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菜田還飄著薄霧,樂樂就被一陣“噠噠”的腳步聲吵醒。推開窗一看,小遠和小雨正蹲在番茄育苗區,手裡舉著小噴壺,小心翼翼地給病友們帶回家的番茄苗澆水——那些小苗被擺在基地門口的木架上,每一盆都係著寫有名字的布條,是孫先生昨天特意送回來“曬太陽”的。
“姐姐快看!劉阿姨的小苗冒新葉了!”小雨舉著噴壺跑過來,小遠則捧著生長日記,指著上麵的記錄:“我們每天都來澆水,已經有三盆小苗長新葉啦!”樂樂走過去,指尖碰了碰嫩綠的新葉,心裡暖暖的:“等周末劉阿姨來,肯定特彆開心。對了,今天要教大家種黃瓜,小鏟子和竹竿都準備好了嗎?”
話音剛落,基地門口就傳來熟悉的笑聲——孫先生推著輪椅走在前麵,身後跟著拎著竹籃的病友們,劉阿姨手裡還提著個保溫桶,老遠就喊:“樂樂,我煮了綠豆湯,給大家解暑!我的小苗怎麼樣了?”
“長得可好了,都冒新葉了!”樂樂笑著迎上去,領著大家往黃瓜田走。幫工老陳已經在田埂邊擺好了育苗盤,裡麵的黃瓜苗綠油油的,帶著晨露。“種黃瓜得先搭架子,等苗長到半尺高,就把藤蔓綁在竹竿上,這樣黃瓜就能順著往上爬。”樂樂邊說邊拿起竹竿,示範怎麼搭三角形的架子,孫先生和病友們也跟著動手,雖然動作有些笨拙,卻格外認真。
劉阿姨蹲在田埂邊,把綠豆湯分給大家,笑著說:“等我種的黃瓜結了果,就拿來做涼拌黃瓜,咱們在小亭子裡聚餐!”老周也跟著點頭:“我要學你種黃瓜,到時候跟你的比一比,看誰的結得多!”
正忙著搭架子,基地門口突然傳來汽車喇叭聲——是上次來采訪的報社記者,身後還跟著兩個穿西裝的人。“樂樂,給你介紹下,這是城裡‘鮮食記’餐館的王老板,想跟你們合作,把菜田的蔬菜做成特色套餐。”記者笑著說,王老板立刻遞上名片:“我看了報道,特彆喜歡你們的田園理念,想把剛采摘的蔬菜直接端上餐桌,讓顧客吃到最新鮮的味道。”
樂樂接過名片,心裡又驚又喜:“當然願意!我們的蔬菜都是當天采摘,保證新鮮。您想選哪些蔬菜?我帶您去菜田看看。”王老板跟著樂樂往菜田走,看著綠油油的生菜、掛著露珠的小番茄,忍不住點頭:“就這些!生菜做沙拉,小番茄當配菜,黃瓜做涼拌菜,再訂些土豆做燉菜,每周送兩次,怎麼樣?”
兩人當場敲定合作,王老板還拍了不少蔬菜的照片,說要印在菜單上,標注“來自樂樂田園基地直供”。“等套餐推出了,我就帶顧客來采摘,讓他們體驗下田園生活。”王老板笑著說,臨走前還訂了二十斤小番茄,說要先給員工嘗嘗鮮。
中午的時候,幼兒園的張大姐又帶著孩子們來了,這次孩子們不僅帶了小鏟子,還拎著小籃子,說要摘小番茄送給爸爸媽媽。“樂樂老師,我們學會寫生長日記了!”領頭的小男孩舉著日記本,上麵畫著紅紅的小番茄,旁邊寫著“今天摘了10個小番茄,甜甜的”。
樂樂領著孩子們往番茄田走,幫工李嬸早已在田埂邊等著,教孩子們怎麼挑選熟得透的小番茄。孩子們蹲在田邊,小心翼翼地摘著,有的還忍不住放進嘴裡,甜得眯起眼睛。張大姐舉著手機,拍下孩子們摘番茄的畫麵,笑著說:“這些照片要做成相冊,等家長來接孩子的時候給他們看,讓他們也來體驗下采摘的快樂。”
下午,柳村長帶著木匠師傅來給小亭子刷油漆,紅色的油漆在陽光下亮閃閃的,旁邊還加了個小黑板,上麵寫著“本周采摘推薦:小番茄、黃瓜、土豆”。“城裡來的遊客越來越多,得讓大家一眼就知道能摘什麼。”柳村長笑著說,還在黑板旁邊掛了個意見本,“讓大家提提建議,咱們也好改進。”
夕陽西下的時候,病友們帶著種好的黃瓜苗陸續離開,臨走前都跟樂樂約定,等黃瓜結果了就來聚餐;孩子們也拎著裝滿小番茄的籃子,跟樂樂揮手說“下周見”。小遠和小雨蹲在田邊,把今天的事記在生長日記裡,彩筆畫的黃瓜架旁邊,寫著“今天種了15盆黃瓜苗,王老板訂了20斤小番茄”。
樂樂坐在小亭子裡,看著夕陽下的菜田,心裡滿是溫暖。幫工李嬸端來一碗玉米粥,笑著說:“今天真是熱鬨,比過年還開心。你看這菜田,不僅長出了蔬菜,還長出了這麼多開心事。”樂樂接過粥,喝了一口,甜到了心裡:“是啊,這些約定和笑聲,比蔬菜還珍貴。”
晚上,樂樂在合作社群裡發了今天的照片——病友們種黃瓜苗的認真模樣,孩子們摘小番茄的笑臉,還有刷好油漆的小亭子。群裡瞬間熱鬨起來,有人問下周能不能來學種茄子,有人說要帶家人來體驗,還有人發了自家種的番茄照片,說要跟菜田的番茄比一比。
樂樂看著屏幕,想起白天的種種,嘴角忍不住上揚。她知道,這片菜田的故事還在繼續,那些田埂間的約定,那些煙火裡的溫情,會像種子一樣,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長出更多溫暖的故事。而她,會一直守在這裡,把田園的美好和治愈,傳遞給每一個來到這裡的人。
窗外的月光灑在菜田裡,黃瓜架的影子落在地上,像一個個溫柔的擁抱。樂樂站起身,望著這片充滿生機的土地,心裡滿是期待——明天,這裡又會迎來新的客人,發生新的溫暖故事,而這平凡的田園時光,也會在這些故事裡,變得越來越珍貴。
喜歡都市歸田園:我種的菜能救命請大家收藏:()都市歸田園:我種的菜能救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