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青陽風起波瀾生_我在農村挖到了女媧石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9章 青陽風起波瀾生(2 / 2)

又行了一日,正當他翻過一座山梁時,忽然聽到前方山穀中傳來一陣激烈的打鬥聲,夾雜著靈力碰撞的轟鳴與妖獸的嘶吼。

林逸心中一動,立刻收斂所有氣息,如同壁虎般悄無聲息地攀上附近一棵高大的古樹,借著茂密枝葉的掩護,向下望去。

隻見山穀中,兩男一女三名年輕修士,正與一頭體型龐大、形似犀牛、渾身覆蓋著土黃色鱗甲、額頭生有一根獨角的一階中期妖獸“厚土犀”激戰。

這三名修士看來也是練氣期,修為最高的是一名手持長劍的青衣男子,約莫練氣四層,劍法淩厲,道道青色劍罡劈在厚土犀身上,卻隻能留下淺痕,難以破防。另一名身材魁梧的灰衣壯漢,手持一麵巨盾,修為練氣三層,正艱難地抵擋著厚土犀的衝撞,每一次碰撞都讓他氣血翻湧,盾牌靈光閃爍。最後一名身著鵝黃色衣裙的少女,修為也是煉氣三層,手持一柄羽扇,揮動間發出道道風刃,乾擾厚土犀的行動,但效果甚微。

那厚土犀皮糙肉厚,力大無窮,獨角能激發土刺,逼得三人險象環生。青衣男子的長劍幾次斬在鱗甲縫隙處,也未能造成致命傷,反而激得那妖獸越發狂躁。

“周師兄,這畜生防禦太強了!我的青鋒劍難以破開它的鱗甲!”青衣男子焦急喊道。

那持盾的灰衣壯漢更是怒吼連連,嘴角已溢出鮮血:“媽的,這畜牲力氣太大了!柳師妹,想想辦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黃衣少女臉色發白,羽扇揮舞不停,急道:“我的風刃隻能乾擾,傷不了它!它的弱點應該在腹部和眼睛,但我們很難攻擊到!”

樹上的林逸看得分明,這三人配合雖有些章法,但攻擊力不足,破不開厚土犀的防禦,落敗隻是時間問題。他本不欲多管閒事,但看那三人年紀不大,不像奸惡之徒,而且那厚土犀……其守護的一株閃爍著淡黃色光芒的靈草,似乎是《百草初鑒》中提到的“地靈菇”,是一階上品的土屬性靈草,對於修煉土係功法或煉製某些丹藥頗有價值。

就在他權衡之際,場中形勢驟變。那厚土犀久攻不下,狂性大發,猛地人立而起,前蹄重重踏下!

“轟隆!”

地麵劇震,數根粗大尖銳的土刺猛地從持盾壯漢腳下爆出!壯漢猝不及防,雖勉強側身,左腿仍被一根土刺劃開一道深可見骨的口子,慘叫一聲,倒地不起。

“王師弟!”青衣男子目眥欲裂。

厚土犀一擊得手,猩紅的眼睛立刻轉向了失去保護的黃衣少女,低著頭,獨角閃爍著危險的黃光,猛地衝撞過去!速度極快,勢若奔雷!

黃衣少女嚇得花容失色,風刃打在厚土犀身上如同撓癢癢,眼看就要香消玉殞。

青衣男子救援不及,眼中已露出絕望。

千鈞一發之際!

“咻!”

一道尖銳的破空聲響起!並非風刃,也非金鐵,而是一道凝練無比、色澤深沉、近乎透明的混沌水箭,以遠超普通水箭術的速度與威力,精準無比地射向了厚土犀那隻銅鈴大的猩紅左眼!

水箭術!但由混沌靈氣驅動,其穿透力與速度,遠非那黃衣少女的風刃可比!

“噗嗤!”

血光迸現!

厚土犀發出一聲痛苦至極的咆哮,衝勢戛然而止,左眼已然被水箭射爆!劇烈的疼痛讓它瘋狂地甩動頭顱,原地打轉。

突如其來的變故讓青衣男子和黃衣少女都愣住了。

林逸一擊得手,毫不遲疑,身影從樹冠中如大鳥般掠下!他深知打蛇不死反受其害的道理,趁它病,要它命!

人在空中,雙手已快速結印,體內混沌靈氣洶湧而出。

“火球術!”

一顆顏色深邃、僅有拳頭大小、卻散發著令人心悸高溫的混沌火球,拖著尾焰,精準地轟向了厚土犀因劇痛而微微張開的、相對柔軟的口腔!

“轟!”

火球在厚土犀口中炸開!灼熱的混沌靈氣瞬間湧入其體內,肆意破壞!

厚土犀龐大的身軀猛地一僵,隨即轟然倒地,抽搐了幾下,便再無聲息。口腔和七竅中冒出縷縷青煙,散發著焦糊味。

從林逸出手,到厚土犀斃命,不過短短兩三息時間。

山穀中一片寂靜。隻剩下粗重的喘息聲和那受傷壯漢壓抑的呻吟。

青衣男子和黃衣少女目瞪口呆地看著這個突然出現、手段狠辣果決、修為似乎隻是煉氣三層,卻兩招便解決了他三人久戰不下的強悍妖獸的神秘少年。

林逸輕飄飄落地,麵色平靜,仿佛隻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他先是警惕地掃視了一下四周,確認沒有其他危險,然後才看向那三人,尤其是那個受傷倒地的壯漢。

青衣男子最先反應過來,強壓下心中的震驚與感激,連忙上前一步,拱手道:“在下周峰,乃青陽城散修。多謝道友救命之恩!不知道友尊姓大名?”

那黃衣少女也回過神來,看著林逸,美眸中異彩連連,帶著劫後餘生的慶幸與好奇,盈盈一禮:“小女子柳夢妍,多謝道友相助。”

林逸看了看二人,又瞥了一眼那倒地昏迷的壯漢,淡淡道:“林逸。舉手之勞,不必客氣。你們還是先看看他的傷勢吧。”

喜歡我在農村挖到了女媧石請大家收藏:()我在農村挖到了女媧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