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孤島火紋,蟻噬毒瘴_我在修仙界偷偷種田搞副業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我在修仙界偷偷種田搞副業 > 第93章 孤島火紋,蟻噬毒瘴

第93章 孤島火紋,蟻噬毒瘴(2 / 2)

很快,信息反饋:“主人,葉片內含一種粘稠汁液,可中和部分火毒,其散發的苦澀氣息能微弱乾擾怨煞之氣對神智的侵蝕。但效力有限,持續時間短。”

林小樹眼神一亮。效力有限,但聊勝於無!更重要的是,這提供了一種思路——利用本地生物特性來輔助對抗環境!

他立刻溝通金一、金二:“目標,儘可能多地采集此類黑葉植物葉片!金一,以啃噬天賦快速切割,注意保留汁液活性!金二,負責收集搬運!我們製作簡易的‘濾毒包’!”

兩隻金蟻立刻化作兩道高效的金色流光。金一口器開合,空間啃噬之力精準地如同最鋒利的刀刃,將一片片厚實的黑葉從植株上切割下來,切口光滑,汁液幾乎不流失。金二則緊隨其後,用啃噬波動產生的微弱吸附力,將切割下來的葉片穩穩吸附搬運到林小樹麵前。

【禦蟲入門):經驗+25!】

很快,一堆散發著苦澀氣息的黑葉堆積起來。林小樹取出之前的戰利品幾塊堅韌的妖獸皮,快速縫製成幾個簡易口袋。他將黑葉搗碎,混合少量混沌靈露用於穩定和增強效力,塞入口袋,封口。一個簡陋的“濾毒包”便製作完成。他將其中一個掛在腰間,苦澀混合著靈露的奇異氣息彌漫開來,靠近身體周圍的淡紅瘴氣果然被稍稍驅散了一些,那股令人頭暈的腥甜感也減弱不少。

【基礎藥理入門):經驗+20!】

【禦蟲入門):經驗+15!】

準備妥當,他不再猶豫。目光鎖定孤島深處一處相對僻靜、但熱浪蒸騰尤為劇烈的區域——那裡是金蟻感應中地火精粹波動較強的地方,存在火紋晶的可能性更大。他貓著腰,借助焦黑岩石和地麵的坑窪起伏作為掩護,如同壁虎般悄無聲息地潛行過去。金一、金二如同最忠誠的哨兵,在他前方和側翼數丈範圍低空飛行,啃噬天賦形成的微弱空間感知網提前探知著前方地形和可能的能量陷阱。

越往深處,地麵溫度越高,硫磺味和火毒瘴氣也越發濃鬱。腰間的“濾毒包”散發的氣息頑強地支撐著一個小範圍的“安全區”。前方出現一片密集的蜂窩狀小坑洞區,坑洞底部暗紅流淌,熱浪扭曲視線。

突然!

左側一個不起眼的小坑洞內,暗紅的岩漿猛地翻湧了一下!一道赤紅的身影如同離弦之箭,帶著灼熱的氣浪和刺耳的嘶鳴,直撲林小樹麵門!那東西形如蜥蜴,卻完全由半凝固的岩漿構成,眼睛是兩點跳躍的火焰,口中噴吐著暗紅色的毒煙——地火毒蜥!

林小樹瞳孔一縮!身體反應快過思考,右手早已扣住的一張破堅版凝血符瞬間激發!

嗡!

紫黑符光爆發!冰冷凝固力場瞬間籠罩身前!那岩漿毒蜥撞入力場,速度驟減,噴吐的毒煙也被凝固在半空!力場中蘊含的數道淡金穿透毫芒瞬間攢射,精準命中蜥蜴相對脆弱的火焰雙目和頸部連接處!

叮叮叮!噗嗤!

堅硬的岩漿甲殼被洞穿!火焰雙目瞬間熄滅!毒蜥發出一聲淒厲嘶鳴,半凝固的身軀在凝固力場中僵硬,隨即崩解成幾塊暗紅色的滾燙碎塊,落入下方的坑洞岩漿中,嗤嗤作響。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破堅版凝血符精通):經驗+35!】

一擊滅敵,乾淨利落。但符籙激發的氣息和戰鬥的聲響,在寂靜的孤島深處顯得格外突兀!

“那邊有動靜!”

“有人得手了?是火紋晶?”

“過去看看!”

附近幾處戰團邊緣,幾道貪婪的目光瞬間掃射過來!三個服飾各異的散修,如同聞到血腥味的鬣狗,放棄眼前的對手,朝著林小樹所在的窪地包抄過來!一人持刀,一人握劍,還有一人手中捏著幾張符籙,眼神凶狠。

麻煩來了!林小樹眼神一冷。他迅速掃視環境,身體不退反進,猛地撲向窪地深處一個被巨大焦岩遮蔽的狹小縫隙!同時,意念急傳:“金一!引爆左前方二十丈外,那塊有裂縫的焦黑巨石下方埋設的黑岩陷阱!製造混亂!”

金一複眼一閃,一道無形的啃噬波動精準地射向林小樹指定的方向!

轟隆!!!

一聲沉悶的巨響!那塊本就布滿裂縫的焦黑巨石下方,被金蟻改造過的黑岩在預設應力點被引爆!巨石瞬間崩解!無數鋒利的碎石如同暴雨般向四周激射!灼熱的煙塵衝天而起!

“啊!”

“小心!”

“有埋伏!”

包抄過來的三名散修猝不及防,被這突如其來的爆炸和碎石雨打了個正著!雖然不至於致命,但也手忙腳亂,被煙塵籠罩,視線受阻,攻勢瞬間被打斷。

趁著這寶貴的混亂間隙,林小樹已如同遊魚般滑入那狹窄的岩石縫隙深處。縫隙儘頭,是一個僅容一人蹲踞的小小凹洞。而就在凹洞底部,幾塊暗紅色、表麵流淌著天然火焰紋路、散發著精純熾熱氣息的晶石碎片,正靜靜地躺在滾燙的碎石之中!

火紋晶!

喜歡我在修仙界偷偷種田搞副業請大家收藏:()我在修仙界偷偷種田搞副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