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城門緩緩開啟。晁蓋率十萬華夏軍整肅入城,軍容嚴整,秋毫無犯。方臘率石寶、鄧元覺、王寅等舊部在城門口恭迎,當看到城頭楚字旗換作華夏龍旗時,眾人神色複雜,卻也都暗鬆一口氣——這場仗,終於不用再打了。
入城安民仁德示下
晁蓋騎在戰馬上,望著這座江南名城。街道兩旁百姓跪迎,卻都麵帶惶恐。他特意下令:傳朕旨意,三軍不得擅入民宅,不得取百姓一針一線!違令者,斬!
方金芝與兄長並轡而行,看著熟悉的街景,輕聲道:兄長可還記得,小時候你常帶我來這條街買糖人?
方臘望著遠處熟悉的鋪麵,神色恍惚:是啊...那時你還是個總跟在我身後的小丫頭。他頓了頓,聲音低沉,為兄從未想過,有朝一日會以這種方式重回杭州。
但兄長看,方金芝指向沿途漸漸直起身子的百姓,他們臉上的恐懼在消散。這說明,我們選對了路。
當晚,吳王府內燈火通明。方金芝屏退侍從,特意前來與兄長促膝長談。
兄妹夜話推心置腹
燭光搖曳,映照著兄妹二人的麵容。方金芝為兄長斟上一杯龍井,茶香嫋嫋。
兄長可還怪妹妹?她輕聲問道,美目中帶著幾分忐忑。
方臘凝視著杯中浮沉的茶葉,良久才道:那日比武,為兄是真心服氣。晁蓋的武功已臻化境,更難得的是那份胸襟。他抬起頭,目光複雜,暗箭偷襲之時,他本可借題發揮,置我於死地,卻反而替為兄開脫。這份氣度...為兄自愧不如。
陛下常言,治國如用武,剛柔並濟才是正道。方金芝柔聲道,他知兄長在江南深得民心,若以力服人,必生後患。這才要以德服人,讓兄長真心歸順。
方臘長歎一聲,起身走到窗前,望著院中熟悉的景致:是啊...若他當日強攻杭州,縱能破城,也必傷及無數百姓。這些時日,為兄每每夜不能寐,想的都是城破之後,這滿城百姓該如何自處。
他轉過身,眼中已帶著釋然:現在想來,為兄當初稱帝,或許更多是為了滿足一己野心。而晁蓋...他是真心要為這天下蒼生謀個太平。
兄長能這樣想,妹妹就放心了。方金芝展顏一笑,其實陛下一直很欣賞兄長的才乾。他常說,方臘若能歸心,必是治國良才。
兄妹二人從兒時趣事說到天下大勢,直到深夜。當方臘親自送妹妹出府時,月光下的他神色清明,已然徹底放下心結。
翌日朝會共商大計
七月十三,杭州府衙臨時改為朝會議事廳。晁蓋端坐主位,左側是狄仁傑、嶽飛等華夏重臣,右側是方臘及其舊部。雖然宋室尚未平定,但江南的治理已刻不容緩。
諸位愛卿。晁蓋開門見山,江南初定,百廢待興。今日召諸位前來,就是要商議這治理之策。宋室雖仍在負隅頑抗,但百姓生計更不能耽誤。
狄仁傑率先出列:陛下聖明。臣有三議:其一,輕徭薄賦,與民休息;其二,整頓吏治,清除積弊;其三,興修水利,發展農桑。江南乃魚米之鄉,當以安民為先。
方臘舊部中,王寅忍不住道:狄相所言極是。但江南稅賦曆來沉重,若驟然減免,恐軍需吃緊。如今宋室未平,用兵之處尚多。
新舊融合求同存異
袁崇煥接過話頭:王將軍所慮不無道理。臣建議可分期減免:今年免三成,明年免五成,待天下平定後再行新稅製。同時可發展海運,開辟新的財源。
方臘點頭:袁督師此議穩妥。江南水網密布,漕運至關重要。臣建議設立漕運司,專司漕運事務,既可安頓舊部,又能保障糧運。
晁蓋當即拍板,就由王寅任漕運使,石寶副之。另外,鄧元覺可協助袁督師整頓水師。
這番安排讓楚軍舊部大為感動。晁蓋不僅保留他們的官職,更委以重任,這份信任比任何封賞都更讓人心服。
吳用輕搖羽扇:陛下,臣以為當務之急是穩定人心。可開科取士,不論出身,唯才是舉。江南人才濟濟,當為朝廷所用。
石寶疑惑道:這...會不會太過急進?畢竟戰事未平...
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法。晁蓋斬釘截鐵,江南士子飽讀詩書,豈能因曾經各為其主就棄之不用?況且...他目光掃過在場眾人,在座諸位,不也都是棄暗投明?
方臘起身拱手:陛下聖明!臣願率先舉薦幾位賢才,他們都是治世能臣,隻因不願效忠宋室,才隱居鄉野。
接下來兩個時辰,眾人詳細商議了各項政策。雖然偶有分歧,但都在晁蓋的調解下達成共識。看著昔日對手如今為了江南百姓的福祉而齊心協力,方臘終於明白,這才是真正的王者氣度。
喜歡我在水滸:開局召喚韋一笑請大家收藏:()我在水滸:開局召喚韋一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