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風帶著菜田的清新,剛把木牌上的露水吹落,基地裡就傳來了孩子們的笑聲。小遠領著小雨和幾個小夥伴,蹲在老周的番茄田邊,仰著腦袋聽老周講怎麼給番茄打枝——老周一隻手輕輕扶著番茄苗,另一隻手比劃著,輪椅邊的筆記本上,還歪歪扭扭記著“留3根主枝,去掉側芽”的字樣。
“為啥要把芽掰掉呀?”小雨指著番茄莖上冒出來的小嫩芽,眼神裡滿是疑惑。老周笑得眼睛彎起來,伸手輕輕碰了碰嫩芽:“這小家夥看著小,搶營養可不弱,把它去掉,養分才能都給結番茄的枝椏,到時候才能結出又大又紅的果子。”說著,他還從竹籃裡拿出一顆曬乾的番茄種子,遞給小雨:“你看,這就是去年你幫我摘的番茄裡剝出來的,今年種下去,又長新苗了。”
小雨小心翼翼捏著種子,剛要放進兜裡,就被孫先生的聲音喊住:“小雨彆急著收,先看看這顆種子好不好!”孫先生推著輪椅過來,手裡拿著小張送的筆記本,翻開其中一頁,上麵畫著種子的結構圖,“好種子得飽滿、顏色亮,你看這顆,是不是比旁邊癟的那顆精神多?”他一邊說,一邊從兜裡掏出個小塑料袋,“把好種子裝這裡,下次咱們自己育苗。”
孩子們圍著孫先生的筆記本看得入神,張奶奶提著小竹籃走過來,籃子裡裝著剛摘的生菜和幾顆小番茄。“孩子們餓不餓?先吃點番茄墊墊。”她拿起一顆紅番茄,遞給小雨,“你看這番茄,蒂部新鮮,表皮沒斑點,就是熟得正好的,摘的時候要輕輕轉著拔,彆把枝椏弄斷了。”
小雨咬了一口番茄,甜汁順著嘴角往下流,剛要說話,就看見趙大哥扛著鋤頭走來,身後跟著兩個扛著鐵鍬的村民。“老周、老孫,今天咱們給菜田鬆鬆土,順便教孩子們認認野菜!”趙大哥放下鋤頭,指著田埂邊的幾株綠色植物,“你們看,這是馬齒莧,葉子胖乎乎的,開水焯一下涼拌可好吃;旁邊那棵開小黃花的是蒲公英,根能泡水,葉子能炒菜,都是好東西。”
孩子們一聽能認野菜,立刻圍了過去,小遠還掏出個小本子,學著孫先生的樣子,把野菜的樣子畫下來。趙大嫂則提著個大水壺過來,給菜田澆水:“鬆土前先澆點水,土才不容易結塊。澆水也有講究,要順著根澆,彆澆在葉子上,不然葉子容易爛。”她一邊說,一邊把水壺遞給小遠,“來,你試試,輕輕澆,像給小樹苗喂水一樣。”
小遠握著水壺,小心翼翼地往生菜根部澆水,剛澆完,就聽見老陳的笛聲響起——老陳坐在田邊的石凳上,吹的還是那首《田園春早》,但今天的笛聲裡,似乎多了幾分熱鬨的調子。“老陳,你這笛子吹得,連菜苗都要跟著晃了!”趙大哥笑著喊,手裡的鋤頭也跟著笛聲的節奏,一下一下地鬆著土。
小張騎著電動車趕來的時候,正好看見孩子們圍著趙大哥,蹲在地上撿野菜。“大家都在呀!”小張停下車,從車筐裡拿出一摞彩色卡紙和幾盒蠟筆,“院長說,讓孩子們把今天學的種菜知識畫下來,貼在醫院的走廊裡,讓其他病友也看看咱們菜田的熱鬨。”
孩子們一聽要畫畫,立刻圍了過來,小雨趴在石桌上,先畫了一顆大大的紅番茄,旁邊畫著老周的輪椅;小遠則畫了孫先生拿著筆記本,正在給大家講種子;還有個孩子畫了趙大哥教大家認野菜的樣子,連田埂邊的蒲公英都畫得清清楚楚。
張奶奶湊過去看孩子們畫畫,忍不住拿起一支蠟筆,在小雨的畫紙上添了一朵小布貼花——和她縫在木牌上的一模一樣。“這樣才好看,”張奶奶笑著說,“以後大家看到畫,就知道咱們菜田邊的故事了。”
太陽慢慢升到頭頂,菜田邊的小課堂還沒結束。老周教孩子們給番茄綁枝,孫先生教大家記種植日記,趙大哥帶著孩子們辨認野菜,張奶奶則把孩子們畫好的畫,一張張鋪在石桌上晾乾。微風拂過菜田,葉子沙沙作響,像是在跟著孩子們的笑聲一起附和。
樂樂趕來的時候,正好看見小遠拿著畫,給剛從醫院過來的兩個病友講解:“你看,這是老周爺爺教我們打枝,這是孫爺爺教我們選種子,下次你們也來,我們一起種菜!”那兩個病友看著畫,又看了看田埂上忙碌的身影,眼裡滿是向往,其中一個忍不住說:“明天我就來,也想認認野菜,學學種菜。”
樂樂站在田邊,看著眼前的一幕,心裡暖暖的。她沒想到,原本隻是病友們認養菜田的小事,竟然變成了熱鬨的小課堂——老人們把種植的經驗教給孩子,孩子們把新鮮的快樂帶給病友,每個人都在這片菜田裡,既當老師,又當學生,既付出著,也收獲著。
趙大嫂把剛蒸好的玉米饅頭分給大家,樂樂接過饅頭,咬了一口,香甜的味道在嘴裡散開。她看著老周正在給新病友講解番茄打枝的技巧,看著孫先生把種植日記遞給對方,看著孩子們拉著新病友的手,要帶他去看自己畫的畫,忽然明白,這片菜田早已不隻是種菜的地方,它更像一個裝滿了溫暖的課堂,在這裡,種下的是知識,長出的是陪伴;傳遞的是經驗,收獲的是更多的歡笑。
風又吹過菜田,番茄苗的葉子輕輕晃動,像是在點頭,又像是在期待——期待著明天,這裡能迎來更多的人,能開起更熱鬨的小課堂,能把菜田邊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
喜歡都市歸田園:我種的菜能救命請大家收藏:()都市歸田園:我種的菜能救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