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尊趙元佐的真實身份與“黑蓮魔道”的驚天秘辛,被嚴格控製在禦書房內極小的圈子中。然而,聖教核心覆滅、聖尊重傷敗退的消息,卻如同長了翅膀,在晁蓋的默許下,迅速傳遍了朝野。一時間,那些原本與聖教有著千絲萬縷聯係、或持觀望態度的勢力,頓時陷入了巨大的恐慌與混亂。
這正是晁蓋想要的效果——敲山震虎,引蛇出洞!
翌日清晨,大朝會。大慶殿內,氣氛前所未有的肅殺。文武百官分列兩旁,許多人低眉順眼,不敢直視丹陛之上那尊散發著凜冽寒意的高大身影。
晁蓋沒有像往常一樣讓群臣奏事,而是直接拿起龍案上厚厚一疊卷宗,重重地摔在了地上!沉悶的響聲在寂靜的大殿中回蕩,驚得不少官員渾身一顫。
“諸位愛卿,”晁蓋的聲音不高,卻帶著冰碴子,清晰地傳入每個人耳中,“想必都已知曉,那禍亂江湖、意圖顛覆國本的‘天佑聖教’,其魁首已然伏誅,餘孽正被清剿!”
他目光如電,緩緩掃過殿下眾臣,每一個被他目光掃到的人,都感到一股刺骨的寒意。
“但是!”晁蓋話鋒陡然一轉,聲如雷霆,“聖教妖孽,何以能坐大至此?竟敢在朕的眼皮子底下,刺殺宰相,血濺汴梁街?!若說這廟堂之上,沒有內鬼呼應,沒有蠹蟲為其鋪路搭橋,爾等信嗎?!”
“臣等有罪!”百官齊刷刷跪倒一片,冷汗浸濕了無數人的後背。
“有罪?”晁蓋冷笑一聲,“自然是有罪的!狄仁傑!”
“老臣在!”狄仁傑手持笏板,踏步出列,神色肅穆。
“將你與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法司會審,並軍情司密查所得,念與諸位‘同僚’聽聽!”晁蓋特意加重了“同僚”二字,充滿了諷刺。
“老臣遵旨!”狄仁傑展開一份奏章,聲音洪亮,字字如錘,敲打在眾人心頭。
“經查:禮部侍郎周顯,化名‘冥尊’,實為聖教在汴梁魁首,罪證確鑿,已畫押招供!”
“經查:戶部清吏司主事趙文華、漕運司督辦錢有利、光祿寺少卿孫淼等二十七人,或收受聖教賄賂,為其提供朝廷動向、錢糧調度信息;或利用職權,為其轉運物資、打探消息!”
“經查:禁軍副將馬彪、殿前司都虞候周康等八人,被聖教以美色、金銀腐蝕,泄露宮禁布防,甚至參與刺殺狄公之行動!”
每念出一個名字,殿下就有一人麵如死灰,癱軟在地!被點到名字的官員,立刻被如狼似虎的殿前侍衛摘去官帽,剝去官服,拖出大殿!哭嚎聲、求饒聲響成一片,昔日道貌岸然的袞袞諸公,此刻醜態百出。
這份名單,是狄仁傑、時遷等人根據鬼哭林繳獲的賬冊、密信,以及後續順藤摸瓜、嚴密審訊所得,鐵證如山!牽扯範圍之廣,涉及部門之多,令人觸目驚心!
名單念畢,大殿之內,已癱倒二十餘人,空出了一片位置。剩餘官員無不兩股戰戰,生怕下一個就是自己。
“好啊!真是好得很!”晁蓋怒極反笑,“朕的朝堂,都快成了他聖教的香堂了!吃著朕的俸祿,穿著朕的官袍,心裡卻想著前朝的舊主,幫著魔道的妖人!爾等可對得起這身官服?可對得起天下百姓?!”
“陛下息怒!臣等萬死!”群臣叩首不已。
“萬死?若依律法,爾等之中,不少人確實該死!”晁蓋語氣森然,“然,朕念及朝廷用人之際,亦給爾等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
他目光掃過那些未被點名的、但神色惶恐不安的官員:“凡與聖教有過來往,但未曾參與核心逆謀者,三日之內,至都察院自首,交代清楚,上交贓款,朕可酌情從輕發落,或革職,或流放,保全性命家小。若心存僥幸,欺瞞不報,一經查出,立斬不赦,株連三族!”
這是最後的通牒!給予壓力,也留下一線生機,旨在分化瓦解,儘可能減少動蕩,徹底挖出毒瘤。
“狄仁傑!”
“老臣在!”
“三法司繼續深挖嚴查!時遷軍情司密切配合!盧俊義!”
“末將在!”
“派兵嚴守各城門、要道,凡名單所列者,及其家眷,不得離京!有敢反抗者,格殺勿論!”
“末將遵旨!”
“退朝!”晁蓋袖袍一甩,轉身離去,留下滿殿身心俱顫的官員。
接下來的三日,汴梁城仿佛籠罩在一片無形的腥風血雨之中。不斷有官員麵色慘白地走入都察院,也不斷有府邸被禁軍包圍查抄。菜市口接連不斷響起追魂炮,昔日的高官顯貴淪為刀下之鬼。
這場由晁蓋親自發動、狄仁傑和時遷具體執行的鐵腕清洗,如同一次徹底的外科手術,將聖教滲透在朝堂內部的觸手連根拔起,極大地震懾了所有心懷異誌之人。帝國的官僚體係經曆了一次痛徹骨髓的洗禮,雖然短期內陣痛劇烈,卻為長治久安掃清了巨大的障礙。
經此一役,晁蓋的皇權更加鞏固,朝廷風氣為之一清。而真正的核心層則知道,這朝堂的清洗,隻是應對那潛伏在曆史陰影與域外魔境中的巨大威脅的第一步。更嚴峻的挑戰,還在遙遠的昆侖山,在那神秘的“黑蓮秘境”之中。
喜歡我在水滸:開局召喚韋一笑請大家收藏:()我在水滸:開局召喚韋一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