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思卿看著她這副模樣,心中厭煩,麵上卻不動聲色,起身將蘇晏殊扶起:“妹妹快起來,姐姐不過是隨口一問,怎會真的懷疑你。隻是這封後大典事出突然,姐姐難免有些憂心。”
蘇晏殊站直身子,用手帕輕輕拭去眼角的淚花,乖巧道:“姐姐憂心是應當的。隻是妹妹出身低微,何德何能得陛下青睞封後,想來是外麵那些人胡亂猜測,姐姐千萬彆往心裡去。”她低垂著頭,讓人看不清她眼底的神色。
佩思卿重新落座,端起茶杯輕抿一口,冷聲道:“但願如此。妹妹也知道,這後宮之中,人言可畏。若是妹妹真有那一日,可莫要忘了今日姐姐的這番話。”話裡話外,都是在提醒蘇晏殊莫要得意忘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蘇晏殊忙不迭點頭:“姐姐放心,妹妹若真有那福分,定會以姐姐馬首是瞻,絕不敢有半點僭越。”她一邊說著,一邊悄悄抬眼打量佩思卿的臉色,見她神色稍有緩和,才暗暗鬆了口氣。
佩思卿放下茶杯,站起身來:“好了,姐姐也該回去了。妹妹若是有什麼難處,儘管來找姐姐。”說罷,帶著一眾宮女轉身離去。
待佩思卿的身影消失在殿外,蘇晏殊臉上那副楚楚可憐的神情瞬間消失殆儘,取而代之的是冷峻與陰鷙。她緩緩走到窗邊,手指輕輕敲擊著窗欞,每一下都像是在敲打著對權力的渴望。“不過是前朝遺留的孤女,也敢在我麵前擺譜。”她嘴角扯起一抹嘲諷的弧度,眼中閃爍著勢在必得的光芒。她目光緊鎖窗外的宮牆,低聲喃喃:“顧硯舟既然屬意於我,籌備這封後大典,便是看中我能為他所用。佩思卿,你若不想落得淒慘下場,就彆螳臂當車,這鳳印與後宮大權,很快就會是我的。到時候,有你好受的。”言罷,她猛地轉身,大步邁向梳妝台,看著鏡中明豔動人的自己,眼神裡滿是野心。
封後大典的日子很快就到了,就在佩思卿找蘇晏殊閒聊的半個月後。
大典當日,整個皇宮被裝點得金碧輝煌,紅綢飄舞,燈籠高掛,處處洋溢著喜慶的氛圍。皇宮之外,街道小巷也熱鬨非凡,百姓們紛紛湧上街頭,臉上洋溢著喜悅。為了慶祝蘇晏殊封後,顧硯舟特地下令全國免租稅一年,這一舉措讓宮外百姓對蘇晏殊感恩戴德,歡呼聲此起彼伏。
佩思卿站在宮殿的高台上,看著下方浩大的封後隊伍。蘇晏殊鳳冠霞帔,端坐在鳳輿之上,被眾人簇擁著前往受封大殿。她的臉上掛著得體的笑容,舉手投足間儘顯皇後的尊貴。一旁的宮女太監們忙前忙後,口中高呼著“皇後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佩思卿望著這熱鬨的場景,心中五味雜陳。曾經,在國家大旱之時,她不顧眾人反對,親自前往災區,與百姓們一同抗災,想儘辦法尋找水源、發放糧食,陪著百姓們熬過了那段艱難的日子。可如今,不過短短幾年,這些百姓卻像是完全忘記了她的付出,轉而將所有的熱情與讚譽都給了蘇晏殊。
“娘娘,風大,您還是回殿裡吧。”貼身宮女輕聲勸道。
佩思卿輕輕搖了搖頭,目光依舊落在那浩浩蕩蕩的隊伍上。她心中明白,從這一刻起,後宮的局勢將會徹底改變,屬於她和蘇晏殊的爭鬥,才剛剛開始。
