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的“救命菜筆記”還攤在木屋的木桌上,筆尖沾著的墨還沒乾透,社區門口就傳來了快遞員的喊聲。她攥著剛寫完字的筆跑出去,看到快遞車上放著個鼓鼓囊囊的麻布包,上麵貼著張泛黃的紙條,是小虎歪歪扭扭的字跡:“樂樂,野栗子曬得很乾,煮年糕肯定甜!”
拆開麻布包的瞬間,帶著山野氣息的栗子香就飄了出來。飽滿的野栗子裹著淺褐色的殼,有的還帶著細碎的鬆針,樂樂挑了個最大的,湊到耳邊輕輕晃了晃,能聽到裡麵果仁滾動的輕響。“小虎的栗子到啦!我們可以做栗子年糕了!”她舉著栗子往木屋跑,聲音把正在收拾餐具的陳奶奶和張阿姨都引了出來。
陳奶奶接過栗子,翻來覆去地看:“這可是正經的山栗子,比市場上買的甜多了,得先泡一泡,把殼剝了才能用。”張阿姨則立刻去翻石臼:“昨天捶年糕的石臼還沒洗,正好接著用,這次咱們做兩種口味——栗子紅糖年糕和栗子鹹肉年糕,讓大家嘗嘗鮮!”
消息傳得飛快,沒過多久,林爺爺就拎著個竹籃來了,裡麵是剛從菜藥園裡挖的胡蘿卜和青菜:“煮年糕的時候加些蔬菜,解膩又營養,我還曬了點乾香菇,泡軟了切碎拌進鹹年糕裡,香味能飄出三條街!”小安則在灶台上支起了新的蒸籠,把泡好的糯米倒進大盆,又加了些新磨的大米粉:“這次糯米和大米粉按七比三的比例來,加了栗子會更軟糯,不容易散。”
樂樂蹲在木盆邊,跟著陳奶奶剝栗子殼。熱水泡過的栗子殼很好剝,露出裡麵金黃的果仁,她把剝好的栗子放進碗裡,時不時偷偷捏起一顆塞進嘴裡,甜絲絲的味道在舌尖散開,引得旁邊的小朋友們都圍著她要“試吃”。“要留著做年糕呀!”陳奶奶笑著拍了拍她的手,卻還是挑了幾顆小的分給孩子們,“少吃點,等會兒讓你們吃夠栗子年糕!”
下午的時候,木屋裡又熱鬨起來。蒸熟的糯米和大米粉混合著熱氣倒進石臼,張阿姨先捶了幾下,讓米團變得柔軟,再把剝好的栗子仁掰成小塊,均勻地撒進石臼裡。“捶的時候要輕一點,彆把栗子捶碎了,要讓栗子嵌在年糕裡,吃的時候才有嚼頭!”她一邊說,一邊教樂樂和小朋友們扶著石臼邊緣翻米團。
樂樂踮著腳,小手緊緊抓著石臼邊,看著栗子仁一點點嵌進米團裡,金黃的栗子和雪白的年糕團相映成趣,忍不住感歎:“這年糕看起來就好吃!小虎要是在這兒,肯定會搶著捶!”小安拿著手機錄下這一幕,笑著說:“等會兒發給小虎,讓他看看我們的栗子年糕,饞饞他!”
捶好的年糕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和紅糖、紅棗一起放進蒸籠,蒸好後切成小塊,裹上一層椰蓉,甜香裡帶著栗子的醇厚;另一部分則和切碎的鹹肉、乾香菇、胡蘿卜丁一起炒,鹹香撲鼻,每一口都能吃到栗子的顆粒感。居民們圍坐在炭火旁,手裡捧著熱乎乎的年糕,臉上滿是滿足。
樂樂咬了一口栗子紅糖年糕,栗子的甜和紅糖的香在嘴裡融合,她趕緊掏出“救命菜筆記”,在年糕的圖案旁邊又畫了一顆栗子,旁邊寫著:“小虎的栗子好甜,栗子年糕比上次的更好吃!還要給小虎寄炒年糕!”
這時,小安的手機響了,是小虎打來的視頻電話。鏡頭裡,小虎正和山裡的小夥伴們圍著炭火,手裡拿著樂樂寄過去的曬乾的枸杞蕎麥年糕:“樂樂!你們寄的年糕我們蒸著吃了,可好吃了!山裡的野柿子熟了,我摘了好多,曬乾了給你們寄過去,做柿子年糕怎麼樣?”
樂樂眼睛一亮,舉著手裡的栗子年糕湊到鏡頭前:“好呀好呀!我們剛做好栗子年糕,等你的柿子乾來了,我們就做柿子年糕!”掛了電話,大家都笑著說:“這下好了,從冬天到春天,咱們的年糕宴就沒斷過,都是跨山跨水的好味道!”
暮色漸濃時,樂樂和小朋友們把剩下的栗子年糕切成薄片,和上次的枸杞蕎麥年糕一起曬在屋簷下。兩串年糕在晚風中輕輕晃動,一串雪白裡透著枸杞的紅,一串金黃裡嵌著栗子的棕,像是在菜藥園的屋簷下,掛起了一串冬天的甜。
小安看著這一幕,拿出手機拍下照片,發了條朋友圈:“冬藏的不僅是年糕,還有跨山而來的約定。”配圖裡,屋簷下的年糕串、炭火旁的笑臉,還有樂樂手裡寫滿字的“救命菜筆記”,都被夕陽鍍上了一層溫暖的光,成了這個冬天最動人的風景。
喜歡都市歸田園:我種的菜能救命請大家收藏:()都市歸田園:我種的菜能救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