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臘金甲耀目,手持金刀躍上台來。96點武力值全力運轉,刀意淩厲逼人,與晁蓋分庭抗禮。
方金芝坐在觀戰席上,纖手緊握,指甲深深陷入掌心。這一戰不僅關乎江南歸屬,更關係著她最親的兩個人。
衡山雲霧初試鋒芒
方臘率先出手,金刀破空,刀風淩厲。這一刀看似樸實無華,實則蘊含著他畢生沙場征戰的感悟,直取晁蓋中路。
晁蓋不慌不忙,倚天劍鏗然出鞘。劍光如秋水瀲灩,一招衡山劍法雲霧繚繞應手而出。但見劍勢縹緲,似實還虛,正是衡山劍法以柔克剛的精髓。
劍尖精準點在刀麵上,發出清脆鳴響。二人各退半步,眼中都露出凝重之色。
方臘刀法突變,金刀化作重重刀影,如狂風暴雨般攻來。這是他自創的破軍刀法,每一刀都蘊含著千軍萬馬的氣勢。
晁蓋倚天劍劃出完美圓弧,九陽神功灌注劍身。劍光流轉間,使出衡山劍法千峰競秀。但見劍影重重,如衡山群峰聳立,將狂風暴雨般的刀勢儘數化解。
九陽初現劍耀長空
戰至三十合,晁蓋漸占上風。98點武力值配合精妙劍法,開始壓製方臘的剛猛刀法。
方臘暴喝一聲,金刀紅芒暴漲,使出畢生絕學裂土分疆。這一刀蘊含著他開疆拓土的雄心,刀氣縱橫,似要劈開天地。
晁蓋麵色凝重,九陽神功催至巔峰。倚天劍泛起刺目金芒,自創的九陽劍法第一式旭日東升應手而出。劍光如朝陽噴薄,至陽至剛的劍氣與刀氣轟然相撞。
轟!!!
氣勁爆發,比武台劇烈震動。圍觀眾人隻覺得熱浪撲麵,不禁連連後退。
煙塵彌漫中,兩道身影倏分乍合。方臘金刀上的裂痕愈發明顯,虎口迸裂;晁蓋雖然占據上風,但持劍的手也在微微顫抖。
劍意通玄道境爭鋒
煙塵漸散,二人相對而立。方臘突然收刀入鞘,沉聲道:
晁蓋,你的劍法精妙,朕佩服。可敢與朕徒手一戰,純較內力?
晁蓋微微一笑,倚天劍鏗然歸鞘:正合朕意!
二人棄劍不用,純以掌法相搏。方臘使出沙場悟得的破軍掌法,掌風剛猛,如千軍衝陣;晁蓋則以九陽神功托塔手,掌力雄渾,似泰山壓頂。
98點對96點,差距在內力比拚中更為明顯。但方臘的掌法中蘊含著獨特的戰場殺伐之氣,每每在危急時刻以兩敗俱傷的招式逼退晁蓋。
戰至八十合,晁蓋突然變招,掌法中竟隱隱蘊含劍意。這是他將衡山劍法化入掌法的嘗試,雖然生澀,卻已顯宗師氣象。
方臘見狀,也將刀意融入掌法。二人這番比拚,已超越尋常武學範疇,進入道境爭鋒的層次。
天人之際勝負難分
日上中天,比武已持續三個時辰。兩軍將士看得如癡如醉,這等層次的戰鬥,可謂百年難遇。
方金芝見二人勢均力敵,心中百感交集。她既希望天下早日統一,又不願見任何一方落敗。
突然,方臘掌法再變,竟隱隱帶著幾分王者霸氣。這是他多年稱帝養成的氣勢,融入武學後彆具威力。
晁蓋見狀,九陽神功也隨之變化。至陽至剛的真氣中,竟生出幾分帝王威嚴。這是他一統中原後自然生發的王者之氣。
二人這番比拚,已不僅是武功高下之爭,更是天命所歸的印證。每一次交手,都蘊含著對天下大勢的不同理解。
夕陽西下,比武台上兩道身影依然在激烈交鋒。98點與96點的差距在道境爭鋒中漸漸模糊,衡山劍法的精妙與破軍刀法的剛猛相互克製,勝負之數,愈發難料....
喜歡我在水滸:開局召喚韋一笑請大家收藏:()我在水滸:開局召喚韋一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