吉時一到,鐘鼓齊鳴,禮樂奏響,宏大而莊重的旋律瞬間彌漫整個皇宮。蘇晏殊在女官的攙扶下,蓮步輕移,踏上那象征著無上尊榮的高台。她身姿婀娜,儀態萬千,鳳冠上的明珠隨著她的動作輕輕晃動,折射出熠熠光輝。身上那件繡滿金鳳的霞帔,每一針每一線都精致絕倫,在日光下閃爍著奢華的光芒,無不彰顯著她即將成為皇後的尊貴身份。
台下,文武百官整齊排列,身著華麗朝服,神色恭敬而肅穆。他們的目光紛紛聚焦在高台上,見證這一重要時刻。顧硯舟身著明黃龍袍,端坐在高台之上的龍椅,身姿挺拔,麵容冷峻而威嚴。他的目光掃過台下眾人,最後落在緩緩走上高台的蘇晏殊身上。陽光灑落在他身上,為他勾勒出一道金色的輪廓,更襯出他作為帝王的至高無上。
這時,禮部尚書穩步上前,站在台前,雙手鄭重地展開明黃的詔書,聲音洪亮且清晰地宣讀冊封旨意,一字一句在空曠的廣場上悠悠回蕩:“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承天命,禦宇臨寰,夙夜孜孜,惟求國泰民安,後宮和寧。今蘇氏晏殊,溫婉良善,性行純和,嫻於禮教,容止端方,德可配位,才堪母儀。朕觀之甚悅,深信其能佐朕理內,撫眾妃嬪,安萬民之望。特冊蘇氏為皇後,賜鳳印,主六宮諸事,母儀天下,以彰朕意,以昭盛典。欽此!”
隨著詔書宣讀完畢,眾人紛紛跪地,整齊而洪亮地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皇後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呼聲震耳欲聾,直衝雲霄,仿佛要將這份喜悅與尊崇傳遍天下。而顧硯舟看著跪地的眾人,臉上並無太多情緒波動,深邃的眼眸中卻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思量,沒人知道這位帝王在這榮耀時刻,內心究竟在謀劃著什麼。
顧硯舟抬手,示意眾人平身。他起身,邁著沉穩的步伐走向蘇晏殊,每一步都踏得堅實有力,彰顯著帝王的威嚴。陽光灑在他的龍袍上,金龍仿佛都要騰空而起。
蘇晏殊微微頷首,低垂的眼眸中閃過一絲得意。她蓮步輕移,盈盈下拜,準備接過顧硯舟賜予的鳳印。就在她的手即將觸碰到鳳印的瞬間,顧硯舟卻微微一頓,目光從蘇晏殊臉上移開,望向遠處的天際。
此時,一陣微風拂過,吹起廣場上的旗幟烈烈作響。顧硯舟回過神,將鳳印穩穩地遞到蘇晏殊手中,聲音低沉卻清晰,在廣場上空回蕩:“望皇後今後,不負朕望,母儀天下。”蘇晏殊雙手捧著鳳印,緩緩起身,儀態端莊,聲音清脆地回應:“臣妾定當竭儘全力,不負陛下所托。”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佩思卿站在台下,看著這一切,胸口像被巨石狠狠壓住,憋悶得厲害。她想起隨帝臨終前的叮囑,每一個字都如重錘般敲打著她的心:“卿兒,若顧硯舟真順應天命登基,你一定要成為皇後,守住咱們的江山,哪怕隻剩一絲希望……”
曾經的誓言還在耳邊回響,可如今蘇晏殊卻在她眼前風光無限地接受冊封,自己卻無力阻止。她望著台上那一幕,眼眶微微泛紅,心底發出無聲呐喊:“對不起,父皇,女兒沒有完成您的囑托,但女兒真的已經儘力了。從入宮的那一日起,女兒步步為營,事事小心,哪怕受儘委屈、遭人算計,也從未放棄。可如今,這局麵已然失控,女兒該如何是好……”
