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陽光驅散了雪後的寒意,菜藥園裡的積雪開始融化,空氣裡彌漫著泥土和雪水混合的清新氣息。小安剛把曬乾的紫蘇葉和桔梗根分類裝袋,就聽見院門口傳來熟悉的腳步聲,抬頭一看,是抱著一摞信封的社區快遞員小趙。
“小安姐,這是居民們托我寄給希望小學的包裹單,還有幾戶把菜藥種子裝好了,讓我一並帶來給你彙總。”小趙把信封遞過來,笑著說,“大家聽說要給孩子們寄種子,比自己種還積極,王阿姨特意把家裡留的優質薄荷種子都拿出來了,說要讓山裡的孩子也種出清涼的薄荷茶。”
小安接過信封,指尖觸到紙張上的溫度,心裡一陣暖意。她打開其中一個信封,裡麵是老周叔寫的便簽:“孩子們,金銀花要種在向陽的地方,記得多澆水,等開花了就能泡水喝,清熱降火最管用!”字跡歪歪扭扭,卻滿是真誠。
“我這就把種子分類打包,下午就寄走。”小安轉身回屋,找出幾個透明密封袋,把馬齒莧、紫蘇、薄荷、桔梗的種子一一分開,還在每個袋子上貼了標簽,詳細寫著種植時間、土壤要求和功效說明。林爺爺也拄著拐杖趕來幫忙,他從家裡帶來了去年曬乾的金銀花種子,小心翼翼地倒進袋子裡:“這可是我選的最好的種子,當年在老家種的時候,開花又多又香,孩子們肯定能種活。”
正忙碌著,張醫生提著一個藥箱走進來:“小安,我給希望小學的孩子們準備了一些常用的退燒藥和感冒藥,還有一份用藥指南,你一起寄過去吧。”他頓了頓,補充道,“菜藥是輔助,這些藥品能應急,得讓孩子們和老師都知道怎麼用。”
小安接過藥箱,連聲道謝。她把藥品、種子和居民們寫的種植小貼士一起裝進幾個大紙箱,貼上快遞單,看著小趙把箱子搬上三輪車,心裡充滿了期待——等春風吹綠山野,那些小小的種子就會在土裡發芽,長成一片能守護健康的菜藥園。
下午,社區群裡炸開了鍋。老周叔發了一張自己在菜藥園翻土的照片,說要提前給春天的菜藥“備土”;陳姐則曬出了自己醃的紫蘇鹹菜,提議等天氣暖和了,在社區搞個“菜藥美食節”,讓大家用菜藥做美食分享;妞妞媽媽還說,要帶妞妞去希望小學看看,幫孩子們一起種菜藥。
小安看著群裡的消息,笑著回複:“等春天來了,咱們先把社區的菜藥園擴建一下,再組織大家去希望小學送種子,順便給孩子們上一節現場種植課!”消息剛發出去,就收到了一連串的“讚成”,還有居民主動提出要捐錢買農具。
傍晚時分,小安收到了希望小學校長的回信,校長說孩子們看到照片裡的種子和便簽,都興奮地圍著菜園轉圈,還說要每天去菜園澆水,等著種子發芽。校長還拍了一張孩子們畫的畫,畫裡是一片長滿了菜藥的菜園,旁邊寫著:“謝謝社區的叔叔阿姨,我們會好好種,等菜藥長大了,也給你們寄過去!”
小安把畫打印出來,貼在菜藥園的圍欄上。夕陽西下,餘暉灑在畫上,也灑在剛翻好的土地上。她仿佛已經看到了春天的景象:菜藥園裡一片生機勃勃,居民們忙著播種、澆水,孩子們在菜園裡追逐打鬨,而遠方的希望小學,那些小小的種子也破土而出,長出嫩綠的芽——那是知識的芽,是希望的芽,更是人與人之間守望相助的芽。
夜深了,小安在日記本上寫下:“菜藥的種子已經出發,帶著大家的心意去往遠方。春天不僅是播種的季節,更是傳遞溫暖的季節。下一個篇章,該是和居民們一起,在春風裡種下新的菜藥,也種下更多關於守護與分享的故事。”寫完,她把日記本合上,窗外的月光灑進來,照亮了桌角那袋還沒來得及寄走的薄荷種子,仿佛在預示著,一場充滿生機與希望的春種之旅,即將開啟。
喜歡都市歸田園:我種的菜能救命請大家收藏:()都市歸田園:我種的菜能救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