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的太陽剛爬過山頭,縣裡農業培訓中心的院子就擠滿了人。樂樂抱著一摞“救命菜”種植手冊站在台上,台下坐著來自各個鄉鎮的農戶,手裡都攥著筆記本,目光緊緊盯著她手裡的育苗盤——盤裡的幼苗剛長出兩片真葉,嫩得能掐出水來。
“大家看,這‘救命菜’育苗關鍵在控溫,白天保持二十度左右,晚上不能低於十五度,土壤要見乾見濕,澆多了容易爛根。”樂樂拿起一棵幼苗,展示著發達的根係,“像這樣根係發白、葉片舒展的,就是壯苗,定植後成活率能到九成以上。”
台下立刻有人舉手:“樂樂老師,我們村夏天雨水多,怎麼防澇啊?”樂樂笑著拿出提前畫好的示意圖:“可以起高壟,壟寬留一米,中間挖排水溝,再在根部鋪層碎秸稈,既能保墒又能防澇。”她一邊說一邊在黑板上畫,農戶們趕緊低頭記,有的還掏出手機錄視頻。
培訓結束後,幾個農戶圍著樂樂不肯走,有的想訂種子,有的想請她去村裡現場指導。縣農業局的工作人員笑著說:“樂樂,你這‘救命菜’現在成了香餑餑,局裡打算幫你建個‘救命菜’種植示範基地,把周邊村的零散種植戶整合起來,統一技術、統一銷售,你看怎麼樣?”
樂樂眼睛一亮:“這太好了!我正愁怎麼幫大家打通銷路呢!”工作人員拿出基地規劃圖,指著上麵的育苗區、種植區、加工區說:“局裡會協調資金建育苗棚和冷庫,你負責技術指導,小周幫忙管理農戶,咱們爭取秋天就能投產。”
回到村裡,樂樂把建基地的消息告訴了王奶奶和小周。小周激動得直搓手:“以後農戶們種的菜不用愁賣了,還能賣個好價錢!”王奶奶端出剛煮好的綠豆湯,笑著說:“這都是你一點點攢下的好緣分,現在終於有了大盼頭。”
沒過幾天,基地選址就定在了村東的空地上。開工那天,農戶們自發趕來幫忙,有的平整土地,有的搭建育苗棚,連孩子們都提著小水桶來澆水。老陳也特意從城裡趕來,還帶來了餐館的廚師:“等基地建成了,我們餐館跟你們簽長期供貨合同,再開發幾款‘救命菜’預製菜,讓更多人能吃到。”
樂樂站在基地邊上,看著忙碌的人群,忽然想起去年大暑時收到的那張簽滿名字的紙條——那時“救命菜”還隻是院子裡的一小片,如今卻要長成連片的基地。她拿出“救命菜筆記”,在新的一頁上寫下:“芒種授藝,傳的是技術,更是希望;基地初成,聚的是力量,更是人心。”
傍晚的時候,夕陽把基地的鋼架染成了金色。樂樂走到剛搭好的育苗棚裡,看著工人師傅調試溫控設備,心裡滿是期待。她知道,等基地建成,會有更多的“救命菜”從這裡出發,走進更多的餐館、更多的家庭,而那些因“救命菜”結緣的人,也會把這份溫暖,傳遞到更遠的地方。
睡前,小林發來視頻,孩子們舉著剛收獲的“救命菜”嫩葉,興奮地說:“樂樂姐姐,我們種的菜豐收啦!下次去基地,我們也要幫忙育苗!”樂樂笑著答應,看著屏幕裡一張張笑臉,忽然覺得,這株小小的“救命菜”,早已長成了連接城鄉的大樹,每一片葉子,都藏著一個溫暖的故事。
喜歡都市歸田園:我種的菜能救命請大家收藏:()都市歸田園:我種的菜能救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