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陽光剛爬上科技館的藤蔓,遠程教學室的攝像頭就亮了起來。小浩攥著《“救命菜”手冊》,盯著屏幕裡陌生的麵孔——那是千裡之外的雲霧村,十幾個孩子擠在村委會的舊桌子旁,背後的牆上還貼著褪色的年畫。
“大家好!我是小浩,今天教大家種‘降壓小能手’番茄!”他剛說完,屏幕裡就炸開了鍋。一個皮膚黝黑的男孩舉著枯樹枝:“我們這裡冬天會下雪,番茄能活嗎?”旁邊紮馬尾的女孩跟著點頭:“我奶奶血壓高,吃番茄真的有用嗎?”
李醫生湊過來,指著屏幕上的智能溫室畫麵:“彆擔心!你們看這個溫室,傳感器會幫番茄‘保暖’,就算下雪也能長得好好的。”他拿起桌上的番茄模型,掰成兩半:“番茄裡的鉀元素能幫著降血壓,就像給血管‘鬆鬆綁’,奶奶吃了肯定有幫助!”
誌願者小張突然指著屏幕驚呼:“快看!他們那裡有塊空地,陽光特彆好!”畫麵裡,雲霧村的孩子們正指著窗外一片斜坡,地裡長滿了雜草,卻透著勃勃生機。“我們可以幫他們設計簡易溫室!”小張立刻掏出紙筆,“用塑料膜和竹竿搭框架,再裝個簡易溫度計,花不了多少錢!”
消息傳到村裡,村民們又熱鬨起來。王大伯扛來家裡的舊塑料膜:“這是去年蓋玉米的,結實著呢!”孩子們則把攢了好久的種子包塞進紙箱——有飽滿的番茄籽,還有抗旱的玉米種,每個種子包上都畫著笑臉。“要讓雲霧村的小朋友種出甜甜的番茄!”小諾在紙條上寫下這句話,貼在紙箱上。
一周後,雲霧村的簡易溫室動工了。遠程教學室裡,小浩和小諾對著鏡頭當“監工”:“竹竿要插深一點,不然風會吹倒!”“塑料膜要拉平,彆留空隙!”屏幕那頭,孩子們跟著誌願者的指揮忙活,臉上沾著泥土卻笑得燦爛。當最後一根竹竿插好時,一個小男孩舉著剛種下的番茄苗:“等番茄熟了,我要第一個寄給你們!”
這天下午,科技館來了位特殊的客人——城裡的營養師陳阿姨。她看著健康知識區的展示板,又嘗了嘗智能溫室裡的番茄,激動地說:“這些‘救命菜’太有價值了!我要把它們推薦給城裡的社區,讓更多人知道種菜能救命!”
李醫生眼睛一亮:“我們正想辦個‘城鄉菜田手拉手’活動!”他指著遠程屏幕,“雲霧村的孩子種出的菜,能寄給城裡的老人;城裡的孩子則可以通過屏幕,學怎麼種健康菜。”陳阿姨立刻點頭:“我來幫你們聯係社區!”
傍晚,小諾在“菜田友誼手冊”上寫下新的一頁:“今天我知道,‘救命菜’不僅能跨越高山,還能連接城市和鄉村。就像這顆番茄籽,不管種在哪裡,都能長出健康和希望。”
風穿過科技館的拱門,帶著番茄的清香。遠程教學室的屏幕還亮著,雲霧村的孩子們正對著鏡頭揮手,背景裡,簡易溫室的塑料膜在夕陽下閃著光,像一片小小的星空。李醫生望著屏幕,笑著想:這場關於“救命菜”的旅程,又多了好多同行的人。
喜歡都市歸田園:我種的菜能救命請大家收藏:()都市歸田園:我種的菜能救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