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露水還沾在薄荷葉上,樂樂就被田埂邊的腳步聲吵醒——她本來想早點去給金銀花澆水,卻看見社區的劉主任帶著幾位穿淺藍色製服的人往菜田走,手裡還拿著筆記本和相機,看樣子是來考察的。
“樂樂早啊!”劉主任老遠就揮手,“這幾位是區裡民生辦的工作人員,聽說咱們菜田不僅能種出新鮮菜,還能應急救人,特意來看看!”
樂樂心裡一緊,又有點小激動,趕緊跑去叫李奶奶和王爺爺。等大家趕到時,民生辦的張科長正蹲在“應急薄荷區”前,對著木牌和長勢整齊的薄荷苗拍照,嘴裡還念叨:“之前隻聽說社區有塊共享菜田,沒想到還搞了應急植物區,這個點子好啊!”
李奶奶上前笑著遞過一杯金銀花水:“張科長您嘗嘗,這就是咱們田裡種的,清熱解渴。上次小宇過敏喘不上氣,就是靠田裡的薄荷先緩解的,後來我們還辦了急救小課堂,教大家用這些‘田邊寶貝’。”
張科長接過水杯,抿了一口,眼睛亮了:“這水喝著真清爽!您快給我們講講上次的事,還有這急救課堂是怎麼辦的?”
大家圍坐在老槐樹下,張阿姨抱著小宇也趕了過來。她把上次小宇花粉過敏、薄荷膏應急的經過細細講了一遍,還拿出樂樂畫的急救故事冊給大家看:“您看,這都是樂樂畫的,薄荷怎麼用、過敏要注意啥,都畫得明明白白。現在我們鄰裡誰遇到點小急事,都知道來菜田找‘幫手’。”
張科長翻著故事冊,又看向田埂邊掛著的急救包,伸手打開一個——碘伏、紗布、曬乾的薄荷和金銀花整齊地分在小格子裡,外麵還貼著一張簡易使用說明。“你們考慮得太周全了!”他忍不住讚歎,“現在很多社區都有共享菜園,但像你們這樣把‘種菜’和‘應急守護’結合起來的,還是頭一家。既解決了居民的‘菜籃子’,又織了一張鄰裡互助的‘安全網’,這個模式太值得推廣了!”
旁邊的工作人員也忙著記錄,有人問王爺爺:“大爺,您覺得這種模式難推廣嗎?比如其他社區沒有薄荷、金銀花,該怎麼辦?”
王爺爺摸了摸胡子,指著田裡的艾草和紫蘇:“其實不用局限於這幾種!艾草能止癢,紫蘇能解魚蟹毒,隻要選些好種、管用的家常植物,再教大家怎麼用,每個社區的菜園都能變成‘應急小站’。關鍵不是種什麼,是大家願意互相幫襯,把菜園變成鄰裡的‘共同家當’。”
樂樂聽著,突然想起什麼,跑回家裡拿來一疊自己畫的“急救植物手冊”,分給考察團的人:“這上麵畫了每種植物的樣子和用法,要是其他社區想種,就能照著看!”
張科長接過手冊,看著上麵色彩鮮豔的圖畫和稚嫩的字跡,忍不住笑了:“這手冊太實用了!我們回去後,就整理你們的經驗,先在幾個試點社區推廣,到時候還得請你們去當‘老師’,給其他社區講講怎麼把菜園變成‘救命園’!”
消息傳開,鄰居們都圍了過來,有人提議:“不如咱們搞個‘菜田守護隊’吧!每家出個人,輪流照看急救包和應急植物,再定期辦急救課,讓更多人學會幫忙!”大家紛紛附和,連平時不太說話的陳爺爺都舉手:“我雖然年紀大了,但可以幫著記記台賬,看看急救包缺不缺東西。”
考察團走的時候,張科長還特意跟樂樂約定:“等試點社區的菜園建好了,一定請你來給小朋友們講菜田的故事!”樂樂用力點頭,心裡滿是期待。
下午,大家就一起忙活起來——老周找了塊木板,寫上“菜田守護隊”五個大字掛在槐樹上;李奶奶帶著幾位阿姨整理急救包,補充了新的碘伏和紗布;王爺爺則給大家分配了值班表,每天都有人照看應急植物。樂樂也沒閒著,她在故事冊上畫了新的一頁:畫著考察團和大家在菜田邊說話的樣子,旁邊寫著:“我們的菜田不僅能救命,還能把溫暖傳到更多地方!”
夕陽西下時,樂樂坐在田埂上,看著田裡綠油油的菜苗和忙碌的鄰居們,忽然覺得,《都市歸田園:我種的菜能救命》裡的“救命”,不隻是救急,更是救了都市裡鄰裡間的疏離——這片菜田像一條紐帶,把大家緊緊連在一起,你幫我澆水,我教你急救,日子過得熱熱鬨鬨,心裡也暖暖的。
月亮升起來的時候,“菜田守護隊”的木牌在月光下閃著微光,急救包靜靜地掛在田邊,薄荷和金銀花的清香在晚風裡飄得很遠。樂樂知道,這片小小的菜田,即將把它的“魔法”傳到更多地方,而那些藏在菜苗間的溫暖故事,也會在更多社區裡,悄悄發芽、生長。
喜歡都市歸田園:我種的菜能救命請大家收藏:()都市歸田園:我種的菜能救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