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錄製在一種詭異的張力中繼續。網絡上的風暴並未停歇,但彆墅內的鏡頭卻捕捉著另一種節奏。
下午的活動安排是家庭手工製作,節目組準備了一批複雜的木質機械模型套件,需要極強的邏輯思維和空間想象力才能拚裝完成。這原本隻是個普通的親子互動環節,此刻卻仿佛成了一個無形的舞台。
孫宇和李曼妮那邊選擇了一個相對簡單的音樂盒模型,李曼妮主要負責粘貼裝飾,孫宇則拿著說明書,眉頭微蹙,偶爾需要求助工作人員。另一個家庭也在磕磕絆絆地嘗試。
林楓一家麵前,則是一個結構複雜的、帶有齒輪傳動和杠杆原理的仿古投石車模型。零件細小,說明書上滿是複雜的剖麵圖和裝配順序。
思清對這個模型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但很快就被那些交錯的連接點和細小的齒輪難住了。他拿著一個傳動軸,小臉上寫滿了困惑,嘗試了幾次都無法將其安放到正確的位置。
“爸爸,”他抬起頭,求助地看向林楓,“這裡卡住了。”
林楓放下手裡正在整理的零件,湊過去。他沒有立刻動手,而是指著說明書上對應的三維爆炸圖。
“看這裡,”他的指尖點在一個微小的卡榫結構上,聲音平穩,沒有任何被外界影響的焦躁,“這個軸不是垂直放入,它有一個十五度的傾角。看見這個凹槽了嗎?它需要先對準這個定位銷,然後旋轉四十五度,利用斜麵滑入。”
他一邊說,一邊用手虛握著那個細小的傳動軸,極慢地演示著角度和旋轉的方向。他的講解沒有使用任何高深的術語,卻精準地剖析了機械結構的核心原理,語言簡潔得像是在口述一段優化後的代碼。
思清睜大眼睛,緊緊盯著爸爸的手和說明書,小腦袋跟著思考。他按照林楓的指引,小心翼翼地調整角度,輕輕旋轉。
“哢噠。”
一聲輕微的、令人愉悅的契合聲。傳動軸精準地落位,與周邊的齒輪完美咬合。
思清的小臉上瞬間綻放出巨大的成就感和豁然開朗的喜悅。
“成功了!”他小聲歡呼,看向林楓的眼神裡充滿了信賴和一點點的崇拜。
這一幕被鏡頭清晰地捕捉。
直播間裡,彈幕出現了微妙的變化。
“等等……這講解有點東西啊,我一個工科生聽著都覺得清晰。”
“這空間想象力和機械原理理解,絕對不是一朝一夕能練出來的。”
“對啊,哪個紈絝子弟會懂這些?還懂怎麼教孩子?”
“忽然覺得之前的爆料有點站不住腳……”
水軍依舊在刷屏,但這些零星的、帶著思考的評論開始頑強地冒頭。
沒過多久,思雅抱著一本厚厚的繪本跑過來,指著上麵一幅璀璨的星空圖。
“爸爸爸爸!這個最亮的星星叫什麼呀?”
林楓接過繪本,看了一眼。
“這是金星,也叫啟明星或長庚星。”他幾乎沒有思考,流暢地解釋道,“它是除了太陽和月亮之外,天空中最亮的天體。因為它表麵覆蓋著濃密的雲層,反射陽光的能力很強。它有時候在黎明前出現在東方,叫啟明星,有時候在黃昏後出現在西方,叫長庚星。”
他頓了頓,補充了一個更具體的數據。
“它繞太陽公轉一周大約是224.7個地球日。”
這個精準到小數點後一位的數據,讓旁邊的蘇清雅都微微側目。她知道林楓知識麵廣,但如此冷門精確的數據信手拈來,還是讓她有些驚訝。
思雅聽得似懂非懂,但“最亮的星星”這個詞讓她很開心,抱著繪本跑開了。
直播間的彈幕又多了幾條。
“我查了一下……數據完全正確。”
“這知識儲備……你告訴我這是不學無術的棄子?”
“我開始懷疑了,這更像是靠自己努力積累起來的真才實學。”
林楓自始至終,沒有看鏡頭一眼,沒有提一句關於謠言的話。
他隻是在做他一直在做的事——照顧孩子,解答疑問,展現著他那與“豪門棄子”人設截然不同的、紮實而廣博的內核。
他修理好思柔那個不小心摔了一下、輪子有些鬆動的玩具小車,用的是一種巧妙的榫卯加固方式,而不是簡單的膠水粘合。
他在幫蘇清雅搭建一個展示手工作品的簡易架子時,隨手畫出的結構草圖,比例精準,受力分析清晰,堪比專業圖紙。
每一個細節,每一次不經意的流露,都像一記記無聲的重錘,敲打在那些搖搖欲墜的謠言根基上。
他不需要憤怒,不需要辯解。
他隻是平靜地、持續地輸出著真實的自己。
那種源於無數個日夜埋頭鑽研、憑借自身智慧與邏輯在世間立足的篤定與從容,是無法偽裝的。
蘇清雅在一旁默默看著,看著他專注的側臉,看著他引導孩子時自然的耐心,心中那份因謠言而起的波瀾,漸漸被一種更堅實的信任取代。她甚至拿起手機,悄悄拍下了林楓畫的那張結構草圖,照片角落裡,是他骨節分明、穩定握著筆的手。
直播間裡,質疑的聲音如同星星之火,開始在刻意營造的汙濁輿論中,悄然蔓延。
“我怎麼越看越覺得,林楓才是那個實打實的學霸……”
“這能力,這心態,裝是裝不出來的。”
“坐等打臉,我感覺要有反轉。”
林楓依舊沉默。
但他的沉默,此刻充滿了力量。
那是一種用實力鑄就的、足以讓喧囂失聲的力量。
喜歡帶娃綜藝?我靠毒舌奶爸爆紅了請大家收藏:()帶娃綜藝?我靠毒舌奶爸爆紅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