她緊咬下唇,努力維持著臉上的笑容,指甲深深嵌入掌心,尖銳的疼痛也無法驅散心底的無力與自責。沒能完成父親的囑托,她滿心都是對不住先皇的愧疚。
此時,負責慶典的官員高聲宣布儀式進入下一環節。台下的大臣們交頭接耳,臉上帶著各異的表情。有的麵露欣慰之色,覺得新皇後的冊封是朝堂穩定的象征;有的則眉頭微皺,暗自揣測著帝王此舉背後更深的用意。畢竟,一宮二後的局麵,在這朝堂上下還是頭一遭。
慶典還在繼續,歌舞升平,絲竹之音不絕於耳。顧硯舟重新落座,端起酒杯,眼神看似隨意地在眾人身上一一掃過。他看著台下歡呼雀躍的百姓,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弧度,可這笑意並未抵達眼底。緊接著,他目光落在那些交頭接耳的大臣身上,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審視。最後,他的目光落在佩思卿身上,微微皺眉,似乎想要從她臉上探尋出什麼情緒,是失落、憤怒,還是彆的什麼。在他看來,佩思卿理應有所反應,畢竟皇後之位旁落。然而,佩思卿卻似有所感,在他目光投來的瞬間,巧妙地側過頭,裝作被舞女的表演吸引,依舊保持著那副波瀾不驚的模樣,讓顧硯舟什麼都沒能捕捉到。
隻見一群身著五彩華服的舞女蓮步輕移,魚貫而入。她們身姿曼妙,在廣場中央翩翩起舞,手中的彩帶隨風飄動,如天邊絢麗的雲霞。一旁的樂師們也奏響歡快的樂曲,編鐘、琴瑟、竹笛的聲音相互交織,氣氛被烘托得更加熱烈。台下的百姓和官員們沉浸在這熱鬨之中,歡呼聲、喝彩聲此起彼伏。
就在這一片熱鬨歡騰之中,佩思卿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情緒,準備應對接下來更為複雜的局麵。舞女們的長袖在空中翻飛,如靈動的遊蛇,將慶典的氣氛推向了高潮。
不知何時,蘇晏殊已被一群妃嬪簇擁著,眾人笑語盈盈,紛紛向她表達祝賀。蘇晏殊笑得一臉燦爛,那不經意間流露出的得意眼神,直直地朝著佩思卿的方向投來,仿佛在高調宣告她的勝利。
佩思卿心中冷笑,麵上卻依舊維持著溫和的模樣,款步走向蘇晏殊,微微欠身,說道:“恭喜妹妹,今日終得償所願,登上後位。”聲音輕柔,卻透著幾分疏離,恰似冬日裡的薄冰。
蘇晏殊連忙伸手虛扶佩思卿,臉上堆滿了笑容,說道:“姐姐謬讚了,妹妹能有今日,全賴姐姐平日的提點與宮中諸位的照拂。往後這後宮諸事繁雜,還望姐姐不吝賜教,多多幫扶妹妹才是。”話裡話外,看似謙遜有禮,實則綿裡藏針。
佩思卿抬眸,目光與蘇晏殊交彙,兩人的眼神在空中碰撞,似有火花四濺。短暫的沉默後,佩思卿輕笑一聲,說道:“妹妹聰慧過人,這後宮之事,假以時日,妹妹定能得心應手。姐姐還有些瑣事纏身,就先行一步了。”說罷,她蓮步輕移,轉身離去,留下蘇晏殊望著她的背影,眼神逐漸變得冰冷。
佩思卿回到自己的宮殿,剛一坐下,貼身宮女便憂心忡忡地走上前,說道:“娘娘,蘇晏殊如今成了皇後,咱們往後可怎麼辦啊?”
佩思卿輕撫著宮女的手,安慰道:“莫要慌張,這後宮的爭鬥,才剛剛開始。她既然敢站到台前,就休怪我不留情麵。”眼中閃過一絲決然,仿佛已經做好了背水一戰的準備。
喜歡三生緣,三生劫請大家收藏:()三生緣,三生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