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純臣心裡正犯愁呢,應該想個什麼辦法,才能將眼前這幫家夥一網打儘,不走了漏網之魚。
此刻聽到這幫家夥,大敵當前,居然還要搞什麼登基大典,自然求之不得。
不過為了不引起懷疑,他還是故意遲疑著回複道:
“臣以為,方才那位黃尊素黃侍郎所言,乃是老成持重之見,眼下的情形,確實應該以加強京城守備為上……”
朱由檢聽了這話,臉上閃過些許不悅。
朱純臣見狀,心中暗笑,立刻話風一轉道:“不過陛下如今貴為天子,登基大典還是要酌情舉辦的,否則傳揚出去,豈不是有損大明皇帝的威嚴。”
“愛卿說得對,孤,不,朕也是這麼想的。”
聽到朱純臣讚成舉辦大典,朱由檢臉上的表情,總算慢慢緩和下來,笑著說道。
既然連手握兵權的朱純臣都這麼說了,其他人哪裡還敢再說什麼反對的話。
這件事於是就這麼定了下來。
…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我國家列聖,纘承休烈,化隆俗美,累洽重熙,永垂萬?……”
明代皇帝的登基典禮,頗為複雜。
首先得選定一個黃道吉日,其次典禮要在皇極殿舉行,除了頒布登極詔之外,還得進行一係列複雜的儀式,接著要更改年號,準備銀兩和布帛,賞賜所有參與典禮的大臣,最後還得派遣禮部官員,專門祭祀天地宗廟陵寢。
朱由檢繼位的時間,選在天啟帝禪讓的第三天。
由於時間太過倉促,參與此事的東林、閹黨眾人,可謂手忙腳亂,很多登基典禮需要用到的物資器具,根本就湊不齊,應該進行的各種程序,也大多敷衍了事。
甚至連朱由檢登基時所穿的龍袍,都是從乾清宮天啟帝那裡取來的,穿起來根本就不合身。
除此之外,由於京城朝堂中的官員,大多都因為有興明社背景而被下獄,前來參加典禮的官員少得可憐,隻有寥寥幾十人。
整個登基典禮,全程充滿了一種沐猴而冠、濫竽充數的感覺。
“朕以皇兄疾病日篤,久無視朝,國事荒蕪,群奸亂政,為文武群臣、軍民耆老,合詞勸進,至於再三辭拒不獲,乃奉祖宗家法,承繼大統,改元崇禎……”
皇極殿丹陛中央,司禮監秉筆劉應坤高聲宣讀新帝的登極詔書。
由於大殿內部過於空曠,前來參加會議的大臣們,甚至能聽到對方的回聲。
“等等,好像有些不太對勁……”
典禮進行到一半,頭戴烏紗帽,身穿大紅官袍的楊漣,突然意識到什麼,轉頭將大典左右仔細看了一遍,而後輕輕推了推旁邊的左光鬥道:
“蒼嶼,你看到成國公了嗎?”
“成國公,今天早上,我明明看到他入宮了,難道他沒有來嗎?”
左光鬥聞言,趕忙也跟著向大殿內張望起來,結果張望許久,卻沒有發現成國公朱純臣的身影。
“怎麼回事,朱純臣去哪裡了……”
左光鬥瞪大眼睛,驚訝道。
“不好,恐怕事情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