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府失陷的急報傳入中軍大帳時,晁蓋正手持沙盤木棍,凝視著燕京城周邊的兵力分布。帳內燭火跳動,將眾將的身影投射在帳壁上,氣氛凝重如鐵。袁崇煥話音剛落,晁蓋手中的木棍重重頓在沙盤西側——那裡標注著延安府的位置,此刻已被代表西夏的藍色旗幟覆蓋。
“西夏小兒,竟敢趁火打劫!”晁蓋聲音不高,卻帶著九陽真氣特有的震攝力,帳內燭火應聲搖曳。就在此時,他腦海中突然響起一陣清晰的係統提示音:【叮!係統任務發布:抵禦西夏大軍來犯,並進行全殲!任務獎勵:武俠點10萬!】
晁蓋眼神微亮,心中定了定神。這係統任務來得正是時候,既印證了他馳援西路軍的決斷,又給全軍增添了一份底氣。他壓下心中的波動,繼續說道:“李靖雖早有部署,但西夏十萬大軍來勢洶洶,僅憑楊再興、牛皋的背嵬軍,恐難速勝。若遷延日久,恐生變數。”他目光掃過帳內眾將,最終落在站在末位的幾位梁山好漢身上,語氣中多了幾分篤定。
吳用、林衝、秦明、呼延灼、武鬆等人聞聲抬頭。吳用手搖羽扇,目光銳利如鷹,似乎已從晁蓋細微的神色變化中察覺到異樣;林衝一身銀甲,丈八蛇矛斜靠在身側,鎧甲上的紋路在燭火下泛著冷光,緊握矛杆的手微微用力;秦明手持狼牙棒,滿臉虯髯因憤怒而抖動,呼吸都變得粗重;呼延灼則輕撫胯下烏騅馬的韁繩,眼神堅定,指尖在馬鞍上輕輕敲擊,似在盤算行軍路線;武鬆背負雙刀,身形如鬆,雖未言語,周身卻透著一股悍不畏死的氣勢,雙眼中寒光更盛。
“吳用、林衝!”晁蓋開口,聲音清晰有力,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朕命你二人為主將,率秦明、呼延灼、武鬆及五萬大軍,即刻馳援西路軍,協助李靖全殲西夏兵馬!此役事關重大,務必一戰功成!”他刻意加重了“全殲”二字,既是對眾將的囑托,也是對係統任務的回應。
“末將遵旨!”五人齊聲領命,聲音震得帳內空氣都微微顫動,帳外值守的士兵都不禁側目。
吳用上前一步,羽扇輕搖:“陛下放心,臣定與林將軍等人同心協力,不破西夏,誓不還朝!”他早已在心中盤算:五萬大軍中,既有梁山舊部的三千精銳步卒——這些人都是曆經無數戰事的老兵,擅長近身搏殺和山地作戰;又有晁蓋新撥的兩千神機營士兵,配備了朱停改良的燧發槍和震天雷,燧發槍射程可達百丈,震天雷威力足以轟開厚重城門。若能與李靖的西路軍形成夾擊之勢,西夏大軍必敗無疑。
林衝也上前躬身:“末將願為先鋒,率軍疾馳,儘快與李將軍彙合。”他手中的丈八蛇矛已饑渴難耐,自從歸順晁蓋後,他大多負責練兵之事,還未真正在大規模戰場上大展身手。此次馳援西路軍,正是他建功立業、報答晁蓋知遇之恩的好機會。
晁蓋點頭,從懷中取出一枚虎符,虎符通體黃銅打造,上麵刻著複雜的紋路和“調兵”二字,泛著陳舊的光澤。他將虎符遞給吳用:“此乃調兵虎符,沿途各州府見符必當全力配合,為大軍提供糧草補給。每到一處,務必清點糧草數目,確保軍需充足。”他頓了頓,又道,“西夏主帥李乾順雖被俘,但西夏軍仍有殘餘勢力,且其背後恐有波斯明教暗中支持——據密探回報,明教已派來十餘名聖火使相助西夏,這些人擅長詭異功法,你們務必小心行事。”
“臣明白!”吳用雙手接過虎符,鄭重地揣入懷中,仿佛捧著千斤重擔。
晁蓋又看向秦明、呼延灼、武鬆:“秦將軍,你率三千騎兵為先鋒,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務必確保大軍行進暢通。沿途若遇狹窄山道,需派人清理碎石;若遇河流,需儘快搭建浮橋,不可耽誤行軍進度。”
秦明興奮地揮舞著狼牙棒,狼牙棒上的鐵刺在燭火下閃著寒光:“末將遵旨!定不會讓大軍多等片刻!”他本就性格急躁,最適合先鋒一職,恨不得立刻率軍出征。
“呼延將軍,你率五千重甲步兵斷後,防備西夏軍偷襲。重甲步兵需保持陣型,每行進十裡便停下休整,檢查鎧甲和武器,確保隨時能投入戰鬥。”晁蓋看向呼延灼,眼中滿是信任。呼延灼久經沙場,沉穩老練,斷後之事交給她再合適不過。
呼延灼抱拳,聲音渾厚:“末將領命!定護得大軍後方安穩!”他渴望在戰場上重現當年的威風,此次斷後,雖不如先鋒那般衝鋒陷陣,卻也肩負著重要使命。
“武都頭,你率一千精銳步卒,負責大軍的偵察警戒。偵察範圍需覆蓋大軍前後左右五十裡,若遇敵哨,務必全殲,不可走漏消息。若發現大規模敵軍動向,需第一時間回報,不得延誤。”晁蓋最後看向武鬆。
武鬆微微頷首,雙眼中寒光一閃:“末將領命!”對於偵察警戒的任務,他得心應手。他曾在景陽岡打虎,又在快活林醉打蔣門神,身手敏捷,觀察力敏銳,能在複雜環境中快速發現異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部署完畢,五人轉身退出大帳,即刻著手準備。帳外,夜色正濃,星光點點,涼風吹過,帶著幾分寒意。五萬大軍早已在營外列陣,士兵們手持兵器,鎧甲在月光下泛著銀白色的光芒,整齊的隊列如一條黑色巨龍,延伸至遠方。
吳用、林衝等人翻身上馬,立於陣前。吳用手持虎符,高高舉起,虎符在月光下泛著微光:“將士們!西夏大軍入侵我華夏領土,攻占延安府,殘害我百姓——據逃出來的百姓說,西夏軍所到之處,房屋被燒,糧食被搶,老人小孩都難逃毒手!陛下命我等馳援西路軍,全殲西夏兵馬!爾等可敢隨我出征,揚我華夏軍威,為百姓報仇雪恨?”
