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慶府皇宮的紫宸殿內,晨光透過雕花窗欞灑在金磚地麵上,映得殿中懸掛的“華夏一統”匾額熠熠生輝。晁蓋身著十二章紋的帝王冕服,端坐於龍椅之上,下方文武百官按品級分列兩側,氣氛莊重而肅穆。曆經數年征戰,華夏終於實現全域統一,今日正是朝堂之上議定治國方略的重要時刻。
“諸位卿家,”晁蓋的聲音沉穩有力,九陽真氣流轉間,讓每個字都清晰傳入眾人耳中,“如今外患已除,當以民生為要。朕意先從三事著手:其一,修訂律法,統一度量衡與文字;其二,減免賦稅,鼓勵農桑;其三,興辦學校,選拔人才。不知諸位有何高見?”
狄仁傑率先出列,手持朝笏躬身道:“陛下所言極是。前朝律法繁雜,各地度量衡不一,導致政令難行。臣建議由刑部牽頭,彙合律學大儒,參照《唐律疏議》與《宋刑統》,製定一部統一的《華夏律》,明確刑罰尺度與百姓權利。”
戶部尚書沈萬三隨後補充:“減免賦稅需因地製宜。北方剛經戰火,可免三年田租;南方水土肥沃,可按畝產梯度收稅。同時,臣已命人疏通運河,確保糧食運輸暢通,避免地方出現糧荒。”
國子監祭酒張三豐也上前奏請:“興辦學校當分層次。京城設太學,教授經史子集與格物之學;各州府設府學,縣設縣學,讓寒門子弟也有機會入仕。臣願親自編撰教材,融入天文、算術等實用知識。”
晁蓋頷首應允,當場任命狄仁傑為律法修訂總領,沈萬三負責賦稅改革,張三豐主持教育事宜。隨後,他目光轉向工部尚書朱停:“朱愛卿,我軍火器在戰事中功不可沒,後續需繼續改良,同時也要將技藝用於民生,比如修建水利、改進農具。”
朱停躬身領命,眼中滿是乾勁:“陛下放心!臣已組建工匠營,正在改良蒸汽機,若能成功,可用於抽水灌溉與礦山開采。另外,根據鄭和寶船圖紙,造船廠已開始打造遠洋船隻,未來可與海外邦國通商。”
朝堂議事持續至午時,各項政策逐一敲定。散朝後,晁蓋留下吳用、嶽飛、戚繼光三人,前往禦書房商議邊防事宜。禦書房內懸掛著全新的華夏疆域圖,從漠北草原到南海諸島,從西域昆侖到東海之濱,皆標注著清晰的行政區劃。
“雖已統一,但邊防不可鬆懈。”晁蓋指著地圖上的西域與漠北,“波斯明教殘餘勢力可能逃往中亞,蒙古部落也需警惕。嶽飛,你率背嵬軍駐守漠北,修建烽燧,防止草原部落南下;戚繼光,你領兵駐守西域,打通絲綢之路,恢複與西域諸國的貿易。”
南的工匠營內,蒸汽轟鳴聲此起彼伏,朱停正帶領工匠們調試最新改良的蒸汽機。這台蒸汽機比之前縮小了三分之一,動力卻提升了一倍,通體由精鐵打造,管道中冒著白色水汽,連接著一台抽水機,正將附近河流的水引入農田。
“陛下駕到!”隨著侍衛的通報,晁蓋帶著張三豐、沈萬三等人走進工匠營。朱停連忙上前迎接,臉上滿是興奮:“陛下,這台蒸汽機已調試成功,可用於抽水、磨麵、采礦,若裝在船上,還能推動船隻航行!”
晁蓋走近蒸汽機,感受著機器運轉的震動,滿意地點頭:“很好!立即組織量產,先在北方乾旱地區推廣抽水機,解決灌溉問題;同時,加快遠洋船隻的建造,爭取年內派出船隊,探索海外航線。”
朱停躬身領命,隨即指向另一側的火器工坊:“陛下,新研製的燧發槍也已成型,射程達三百步,裝彈速度比之前快了兩倍,還配備了瞄準鏡,精度大幅提升。”說著,他拿起一把燧發槍遞給晁蓋。
晁蓋接過燧發槍,手感沉穩,槍身刻著精美的紋路。他走到靶場,瞄準百米外的靶心,扣動扳機,“砰”的一聲,鉛彈精準命中靶心。“不錯!”晁蓋讚歎道,“命兵部儘快裝備軍隊,同時將製造方法傳授給各軍工坊,確保武器供應充足。”
離開工匠營,晁蓋前往國子監。此時的國子監內,學子們正聚精會神地聽張三豐講課,黑板上畫著天文星圖與算術公式。看到晁蓋到來,學子們紛紛起身行禮,眼中滿是崇敬。
張三豐笑著介紹:“陛下,這些學子中既有世家子弟,也有寒門英才,如今已開始學習格物之學,不少人在算術、天文方麵展現出天賦。”
晁蓋走到一位年輕學子身旁,看到他正在演算圓周率,便輕聲問道:“你叫什麼名字?對格物之學有何見解?”
學子緊張地躬身回答:“學生徐光啟,臣認為格物之學可探天地奧秘,更能造福百姓,比如通過算術計算水利工程,通過天文預測農時。”
晁蓋點頭稱讚:“說得好!學問不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未來你可隨朱停學習器械製造,將所學用於實踐。”徐光啟激動地叩謝,眼中燃起希望的光芒。
當日傍晚,晁蓋在禦書房召見了令狐衝、張無忌等江湖人士。如今天下安定,江湖門派與朝堂的關係也需重新梳理。令狐衝率先開口:“陛下,如今江湖太平,各大門派已停止爭鬥,不少門派弟子還參與了地方治安維護。隻是門派傳承之事,還需陛下定奪。”
晁蓋沉吟片刻,說道:“朕意設立‘江湖管理司’,由張無忌任司長,協調各門派事務,同時鼓勵門派開設武館,教授百姓強身健體之術,優秀弟子可舉薦參軍或入仕。另外,武當、少林等門派可保留傳承,但需遵守《華夏律》,不得私鬥擾民。”
張無忌與令狐衝齊聲領命。晁蓋又補充道:“朕會在京城設立‘武林學院’,邀請各門派高手授課,讓武學與文化結合,培養文武雙全的人才。”
消息傳出,江湖各派紛紛響應。武當派張三豐親自前往武林學院授課,少林派則派出高僧參與律法修訂,教導百姓向善。曾經的江湖恩怨漸漸平息,武林人士融入朝堂與民生,形成了“江湖與朝堂共治”的新局麵
喜歡我在水滸:開局召喚韋一笑請大家收藏:()我在水滸:開局召喚韋一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