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女醉”的成功,如同在炎黃城的上空點燃了一枚絢麗的煙火,不僅照亮了自身,更吸引了遠方無數或好奇或貪婪的目光。
財富與名聲如同潮水般湧來,但王飛的心境卻愈發沉靜。
他深知,口腹之欲,亦是人間大道,是維係人情、凝聚人心的無形紐帶。
一座城池,不能隻有修煉的苦寒與征戰的鐵血,更需有煙火人間的溫暖與滋味。
這一日,他漫步在已然頗具規模的炎黃城集市。
雖然交易多以物易物為主,但也有了固定的攤位,販賣著城內自產的蔬菜、獵獲的肉食、編織的用具,甚至還有一些簡單打磨的玉石、初步炮製的藥材,人流往來,熙熙攘攘,已初具繁華雛形。
然而,看著人們大多還是以單調的烤、煮來處理食物,王飛微微搖頭。
是時候,給這座城池的味蕾,也帶來一場“變革”了。
他沒有大張旗鼓,而是先找到了負責城內後勤與婦女事務的幾位管事嬤嬤,她們多是修煉到煉氣三四層、心思細膩、在女眷中頗有威望的婦人。
“城主召見,不知有何吩咐?”為首的張嬤嬤恭敬問道,她們對這位年輕卻深不可測的城主,充滿了敬畏與感激。
王飛笑了笑,示意她們不必緊張。“近日偶得閒暇,琢磨了些新的吃食法子,想著讓城裡的夥食也能多些花樣,吃起來更舒坦些。
幾位嬤嬤見識多,手也巧,想請你們找些心靈手巧、對烹飪有興趣的婦人,我來教大家幾手。”
新的吃食?幾位嬤嬤麵麵相覷,有些疑惑,但城主開口,自然無有不從。
很快,一支約莫二三十人、由煉氣期婦女組成的“廚藝學習班”,就在王飛指定的一個寬敞灶間裡成立了。
第一堂課,王飛搬出了一口他讓鐵匠特製的大銅鍋,鍋中間豎起一個奇特的煙囪。
“此物,名為‘火鍋’。”王飛指著銅鍋,開始講解,“鍋底乃是關鍵。
可用牛油或多種靈植油脂,配以我等後山特有的幾種香辛藥材,如花椒、辣椒他早已發現類似作物並開始小規模種植)、薑蒜等,一同熬製,做成‘紅湯’;亦可用大骨、菌菇熬製清鮮‘白湯’。
食時,鍋底沸騰,眾人圍坐,將切薄的肉片、新鮮的蔬菜、手打的肉丸、自製的豆製品等,置於滾湯中涮燙片刻,蘸以特製醬料,即時食用。”
他一邊說,一邊親自演示。當那滾燙的紅油鍋底開始咕嘟冒泡,辛辣鮮香的霸道氣味彌漫開來時,所有婦人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眼睛發亮。
當王飛將一片薄如蟬翼的羊肉片在翻滾的紅湯中三起三落,再放入那用芝麻醬、腐乳、香菜末等調製的蘸料中一滾,然後放入口中時,那滿足的神情,更是讓眾人心癢難耐。
“都來試試!”王飛招呼道。
婦人們起初還有些拘謹,但很快,在嘗試了那麻辣鮮香、酣暢淋漓的滋味後,場麵頓時熱鬨起來。
你涮一片毛肚,我燙一箸青菜,圍坐一鍋,談笑風生,一種前所未有的暖意與融洽在灶間流淌。
“天爺!這……這味道!也太帶勁了!”
“渾身都暖和了!感覺氣血都通暢了些!”
“這吃法好!熱鬨!適合咱們一大家子人!”
王飛看著她們興奮的模樣,繼續道:“火鍋之妙,在於包容。湯底可隨心調配,食材更是海納百川。
日後,我等還可嘗試用些低階妖獸之肉,或以靈植入湯,或許彆有風味,甚至對修煉略有裨益。”
緊接著,王飛又開始傳授“家常菜”的精髓。
他並非要教她們多麼繁複的宮廷菜式,而是將另一個世界經過千百年沉澱、最接地氣、最下飯的普通菜肴引入過來。
“這道菜,名為‘紅燒肉’。”
王飛係上圍裙,親自掌勺,動作行雲流水,仿佛蘊含著某種武道至理,“選肥瘦相間的靈豬肉,焯水,炒糖色,加醬油、黃酒以炎黃初釀代替)、香料,小火慢燉,直至湯汁濃稠,肉質酥爛,入口即化。
關鍵在於火候與時間的掌控,如同修煉,急不得,躁不得。”
當那色澤紅亮、顫巍巍、散發著誘人肉香的紅燒肉出鍋時,濃鬱的醬香混合著酒香,幾乎讓人迷失。
“這道是‘麻婆豆腐’。”王飛又起一鍋,“豆腐需嫩,肉末要酥,豆瓣醬他已指導製作)是關鍵,重在麻辣鮮香燙酥嫩七味一體。修煉控火之術的,於此道最易上手。”
還有清爽可口的“醋溜白菜”,鮮香嫩滑的“清蒸魚”,金黃誘人的“西紅柿炒蛋”他找到了類似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