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春雨淅淅瀝瀝下了整夜,菜藥園裡的泥土被浸潤得鬆軟,薄荷苗冒出了新葉,艾草莖稈躥高了半指,連角落裡的蒲公英都撐開了黃色小花。小安剛走進園子,就看見林爺爺蹲在地裡,手裡捏著一把翠綠的薺菜,臉上帶著喜色。
“小安,快來看看,這薺菜長得多嫩!”林爺爺把薺菜遞過來,“春雨一淋,野菜都冒頭了,咱們挖點回去,既能當菜吃,還能清熱止血,老輩人說這是‘春食第一鮮’,更是救急的好東西。”
兩人正彎腰挖薺菜,忽然聽見社區門口傳來急促的呼喊聲。“小安!小安!”是住在4號樓的劉嬸,她懷裡抱著三歲的孫子,孩子小臉通紅,嘴角還沾著血跡,“孩子剛才吃餅乾,不小心卡了魚刺,咳得厲害,吐了好幾口血,醫院路上堵車,這可怎麼辦啊!”
小安心裡一緊,立刻想起林爺爺之前說過的偏方——薺菜根煮水喝,能軟化魚刺,緩解喉部不適。她一把拽起身邊的薺菜,連泥帶根塞進劉嬸手裡:“劉嬸彆慌!快回家燒開水,把薺菜根洗乾淨煮十分鐘,讓孩子趁熱喝,能幫著化魚刺!”林爺爺也跟著叮囑:“煮的時候彆放糖,喝完讓孩子慢慢咽口水,要是還不行,咱們就聯係社區醫院的急救車。”
劉嬸連聲道謝,抱著孩子往家跑。小安和林爺爺也顧不上挖薺菜,趕緊收拾工具往活動室走,剛到門口,就看見王姐領著一位穿白大褂的醫生匆匆趕來:“這是社區醫院的張醫生,聽說孩子卡魚刺,特意帶著喉鏡過來了。”
幾人快步趕到劉嬸家時,孩子正喝著薺菜水,雖然還在咳嗽,但已經不吐血了。張醫生趕緊用喉鏡檢查,發現魚刺已經軟化,輕輕一夾就取了出來。“真是萬幸,”張醫生擦了擦汗,“這魚刺卡得挺深,再晚一步可能就劃傷食道了,沒想到這不起眼的薺菜還真能救急。”劉嬸抱著孩子,眼圈通紅地給大家鞠躬:“謝謝你們,謝謝這救命的菜!”
這事很快在社區傳開了,居民們紛紛跑到菜藥園,有的想挖薺菜,有的好奇其他野菜的用處。小安乾脆在活動室門口貼了張“春日野菜指南”,上麵寫著薺菜、馬齒莧、苦菜等野菜的功效和食用方法,還特意標注了“辨彆要點”,防止大家挖錯有毒的野菜。
下午,希望小學的校長發來視頻,鏡頭裡,孩子們正跟著老師在校園裡挖野菜,手裡舉著小籃子,裡麵裝滿了薺菜和苦菜。“我們照著你們發的指南挖的,”校長笑著說,“孩子們說要把野菜曬乾,寄給社區的爺爺奶奶,就像你們之前寄藥草給我們一樣。”
小安看著視頻裡孩子們認真的模樣,轉身對林爺爺說:“咱們不如搞個‘野菜采摘節’吧?邀請居民和希望小學的孩子一起挖野菜,再教大家做野菜餃子、野菜湯,讓更多人知道這些‘田園寶貝’的用處。”林爺爺拍手叫好:“這個主意好!既讓大家嘗到春味,又能記住這些救命的偏方,這才是‘都市歸田園’的真滋味啊!”
夕陽西下時,菜藥園裡依舊熱鬨。居民們提著籃子挖野菜,孩子們追著蝴蝶跑,老人們坐在小涼棚下,一邊擇薺菜一邊講過去的故事。小安看著這一幕,心裡滿是溫暖。她掏出手機,給希望小學的孩子們發了條消息:“等周末,我們就舉辦野菜采摘節,到時候視頻連線,咱們一起比賽包野菜餃子!”
手機那頭很快傳來孩子們的歡呼聲。小安抬頭望向天邊的晚霞,春雨後的菜藥園裡,每一棵野菜、每一株藥草,都在訴說著田園與都市的聯結。她知道,這片小小的園子,不僅種出了能救命的菜,更種出了鄰裡間的溫情、城鄉間的牽掛,而這些,正是“都市歸田園”最動人的模樣。
喜歡都市歸田園:我種的菜能救命請大家收藏:()都市歸田園:我種的菜能救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