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的陽光灑滿城市廣場,也鋪滿了山區的曬穀場——樂樂和團隊忙碌了一個月的“菜田豐收成果展”,終於在這個周末拉開了帷幕。廣場上,一個個展位被布置得像五彩的田園:城市家庭的陽台種植箱裡,番茄掛滿枝頭,生菜鮮嫩欲滴;山區家庭的攤位上,玉米堆成小山,南瓜金黃飽滿。最顯眼的是中央的“互助故事牆”,貼滿了從春耕到秋收的照片,王阿姨和小浩的番茄合影、李爺爺教上海夫妻種空心菜的瞬間,都在無聲地訴說著跨越山海的情誼。
“不僅要展示成果,更要讓守護的力量延續!”樂樂在開幕式上宣布,“今天的成果展還設有‘愛心義賣區’,所有收入都會用來幫山區學校修建新菜地,讓更多孩子能吃上自己種的蔬菜!”話音剛落,台下就響起了熱烈的掌聲。王阿姨第一個把自家種的草莓番茄擺上義賣台,標價“10元一斤,愛心不限量”;小浩則拉著李老師,把山裡采的野生獼猴桃和自製的酸菜擺出來,小聲說:“這些都是我們種的,希望能幫學校建更好的菜地!”
展覽現場熱鬨非凡。城市裡的小朋友踮著腳尖,好奇地看著山區孩子帶來的玉米和南瓜;山區的孩子們則圍著陽台種植箱,驚歎於“原來在花盆裡也能種出這麼多菜”。一位年輕媽媽帶著孩子買了一斤番茄,笑著說:“既能吃到新鮮蔬菜,又能獻愛心,這樣的活動太有意義了!”還有退休的老教師,特意趕來買了一包野生獼猴桃,感慨道:“從‘雲播種’到‘成果展’,看著這些孩子和蔬菜一起成長,心裡真暖和!”
義賣區的蔬菜很快就被搶購一空。王阿姨的番茄賣了500多元,她把錢塞進捐款箱,說:“這些番茄是我和小娟一起種的,現在能幫山區孩子建菜地,比自己吃還開心!”小浩和同學們的攤位也收獲滿滿,看著捐款箱裡越來越多的錢,小浩激動地說:“謝謝叔叔阿姨,明年我們要種更多蔬菜,再來義賣!”樂樂看著這一幕,眼眶濕潤了——從一顆種子到一片菜地,從陌生人到好朋友,“都市歸田園”的初心,正在一點點實現。
下午,“最佳種植能手”和“最暖互助師徒”的評選結果公布。王阿姨和小浩憑借一起種的“友誼番茄”當選“最暖互助師徒”,小浩捧著獎狀,對著王阿姨深深鞠了一躬:“謝謝王阿姨,是你教會我種番茄,還讓我感受到了家人的溫暖!”王阿姨摸著他的頭,笑著說:“傻孩子,我們是一家人呀!”上海夫妻和李爺爺則當選“最佳種植能手”,他們拿著獎狀,和李爺爺合影留念,丈夫說:“是李爺爺的老經驗救了我們的菜田,這份情誼我們會一直記在心裡!”
夕陽西下時,成果展接近尾聲。樂樂看著捐款箱裡滿滿的愛心,心裡格外溫暖。她在《菜田故事冊》上寫下:“豐收的成果,是守護的證明;義賣的善款,是希望的延續。當城市的陽台與山區的菜地因蔬菜相連,當陌生的家庭因愛心相聚,我們就知道,‘都市歸田園’的意義,不僅是種出能‘救命’的蔬菜,更是種出了人與人之間的善意與溫暖。這些小小的成果,會像星星一樣,照亮更多人的生活,讓守護的故事,在山海間永遠流傳。”
而“田園守護”聯盟的新計劃,已在秋風裡悄然啟航——他們想打造“菜田成長學院”,邀請農業專家和種植達人授課,讓更多人學會科學種植,還會組織城鄉家庭“互訪體驗”,讓城市家庭去山區體驗農耕,山區家庭來城市感受陽台種植的樂趣,讓互助的情誼在麵對麵的相處中愈發深厚。
喜歡都市歸田園:我種的菜能救命請大家收藏:()都市歸田園:我種的菜能救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