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那邊。陸清歌突然指向遠方,那就是貢嘎山,蜀山之王。
劉天仙順著他的手指望去,隻見天際線上,一座金字塔般的雪峰巍然聳立,在陽光下閃耀著聖潔的光芒。她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被這壯麗的自然景觀震撼。
太美了...她輕聲感歎。
這才剛開始。陸清歌的聲音裡帶著幾分自豪,等到了折多山,你會看到更壯觀的景色。
下午四點左右,他們抵達康定城。這座因《康定情歌》聞名的小城坐落在山穀中,折多河穿城而過,藏式建築與漢式樓房錯落有致地分布在兩岸。
陸清歌沒有停留,隻是加滿油,買了些新鮮水果,便繼續向折多山進發。
離開康定不久,道路開始變得陡峭。霸道車咆哮著攀爬在蜿蜒的山路上,一側是峭壁,一側是懸崖。劉天仙緊張地抓住扶手,眼睛卻舍不得從窗外移開——遠處的雪山在夕陽映照下呈現出夢幻般的粉紅色,山腰處的雲海如同柔軟的棉被,輕輕覆蓋著大地。
海拔已經超過3000米了。陸清歌看了眼海拔表,有沒有不舒服?
劉天仙搖搖頭,但她的呼吸確實變得有些急促:還好,就是有點...喘不上氣的感覺。
慢慢呼吸,彆緊張。陸清歌遞給她一瓶水,喝點水,嚼個口香糖,有助於緩解高原反應。
隨著海拔繼續攀升,植被逐漸稀疏,取而代之的是裸露的岩石和低矮的灌木。轉過一個急彎後,眼前豁然開朗——他們到達了折多山埡口。
陸清歌將車停在觀景台的停車場。推開車門的瞬間,凜冽的山風撲麵而來,帶著雪山的寒意。劉天仙不禁打了個哆嗦,趕緊裹緊外套。
歡迎來到折多山埡口,海拔4298米。陸清歌展開雙臂,仿佛要擁抱整片山川,這裡是川藏線上的第一個高山埡口,被稱為康巴第一關
劉天仙環顧四周,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得說不出話來。五彩經幡在風中獵獵作響,遠處的雪山連綿不絕,雲海在腳下翻滾,夕陽將整個天際染成金紅色。幾個藏族同胞正在埡口的白塔旁轉經,口中念念有詞。
折多山在藏語中叫哲多山,意思是彎彎曲曲的山陸清歌像個專業的導遊一樣解釋道,你看這些之字形的山路,總共有四十三道拐,所以漢人才叫它折多山——曲折眾多的山。
劉天仙好奇地問:親愛的陸老師,你怎麼會知道這麼多?
陸清歌神秘地笑了笑:寫武俠小說的人,總得知道些江湖掌故。折多山在古代是茶馬古道的重要關卡,也是漢藏文化交流的要道。傳說中,這裡曾經是武林高手較量的地方。
真的嗎?劉天仙眼睛一亮,就像書裡寫的華山論劍那樣?
或許吧。陸清歌的目光投向遠方,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故事和傳說。折多山的故事,就藏在那些經幡飄揚的山穀裡。
他們沿著觀景台漫步,不時停下來拍照。風越來越大,吹得劉天仙的長發在空中飛舞。她忽然指向遠處:陸老師,那邊有個老人一直在看我們。
陸清歌順著她指的方向看去,果然見到一位穿著傳統藏袍的老人站在白塔旁,正目不轉睛地盯著他們。老人須發皆白,臉上的皺紋如同折多山的溝壑,但眼神卻異常明亮。
出乎意料的是,老人竟朝他們走了過來。
你們是...從遠方來的客人?老人的漢語帶著濃重的口音,但還算流利。
陸清歌禮貌地點頭:是的,我們從魔都來。
老人的眼睛突然亮了起來:魔都?那你可認識一個叫的作家?
劉天仙驚訝地看向陸清歌,後者微微皺眉:您...知道流雲?
當然!老人激動地拍了拍手,我的孫子從成都帶回來他的書,《天龍》《射雕》,我都看了!寫得真好,就像親眼見過古代的武林一樣!
陸清歌有些尷尬地推了推眼鏡:其實...我就是流雲。
老人的反應出乎意料——他猛地後退一步,上下打量著陸清歌,然後突然雙手合十,深深鞠了一躬:真的是您!我從您的文字裡就感覺到,您一定來過藏區,了解我們的文化!沒想到今天能在折多山遇見您!
陸清歌連忙扶起老人:您太客氣了。我這次來,就是想陪著我愛人,再感受一次藏區文化。
老人激動地握住陸清歌的手:太好了!太好了!您一定要去我的客棧住幾天!我有很多故事可以講給您聽,關於折多山的傳說,關於古代武士的遺跡...
劉天仙輕輕拉了拉陸清歌的袖子,小聲道:陸老師,我們原計劃不是要露營嗎?
陸清歌思索片刻,對老人說:感謝您的邀請,但我們帶了帳篷,準備在山上露營體驗一下。
老人搖搖頭:這個季節,折多山晚上會非常冷,露營太危險了。我的客棧就在山下不遠的新都橋,暖和又舒服,還有地道的藏餐。而且...他壓低聲音,我家裡有些古老的東西,或許對您的書有幫助。
陸清歌與劉天仙交換了一個眼神,看到她眼中的好奇和期待,終於點頭:那就打擾您了。
太好了!老人高興地說,我叫多吉,在藏語裡是的意思。你們跟著我的車下山吧。
回到車上,劉天仙興奮地說:陸老師,這也太巧了吧?在這麼偏遠的地方都能遇到你的書迷!
陸清歌啟動車子,跟上多吉老人的小皮卡:確實意外。不過,這或許就是緣分。他望著前方蜿蜒的山路,若有所思,有時候,故事會自己找上門來。
喜歡混在五哈的大作家請大家收藏:()混在五哈的大作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