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威帶來的消息,讓剛剛經曆血戰、尚未不及喘息的眾人心頭再次一緊。
官軍?數十艘戰船?征剿水寇?
李俊眉頭緊鎖,看向武鬆:“二郎,你看這……”
武鬆目光沉靜,望向江陵府方向的湖麵,雖未見船影,但空氣中似乎已能嗅到那無形的壓力。他沉吟片刻,快速分析:“我等方才搗毀聖教巢穴,鬨出偌大動靜,官軍此時出現,絕非巧合。隻是不知,他們是衝著聖教而來,還是……衝著我們梁山而來?”
公孫勝拂塵輕擺,接口道:“若是前者,或可周旋;若是後者,隻怕來者不善。我等此刻人困馬乏,攜帶著眾多女童,不宜與大隊官軍硬拚。”
朱武也道:“武鬆哥哥所言極是。需得早做決斷,是戰,是走,還是……與之交涉?”
魯智深摸了摸光頭,哼道:“管他娘的是誰,若敢攔路,灑家照樣一禪杖一個!”
“大師稍安勿躁。”武鬆抬手製止,他心知此刻魯莽不得。他目光掃過船上那些驚魂未定、需要妥善安置的女童,又看了看周圍不少帶傷的弟兄,決然道:“我等此行目的已達,救出童女,搗毀魔窟,不必與官軍糾纏。李俊哥哥,可能尋到隱秘水路,暫避其鋒?”
李俊對洞庭水文極為熟悉,聞言立刻道:“由此向西,有一片縱橫交錯的蘆葦蕩,水道複雜,暗礁遍布,名曰‘迷魂蕩’,官軍大船難以深入,可暫避一時。”
“好!就依李俊哥哥,速往迷魂蕩!”武鬆當即下令。
梁山水軍常年與官軍周旋,對此駕輕就熟。李俊令旗揮動,船隊立刻變換隊形,舍棄笨重大船,全員換乘輕快小船,如同靈活的遊魚,悄無聲息地駛離主航道,鑽入一片茫茫無際的蘆葦蕩中。
這迷魂蕩果然名不虛傳,水道百轉千回,蘆葦高過人頭,視線受阻,若非李俊這等老手引領,極易迷失方向。船隊在其中穿梭,很快便失去了蹤影。
就在梁山水軍船隊消失後約莫半個時辰,湖麵上旌旗招展,一支龐大的官軍船隊浩浩蕩蕩駛來。當先一艘樓船上,站立著數名頂盔貫甲的將領,為首一人,麵色威嚴,正是江陵府兵馬都監,“鎮三山”黃信。他身旁站著一名文官打扮、眼神閃爍的幕僚。
黃信望著遠處仍在冒煙起火、隱隱傳來崩塌聲的君山島,眉頭緊皺:“好大的動靜!這君山之上,果然是藏汙納垢之所!隻是不知,是何人所為?”
那幕僚低聲道:“都監大人,根據線報,近日有梁山賊寇武鬆、李俊等人活躍於洞庭湖一帶,與那盤踞君山的‘聖教’似有衝突。此番景象,極有可能是兩股賊寇火並所致。”
“梁山的人?”黃信眼神一凝,“他們竟敢跑到江南地界來撒野!還鬨出這般動靜!”他心中盤算,若能趁機將這兩股賊寇一網打儘,或是擒獲武鬆、李俊等頭領,無疑是天大功勞。
“傳令!加速前進,包圍君山島!仔細搜查,若有活口,一律擒拿!發現梁山賊寇蹤跡,立刻追擊!”黃信下令。
“是!”
官軍船隊加速,向著君山島合圍而去。然而,等他們登上已成廢墟焦土的君山,除了找到一些聖教普通教徒和水匪的屍體以及部分廢墟中掙紮的傷者外,哪裡還有梁山好漢的影子?武鬆等人早已遠遁。
黃信站在軒轅台的廢墟上,看著滿地狼藉和仍在燃燒的火焰,臉色陰沉。他命人拷問俘虜,得知確是梁山武鬆、李俊等人突襲此地,殺了聖教首領玄冥上師和火尊長老,救走了一批童女,而後便不知所蹤。
“搜!給我仔細搜湖!他們帶著女童,行動不便,定然還未走遠!”黃信不甘心就此罷休,命令船隊以君山為中心,向外輻射搜索。
然而,洞庭湖浩渺八百餘裡,水道縱橫,島嶼星羅棋布,梁山水軍又精於水戰,刻意隱藏之下,官軍如同大海撈針,搜尋了大半日,竟一無所獲。
迷魂蕩深處,梁山水軍臨時落腳點。
眾人得以暫時喘息。孫二娘、張青等人忙著給受傷的弟兄和受驚的女童處理傷勢,分發乾糧飲水。
武鬆、李俊、公孫勝、朱武、魯智深等核心頭領聚在一處。ing未免太巧了些。”
朱武撚著短須,分析道:“兩種可能。其一,官軍早已注意到聖教在君山的活動,隻是礙於其勢力與隱秘,未曾動手,此番我等替他們除了此患,他們前來摘桃子,並想順便將我等一並剿滅。”
“其二,”他頓了頓,看向武鬆,“或許聖教在官府內部亦有眼線或勾結,得知我等行動,故意引官軍前來,借刀殺人。”
武鬆點了點頭,這兩種可能性都存在。他更傾向於後者,聖教勢力盤根錯節,滲透官府並非難事。
“無論如何,此地不宜久留。”武鬆道,“官軍搜尋無果,可能會擴大範圍,這迷魂蕩也非絕對安全。需儘快將這些女童送回各自家中,我等也需另尋落腳之處,從長計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公孫勝道:“送回童女之事,需得隱秘,若大張旗鼓,恐被官府或聖教殘黨盯上,反害了她們及其家族。”
“先生所言極是。”武鬆深以為然,“戴宗兄弟,燕青兄弟。”
“在!”戴宗、燕青應聲出列。
“煩勞二位,憑借身手與機變,暗中查探這些女童的籍貫家庭,務必小心,確認安全後,再設法將她們一一秘密送還。所需銀兩,找朱武兄弟支取。”
“小弟領命!”戴宗、燕青拱手,此事關乎這些孩子未來的安危,二人不敢怠慢。
“李俊哥哥,”武鬆又看向李俊,“我等大隊人馬目標太大,需分散行動。你可有穩妥的暫時棲身之所?”
李俊道:“洞庭湖廣大,隱秘島嶼眾多。我可帶弟兄們暫且分散隱匿,避過這陣風頭。二郎,你們有何打算?”
武鬆略一思索,道:“聖教經此一挫,必不會善罷甘休。我等與其被動躲避,不如主動出擊。我欲繼續追查聖教在江南的其他據點,尤其是那逃走的三個護法長老,以及可能與官府勾結的線索。”
魯智深、劉唐等人聞言,紛紛摩拳擦掌,表示願隨武鬆繼續行動。
計議已定,眾人便在這迷魂蕩中暫歇一夜,待次日天明,再分頭行動。
夜色籠罩下的蘆葦蕩,靜謐而深邃。隻有偶爾的水聲和巡夜弟兄的低語,打破這片寧靜。武鬆獨立船頭,望著天空中稀疏的星鬥,心中並無絲毫輕鬆。君山之戰雖勝,卻仿佛隻是揭開了更大陰謀的一角。前路漫漫,更多的挑戰與未知,還在等待著他們。
喜歡水滸新夢請大家收藏:()水滸新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