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菜田剛被露水浸得潤透,樂樂就聽見基地門口傳來“吱呀”的竹籃碰撞聲。她擦了擦手裡的育苗盤抬頭看,隻見孫先生推著輪椅走在最前麵,身後跟著七八個病友,每個人手裡都提著竹籃,竹籃上還係著五顏六色的布條。
“樂樂,我們按約定來啦!”孫先生笑著揮手,“病友群裡的人都想來學種小番茄,特意找家裡老人編了竹籃,說要自己裝育苗土,把小苗帶回家養。”說話間,戴眼鏡的劉阿姨就湊過來,手裡舉著張皺巴巴的紙:“我還查了資料,記了小番茄的澆水時間,你看看對不對?”
樂樂接過紙,上麵密密麻麻寫著“每天清晨澆一次水,避開正午陽光”,忍不住笑了:“阿姨記得比我還詳細!育苗盤都準備好了,裡麵是摻了腐葉土的營養土,咱們先去菜田看成熟的番茄株,再教大家怎麼移苗。”
一群人跟著樂樂往番茄田走,小遠和小雨早就背著書包等在田邊,手裡拿著自製的“育苗指南”——彩筆畫的番茄苗,旁邊標著“要輕輕拿,根不能斷”。“叔叔阿姨好!我來教你們怎麼選健康的小苗!”小雨舉著指南跑過來,小遠則蹲在育苗盤旁,小心翼翼地把小苗分開,生怕碰壞了根須。
孫先生推著輪椅蹲在田埂邊,指尖輕輕碰了碰番茄葉,笑著說:“以前在城裡隻見過超市裡的番茄,今天才算知道,原來小苗這麼嬌嫩。”病友老周也跟著點頭:“等小苗結了果,我就帶過來,讓大家嘗嘗我種的番茄!”
正忙著移苗,柳村長扛著一捆竹竿過來了:“樂樂,給你們送搭架子的材料!城裡來的張大姐剛才打電話,說要帶幼兒園的孩子來體驗,還問能不能準備點小鏟子,讓孩子們自己挖土豆。”樂樂眼睛一亮:“當然能!我這就去準備小鏟子,再把土豆田的埂子修平整,方便孩子們蹲下來挖。”
柳村長剛走,基地門口就傳來孩子們的笑聲——張大姐帶著二十多個穿園服的小朋友,手裡舉著小鏟子跑來了。“樂樂老師!我們來挖土豆啦!”領頭的小男孩舉著畫著土豆的畫紙,“我媽媽說,剛挖出來的土豆煮著吃最香!”
樂樂趕緊把孩子們領到土豆田,幫工李嬸已經在田埂邊擺好了小籃子:“孩子們彆著急,跟著我學,先看土麵有沒有裂縫,有裂縫的地方下麵就有土豆!”說著就蹲下來,用小鏟子輕輕撥開泥土,一個個圓滾滾的土豆就露了出來,孩子們頓時歡呼起來,圍著田埂蹲成一圈,小心翼翼地挖著,小臉上沾了泥也不在意。
張大姐舉著手機拍照,笑著對樂樂說:“孩子們盼了一周,說要挖土豆給爸爸媽媽吃。上次聽了小遠的生長日記,都吵著要當‘小農夫’呢!”正說著,就有小朋友舉著剛挖出來的小土豆跑過來:“老師你看!這個土豆像小皮球!”
中午吃飯的時候,基地的院子裡擺上了長桌,柳村長的老伴端來一大盆蒸土豆,還熬了玉米粥。孩子們捧著熱氣騰騰的土豆,剝了皮就往嘴裡塞,嘴裡嘟囔著“好甜”;病友們則圍坐在一起,手裡捧著育苗盤,討論著回家後把小苗放在陽台的哪個位置,劉阿姨還拿出手機,跟大家分享她準備的“番茄生長記錄表”。
李嬸看著熱鬨的場麵,忍不住跟樂樂說:“以前菜田就我們幾個幫工,現在天天這麼熱鬨,比過年還開心。”樂樂笑著點頭,剛要說話,就看見超市的張經理提著個紙箱過來了:“樂樂,給你送好消息!上次報道後,好多顧客都問采摘區的地址,我把你們的合作社群號貼在超市了,已經有五十多個人加群了!”
下午的時候,幫工們忙著給番茄搭架子,病友們帶著育苗盤陸續離開,臨走前都跟樂樂約定,等小苗結果了就來“彙報成果”;幼兒園的孩子們則提著裝滿土豆的小籃子,跟樂樂揮手說“下周還來”。小遠和小雨蹲在田邊,把今天的事記在生長日記裡,彩筆畫的土豆旁邊,寫著“今天挖了28個土豆,孩子們很開心”。
夕陽西下時,樂樂坐在小亭子裡,看著菜田裡的竹竿架子,還有田埂邊散落的小鏟子,心裡暖暖的。柳村長走過來,手裡拿著張訂單:“城裡的餐館打電話,想訂咱們的新鮮蔬菜,說要做‘田園套餐’,讓客人吃著菜,還能看菜田的照片。”
樂樂接過訂單,嘴角忍不住上揚——從最初的小菜田,到現在的采摘區,從超市合作到餐館訂單,從病友的育苗約定到孩子們的土豆時光,這片土地上,不僅長出了新鮮的蔬菜,還長出了越來越多的溫暖約定。
晚上,樂樂在合作社群裡發了今天的照片——孩子們挖土豆的笑臉,病友們移苗的認真模樣,還有蒸土豆的熱氣騰騰。群裡瞬間熱鬨起來,有人問下周能不能來學種黃瓜,有人說要帶朋友來體驗,還有人發了自家陽台種的小番茄照片,說要跟菜田的番茄比一比。
樂樂看著屏幕,想起白天田埂間的笑聲,還有大家眼裡的期待,突然覺得,這片菜田早已不隻是種菜的地方,更是裝滿了煙火氣和人情味的港灣。她在群裡回複:“下周準備教大家種黃瓜,還會煮玉米粥等著大家,咱們田埂邊見!”
窗外的月光灑在菜田裡,竹竿架子的影子落在地上,像一個個溫柔的約定。樂樂知道,明天的菜田,又會迎來新的客人,發生新的溫暖故事,而她會一直守在這裡,把田園的美好,把煙火裡的暖,傳遞給每一個來到這裡的人。
喜歡都市歸田園:我種的菜能救命請大家收藏:()都市歸田園:我種的菜能救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