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點四十分,臨時指揮中心的熒光燈在林晚秋眼下投出青灰陰影。
她盯著屏幕上“上傳成功”的綠色提示框,指節抵著操作台微微發抖——那枚存儲芯片裡,不僅封著z.h.組織三十年的罪證,更鎖著陸承宇親手整理的黑賬。
她知道這不是終結,而是將他推向風暴中心的鑰匙被鄭重交付。
“叮——”終端突然發出蜂鳴,紅色警告條從屏幕底端竄出:“檢測到外部ip批量請求解密權限,來源偽裝為省委內網。”林晚秋的呼吸驟然一滯,手指快速敲擊鍵盤調取防火牆日誌。
滾動的數據流裡,攻擊指令像條滑不溜手的蛇,在三個不同城市的中繼服務器間跳轉,最終指向一個標注著“已注銷”的紀檢專案組賬號。
她瞳孔猛地收縮。
五年前調查某起金融貪腐案時,正是這個賬號偽造了關鍵證據《代償協議》的電子檔。
當時鎖定的筆跡分析師周明遠,因“精神失常”提前退職,如今卻用同樣的鍵盤敲擊節奏試圖破解她設下的第七重驗證——方才啟用“真實之眼·溯”掃描時,她捕捉到那串指令的停頓間隙:0.3秒、0.7秒、0.2秒,與周明遠當年修改文檔時的習慣分毫不差。
“不可能………”她低語著按下追蹤程序,指尖在“強製斷開”鍵上懸了三秒,終究改按“反向滲透”。
如果對方想搶證據,那她偏要順著這條線,揪出藏在更深處的尾巴。
上午七點零二分,縣醫院重症監護區的消毒水味刺得陸承宇鼻腔發酸。
他在藥物作用下勉強撐開眼皮,看見護士正將他的手機塞進鉛盒——為防電磁乾擾,重症區所有通訊設備必須隔離。
“陸先生?”護士注意到他動了動右手,“您需要什麼?”
他沒說話,用殘肢撐著坐起半寸,左手撿起床頭的白板筆。
筆尖觸到白板時,手腕不受控地發抖,字跡歪歪扭扭:“查yj9模型數據庫——鋼索預埋點≠圖紙標注。”寫完最後一個字,他喉間溢出低咳,監測儀的綠波突然劇烈起伏。
“心率180!準備除顫!”值班醫生推著搶救車衝進來。
陸承宇望著天花板上的無影燈,在護士按住他肩膀的瞬間,悄悄咬住嘴唇。
血腥味在口腔裡漫開時,他用食指蘸著血,在掌心快速畫了個三角錨點——那是承安集團工程隊的暗語,代表“關鍵支撐點異常”。
g靜推!”
在被推進二次手術室前的最後一秒,他瞥見病房窗外——那輛掛著承安集團標識的工程車正緩緩啟動,車載屏幕上跳動著他昨夜預設的“動態應力偏移”程序,目的地坐標清晰顯示:祠堂遺址地下三百米溶洞入口。
上午八點十九分,縣政府後院檔案庫的黴味嗆得張正華直打噴嚏。
他蹲在潮濕的角落,麵前堆著二十餘本編號“z.h.”的簽到簿——這是他今早用剛交的辭職報告換來的查閱權限。
原本以為交出黑皮冊就能劃清界限,可翻到第十一本時,他發現中間缺了整整一頁,邊緣還留著被利刃裁過的毛邊。
“關於‘執衡者交接儀式’的記錄………”他喃喃重複著記憶裡老鎮長臨終前的囈語,突然“啪嗒”一聲,一本舊相冊從頂層書架滑落。
封皮上的灰塵簌簌抖落,翻開的那頁是三十年前的合影:七個人站成北鬥狀,背景是掛著“yj9工程撤離”橫幅的操場。
張正華的目光從“天樞”位的老書記移到“天權”位——那個穿著藍布衫、抱著筆記本的年輕人,分明是二十三歲的自己。
而那時的他,不過是鎮政府剛轉正的宣傳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