防感冒、解油膩,都說這是最實用的年貨。”小安喝著溫熱的薑茶,看著窗外掛著的菜藥燈籠,心裡滿是暖意。
返程時,老吳笑著說:“這大年初二就救了個人,咱們的菜藥真是過年期間的‘守護神’!”小安點點頭,忽然想起張醫生昨天說的話:“菜藥雖小,卻是城鄉互助的橋。”此刻才真正明白,從冬夜急診到新春救援,這些從田園裡來的菜藥,不僅在危急時刻撐起健康防線,更讓都市裡的鄰裡情,在一次次互助中變得格外深厚。
回到社區,小安第一時間給共享倉補充了紫蘇葉和陳皮,又在《菜藥應急清單》上添了“老慢支急性發作:紫蘇葉+陳皮泡水飲用”的條目。剛貼好,就看見虎子和村裡的孩子們拎著籃子跑來,裡麵裝著新鮮的養心菜和金銀花:“小安姐,張醫生說過年應急用菜藥多,讓我們送點來!”
小安接過籃子,看著孩子們凍得通紅的小臉,心裡暖暖的。她把剛蒸好的養心菜年糕分給孩子們,笑著說:“謝謝你們,這年糕就當是給你們的壓歲錢啦!”孩子們捧著年糕,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
陽光透過共享倉的玻璃窗,灑在架子上的菜藥福袋和新鮮菜藥上,泛著溫暖的光澤。小安想起書名《都市歸田園:我種的菜能救命》,原來“救命”從來不是轟轟烈烈的壯舉,而是藏在每一次及時的奔赴、每一片菜葉的關懷裡,是讓田園的守護,在都市的煙火氣中,續寫著一個又一個溫暖的故事。這個新春,因為這些菜藥,因為這份互助,變得格外安心而有意義。
喜歡都市歸田園:我種的菜能救命請大家收藏:()都市歸田園:我種的菜能救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