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著所修功法,側重於一途,在丹田中烙下唯一道痕,會是絕大多數築基修士,在此階段做出的選擇。
唯有一些天才人物,才會借著對功法的感悟,以及自身所掌握的三階術法,烙下多道印痕。
所以,對於曾誠來說,所謂的“問道”難關,其實早已在他,通曉築基的整個過程之時,便已經定下方向。
做為五行屬性修士,靈根雖然是廢了一點,但多屬性也有多屬性的好處,烙下的道痕,直接可以五道起步。
這麼一看,天道還是公平的,萬一皆留一線!
不像彆的修士,除了功法靈根之外,想要多留一條道痕,就得多掌握一門三階術法。
彆看曾誠修行一門三階術法,好像跟吃飯喝水一樣簡單,就以為很容易!
拿項天歌來舉例,以他當時築基期的修為,想要多掌握一門三階術法,都如此艱難,也就不難看出,多烙下一道印痕,難度到底有多高?
當然,估計除了曾誠之外,也沒有那個雜靈根修士,敢這樣拿自己的道途開玩笑的。
甚至,隻有極少數的雜靈根修士,才能走到築基這一步!
築基問道,便如同一個分岔路口,心性迷茫的人,可能會一直在這裡,徘徊不定、猶豫不決,而一旦定下心性,便可踏過“問道”這一關,剩下的就隻是埋頭苦行而已。
規劃早已做好,曾誠也就不願再耽擱下去。
隨著心念動間,原本還有些暗沉的神州空間,竟然逐漸閃耀起五色光暈,在霧化靈氣的折射下,化為斑點光彩,彙聚於曾誠那道靜坐的身影之上。
而受此呼應,丹田中的五行靈力,也在快速積累,原本還循環不息的靈力轉換,此時也逐漸化為五色形態,和平共處,卻又涇渭分明。
曾誠毫不費力,便挺進到下一關,以自身靈根,契合道法脈絡,烙下道之印痕。
道途若是順暢,終有結丹之望,而丹成幾品?
便由此刻,烙印下的道痕數量來決定。
修士丹田,本就如同混沌天地,借著自己先天靈根的屬性,引入一絲契合的道法靈機,烙法成痕,定立丹田、破化混沌。
一般修士,此刻便算是完成築基,今後的修行,便是借助這縷道法脈絡,勤參大道真意,逐漸將這烙下的微弱道痕,化為一道撐天支柱,便能一窺結丹的奧秘。
但做為穿越大軍中的一員,曾誠的突破,肯定不會如此潦草收場。
丹田靈力分化五色,便已經昭示著,曾誠所烙下的道痕,至少也是五道起步。
就在曾誠的念動之間,五色靈光,又逐一從丹田靈力中抽離出來,憑空演變為五道靈紋,依附於丹田四壁的同時,也將丹田向四周瘋狂擴展起來。
今世的道途,亦如前世的人生,一步慢步步慢!
煉氣功法僅僅小成,甚至堪堪入門的修士,想要築基,便隻能借助築基丹,這一外力的輔助,烙印道痕。
這種方式,對丹田的塑造幾近於無,留下的道痕也是微不可見,想要將這樣的道痕化為撐天支柱,也近乎無望。
而以大成功法築基,便如同一門三階術法,刻畫印痕,不僅能將丹田擴大近半,還能讓道痕清晰可見,後期修行的進度,也將順暢無比。
這也是為什麼,宗門會將那些,以大成功法築基的修士,視為宗門基石的原因。
而以圓滿功法築基,並能烙下多道印痕的修士,隻要不中途隕落,便將成為宗門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