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把故事棚的木梁染成暖橙色時,樂樂已經翻出了家裡最大的硬殼本子,小雨抱著彩筆蹲在旁邊,小遠則把下午記在筆記本上的玉米種植技巧,一筆一畫往新本子上抄。張奶奶湊過來看,手指點著紙角笑:“字寫得歪歪扭扭才好,像菜田裡剛冒頭的小苗,透著股活氣。”
老陳搬來小木凳坐在棚中央,手裡還攥著那本帶麥田插畫的老書,見樂樂把本子遞過來,他清了清嗓子,慢慢念起下午王爺爺說的種玉米舊事:“選種子要挑顆粒鼓的,像小娃娃攥緊的拳頭;泡種子的水不能太燙,溫乎得像曬過太陽的井水……”樂樂邊聽邊寫,偶爾停筆問:“王爺爺說育苗時要蓋稻草,是為了擋露水嗎?”老陳點頭,又補充:“還能防鳥啄,我年輕時候種麥子,天天守著苗田趕麻雀呢。”
好孫先生推著輪椅過來時,手裡多了幾張照片——是1下午在菜田拍的,王爺爺碰著紅番茄笑,李奶奶蹲在生菜田邊聞味道,還有孩子們圍著兩位老人聽故事的模樣。“把照片貼在故事旁邊,往後看的時候,就像能看見當時的太陽。”他說著,從口袋裡摸出膠水,小心地把照片粘在紙頁空白處,老周在旁邊搭話:“明天我把輪椅上的小靠墊帶來,下次王爺爺來,坐著聽故事更舒坦。”
趙大哥扛著鋤頭從菜田回來,褲腳沾著泥點,湊過來看本子:“得把今天的南瓜發糕也寫進去,王爺爺吃了兩塊呢!”趙大嫂正好端著洗好的番茄走過來,接話道:“還有薄荷茶,李奶奶說比城裡的飲料解渴,下次得多摘點薄荷晾著,等他們來隨時能泡。”樂樂趕緊在本子上畫了個小茶杯,旁邊注上“李奶奶愛喝的薄荷茶”,小雨則在旁邊添了個金燦燦的發糕,還畫了圈熱氣。
正忙著,村口傳來了腳步聲,是王爺爺的鄰居張嬸,手裡拎著個布袋子:“王爺爺讓我捎點東西來,說下午答應孩子們的。”打開袋子,裡麵是兩小罐醃蘿卜,玻璃罐上還貼著紅紙,寫著“給小遠和小雨”。樂樂捧著罐子,立刻在故事冊上寫:“王爺爺送的醃蘿卜,脆生生的,像春天的小黃瓜。”小遠則跑去找了片乾淨的葉子,小心地墊在罐子底下,生怕罐子滑了。
張嬸看著棚子裡熱鬨的樣子,笑著說:“王爺爺回家就念叨,說今天比過年還高興,還說要把家裡的舊鋤頭找出來,等春天教孩子們種玉米。”老陳聽了,趕緊把鋤頭的事記在故事冊的末尾,還畫了個小鋤頭的符號:“這可是重要的約定,不能忘。”孫先生也說:“我明天去社區問問,能不能給故事棚裝個小書架,把老陳的故事書和孩子們的種植日記都擺上,再把這本‘田園故事冊’放在最上麵。”
天慢慢黑下來,趙大哥點了盞小燈掛在棚頂,暖黃的光灑在故事冊上,紙上的字和畫都透著熱氣。大家約定好,明天一早就來完善故事冊,還要去菜田看看,把長得最精神的番茄和生菜也畫進去。小雨抱著彩筆說:“我要畫個大彩虹,掛在故事棚的頂上,就像我昨天給王爺爺看的畫一樣。”小遠則拍著胸脯:“我明天就去問王爺爺,種玉米要選什麼樣的地,記在故事冊裡,等春天就不會忘啦。”
臨走時,樂樂把故事冊小心地放進老陳的木盒子裡,旁邊挨著那本帶麥田的老書。晚風穿過故事棚,帶著菜田的清香,木盒子裡的故事,好像也跟著輕輕晃了晃,像是在等著明天,又有新的溫暖要寫進來。大家走在田埂上,還在念叨著明天的事,月光灑在他們身上,把影子拉得長長的,和菜田裡的菜影疊在一起,像一幅軟軟的、暖暖的畫。
喜歡都市歸田園:我種的菜能救命請大家收藏:()都市歸田園:我種的菜能救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