“願隨將軍出征!揚我華夏軍威!為百姓報仇雪恨!”五萬大軍齊聲呐喊,聲音如驚雷般響徹夜空,震得周圍的樹木都微微搖晃,棲息在樹上的鳥兒紛紛驚飛。
“出發!”吳用一聲令下,秦明率領三千騎兵率先衝出,馬蹄聲如雷,在夜色中留下一串煙塵。騎兵們身著輕甲,手持馬刀,身體伏在馬背上,速度快如閃電。
隨後,吳用、林衝率領主力大軍緊隨其後。主力大軍分為前中後三隊:前隊是兩千神機營士兵,每人背負一杆燧發槍和兩枚震天雷;中隊是梁山舊部的三千精銳步卒,手持長槍或樸刀;後隊是一萬五千普通步兵,負責搬運糧草和武器。
呼延灼則率五千重甲步兵斷後,重甲步兵身著厚重鎧甲,手持長盾和長槍,步伐沉穩,每一步都踏得堅實有力。他們與主力大軍保持著三裡的距離,既能防備偷襲,又不會耽誤行軍。
武鬆的偵察部隊早已四散而出,他們身著輕便布衣,手持短刀,動作敏捷如獵豹,很快便消失在夜色中,融入周圍的山林。
大軍行進途中,吳用與林衝並馬而行。夜色中,隻能看到兩人模糊的身影和戰馬的輪廓。吳用羽扇輕搖,即使在行軍途中,他也沒有片刻放鬆:“林將軍,依你之見,我軍何時能與李將軍彙合?”
林衝目視前方,沉聲道:“若一路順利,每日行軍八十裡,不出五日,我軍便可抵達延安府附近。但西夏軍恐會在沿途設伏——從這裡到延安府,需經過黑風穀、亂石灘等多處險要之地,這些地方易守難攻,是設伏的絕佳地點。我等不可掉以輕心,需命武鬆的偵察部隊多加留意。”他手中的丈八蛇矛微微顫動,似乎已察覺到前方的危險。
吳用點頭:“林將軍所言極是。我已派人告知武都頭,重點偵察黑風穀和亂石灘一帶,一旦發現異常,立刻回報。”
果不其然,次日清晨,天剛蒙蒙亮,大軍行至黑風穀入口時,武鬆率領的一名偵察兵匆匆回報:“吳將軍、林將軍,前方黑風穀兩側有埋伏,看旗號,似是西夏軍的殘餘勢力!大約有五千人,手持弓箭和滾石,正隱藏在山穀兩側的密林中!”偵察兵跑得滿頭大汗,呼吸急促,顯然是一路疾馳而來。
吳用與林衝對視一眼,林衝冷笑道:“來得正好!正好讓他們嘗嘗我軍的厲害!”他勒住戰馬,高聲下令:“全軍停下!準備作戰!”
很快,大軍便停下腳步,士兵們迅速列好陣型:神機營士兵在前,舉起燧發槍,對準黑風穀入口;步卒在後,手持長槍,嚴陣以待。
吳用羽扇指向秦明、呼延灼、武鬆:“秦將軍,你率騎兵從黑風穀兩側的山道繞行,繞到敵軍後方,待我軍發起進攻後,從後方突襲,切斷敵軍退路;呼延將軍,你率重甲步兵正麵進攻,吸引敵軍注意力,注意躲避滾石和弓箭;武都頭,你率精銳步卒潛入黑風穀兩側的密林中,擾亂敵軍陣型,伺機斬殺敵軍將領。”
“好!”三人齊聲應道,各自率軍行動。
秦明率領三千騎兵,沿著黑風穀兩側的山道疾馳。山道狹窄陡峭,騎兵們不得不放慢速度,小心翼翼地前進。好在他們都是經驗豐富的騎手,很快便繞到了敵軍後方。
呼延灼率領五千重甲步兵,一步步向黑風穀入口逼近。重甲步兵手持長盾,組成一道嚴密的盾牆,緩緩向前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