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的午後悶熱得很,樂樂剛把曬乾的“救命菜”種子分裝成小袋,院門外就傳來自行車鈴鐺聲,小宇背著書包衝進院子,手裡舉著一張泛黃的紙:“姐!學校農場社團的‘救命菜’收種子啦!這是老師讓我給你的,說要跟你換明年的新種!”
紙上歪歪扭扭簽滿了社團成員的名字,還畫著一串飽滿的種子。樂樂笑著接過,從抽屜裡拿出兩袋顆粒最飽滿的新種遞給小宇:“替我謝謝同學們,這是今年剛收的,明年種肯定能長好。”正說著,快遞車緩緩停在門口,快遞員搬下一個大紙箱,笑著說:“樂樂姑娘,又是城裡寄來的,這次是好幾家人一起寄的呢!”
拆開紙箱,裡麵裝滿了包裝精致的小盒子——有張姐寄的手工餅乾,說孩子特意留了一半給樂樂;有其他家長寄的都市特產,還有幾罐自製的果醬,附言裡寫著“用你教種的‘救命菜’嫩葉配果醬,孩子特彆愛吃”。最底下壓著一本相冊,翻開全是孩子們與陽台“救命菜”的合影:有的孩子在澆水,有的舉著剛摘的葉片,還有的對著小苗比耶,每一頁都貼著可愛的貼紙。
樂樂正翻著相冊,王奶奶端著一碗冰鎮銀耳羹走來,看見滿箱的東西,笑著說:“這城裡的朋友們倒是有心,你給他們送菜種,他們給你送吃的,多好的緣分。”樂樂點頭,把剛分裝的種子拿了幾袋放進紙箱,準備寄回去:“我也給他們寄點新種子,讓明年的‘救命菜’長得更旺。”
傍晚時分,樂樂抱著裝滿種子的紙箱去快遞點,路過菜畦時,看見夕陽灑在翠綠的葉片上,鍍上一層暖光。她想起相冊裡孩子們的笑臉,忽然覺得,這株能“救命”的菜,早已超越了蔬菜本身——它讓都市的煙火與田園的生機緊緊相連,讓素不相識的人因一份善意彼此牽掛,而這份牽掛,還會隨著每一顆種子,在更多地方紮根、結果。
快遞點老板接過紙箱,看著上麵密密麻麻的收件地址,笑著打趣:“又給城裡寄‘救命菜’種子啊?你這菜都快成咱們村的‘名片’了,前陣子還有外村人來問我,在哪能買到你家的種子呢!”樂樂笑著應下,心裡忽然一動——或許可以多育些苗,分給周邊村子的農戶,讓更多人能種上“救命菜”。
回到家時,天已經擦黑,樂樂把相冊裡的照片一張張夾進“救命菜筆記”,在空白處寫下:“大暑收禮,都市寄情,種子續緣,煙火相連。”剛放下筆,手機就響了,是小林發來的視頻通話,屏幕裡擠滿了家長和孩子。“樂樂,我們收到你寄的種子啦!”張姐的聲音從屏幕裡傳來,孩子湊到鏡頭前,舉著剛拆開的種子袋:“姐姐,我要把種子種在花盆裡,明年長出菜來,再給你寄照片!”
其他孩子也跟著起哄,七嘴八舌說著要好好種菜,樂樂看著屏幕裡熱鬨的場景,眼角滿是笑意:“大家彆急,等明年春天,我教你們怎麼選種、怎麼育苗,咱們一起讓‘救命菜’長得更旺!”掛了電話,她走到院門口,望著遠處村裡的燈火,又低頭看了看手裡的筆記——裡麵夾著的不隻是照片和文字,更是一段段跨越城鄉的溫暖故事。
晚風掠過菜畦,“救命菜”的葉片輕輕晃動,像是在回應這份約定。樂樂知道,這株能“救命”的菜,早已不是簡單的作物,它是傳遞健康的使者,是聯結善意的紐帶,正把田園的溫暖,一點點送進都市的千家萬戶,讓每一份煙火氣裡,都藏著來自田園的生機與希望。
喜歡都市歸田園:我種的菜能救命請大家收藏:()都市歸田園:我種的菜能救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