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的元宵剛過,社區菜藥園裡的薄雪漸漸融化,露出了土層下泛綠的嫩芽。小安蹲在地裡,小心翼翼地撥開土壤——上周種下的板藍根籽已經冒出了細小的綠苗,像一個個撐開的小綠傘。
“小安姐!我們來幫你種菜藥啦!”遠處傳來虎子的聲音,他和幾個村裡的孩子背著小竹筐,蹦蹦跳跳地跑過來,筐裡裝著剛從村裡菜棚運來的紫蘇苗和養心菜秧。張醫生跟在後麵,手裡拎著一袋有機肥:“開春是種菜藥的好時候,這些苗都是育好的,栽下去成活率高。”
居民們也紛紛趕來幫忙,有的扛著鋤頭翻地,有的提著水桶澆水,就連平時不愛出門的劉大爺,都搬來小凳子,坐在一旁指導孩子們分辨菜苗:“這個圓葉子的是養心菜,那個尖葉子的是紫蘇,可彆栽混啦!”
小安拿著小鏟子,教虎子怎麼栽紫蘇苗:“挖個小坑,把苗放進去,埋土的時候要輕輕壓實,澆點定根水,過幾天就能活了。”虎子學得認真,小手笨拙地拿著鏟子,雖然臉上沾了泥土,卻笑得格外開心:“等紫蘇苗長大了,就能用來給大家擦身降溫,還能做紫蘇醬!”
正忙著栽種,隔壁小區的李姐帶著幾個人來了,手裡拿著嶄新的菜藥種植工具:“我們小區的菜藥園也開始翻地了,特意來取經,順便送點工具,以後咱們互相學習種菜藥!”她指著帶來的人說:“這是我們小區的種植能手,以後可以經常交流經驗,讓菜藥長得更好。”
張醫生見狀,乾脆在菜藥園裡開起了“春耕小課堂”。他拿起一株養心菜苗,給大家講解:“養心菜耐旱,不用澆太多水,但要注意通風;紫蘇喜歡陽光,要種在光照足的地方,每隔半個月施一次有機肥,長得就快。”他還從包裡掏出《菜藥春耕手冊》,分給大家:“這裡麵寫了每種菜藥的春耕時間和管理方法,照著做,秋天就能收獲滿滿的菜藥!”
中午時分,菜藥園裡的菜苗已經栽種整齊。小安和居民們一起,在菜園邊立了塊木牌,上麵寫著“都市田園菜藥園”,旁邊還畫著各種菜藥的圖案。虎子跑過來,在木牌上貼了張自己畫的畫——畫上是城裡的孩子和村裡的孩子手拉手,在菜藥園裡澆水、施肥,笑得格外燦爛。
“以後咱們每個周末都來打理菜藥園吧!”小安提議道。大家紛紛響應,有的說要負責澆水,有的說要負責施肥,還有的說要記錄菜藥的生長情況。張醫生笑著說:“等菜藥成熟了,咱們就搞個‘菜藥豐收節’,把城鄉的居民都請來,一起品嘗菜藥美食,交流種植經驗!”
傍晚,夕陽灑在菜藥園裡,剛栽下的菜苗在微風中輕輕搖晃,透著勃勃生機。虎子和孩子們拎著空竹筐,依依不舍地告彆:“小安姐,我們下周還來!到時候給你帶村裡的新土,種菜藥更肥沃!”
小安點點頭,看著孩子們遠去的背影,又望向遠處村裡的菜棚,心裡滿是期待。她想起書名《都市歸田園:我種的菜能救命》,原來“歸田園”不隻是種上菜藥,更是把田園的溫暖與守護,種進了都市人的心裡;“能救命”也不隻是危急時刻的救援,更是在每一個平凡的日子裡,用一片菜葉的生機,傳遞著希望與牽掛。
回到共享倉,小安把《菜藥春耕手冊》貼在牆上,旁邊是居民們簽下的“春耕約定”——每個人都寫下了自己負責的菜藥管理任務。她看著牆上的約定,又看了看窗外漸漸暗下來的天色,仿佛已經看到了秋天菜藥豐收的景象:架子上擺滿了曬乾的板藍根、紫蘇葉、金銀花,居民們笑著挑選菜藥,孩子們在菜藥園裡追逐打鬨,城鄉之間的情誼,在菜藥的清香裡,愈發深厚。
這個春天,因為這些菜藥苗,因為這份約定,都市與田園的距離變得更近了。而“都市歸田園:我種的菜能救命”的故事,也會在這片充滿生機的菜藥園裡,繼續續寫著溫暖與守護的篇章。
喜歡都市歸田園:我種的菜能救命請大家收藏:()都市歸田園:我種的菜能救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