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講官聞言,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朱由校已經十二歲了,居然還在讀《千家詩》這類幼兒啟蒙讀物,看來萬曆帝對自己這個長孫,確實是既不疼也不愛,完全沒放在心上。
朱延禧眉頭微皺,歎了口氣道:“殿下,從今天開始,您不能再讀這些書了,應該多讀四書五經。”
“先讀《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四書,再從五經中最簡單的《詩經》讀起,然後讀《尚書》、《禮記》、《春秋》,《周易》。”
朱由校撓了撓腦袋,好奇道:“這些書都是說什麼的?”
朱延禧道:“四書五經乃古代聖人所作,讀完這些書,殿下便能明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
“我聽不懂。”朱由校搖了搖頭,表示不能理解。
眾講官愣住了,心中皆生出一種感覺,似乎眼前這位皇長孫殿下,資質並不是那麼的出眾。
朱延禧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
孫承宗起身道:“殿下現在不懂也不要緊,我等奉旨為殿下講讀經義,就是專門過來教殿下,好讓殿下明白書中道理的。”
朱由校點了點頭,沒有再說話。
於是接下來,眾講官開始輪流為皇太孫講經。考慮到畢竟是第一次開講,不能講得太難,幾人決定先從《論語》講起。
《論語》所收錄的,大半都是孔子的言論,相對於四書中的其他三書,可以說是最簡單,最容易理解的。
“殿下,我等先給您講《論語》第一章《學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此言何意,朱子注曰:既學而又時時習之,則所學者熟,而中心喜悅,其進自不能已矣。程子曰:習,重習也。時複思繹,浹洽於中,則悅也。又曰:學者,將以行之也……”
按照官職大小、資曆高低,六名講官中,首先起身給皇太孫講經的,乃是左諭德朱延禧。
由於朱延禧講得實在太枯燥乏味,朱由校聽得一頭霧水,整個人呆坐在桌案前,左手捂著嘴連打哈欠。
朱延禧講完,接下來輪到孫承宗。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重者,厚重之意。威者,威嚴之意。固者,堅固之意……”
孫承宗說到一半,抬頭望去,突然發現對麵的朱由校,居然低下頭睡著了,心中很是不悅,立刻開口訓斥道:
“為皇裔者,可不敬哉?”
朱由校聽不懂孫承宗在訓斥自己,依舊自顧自打瞌睡,旁邊的大太監王安見狀,連忙讓李進忠過去,輕輕將他搖醒。
朱由校睜開眼睛,見孫承宗滿臉怒容地望著自己,心中嚇得不輕,沒辦法,隻好緊繃精神,繼續聽對方講解。
孫承宗講完,接著輪到徐光啟,然後到繆昌期,再之後到周延儒。
程光陽作為所有講官中資曆最淺的一位,一直等到其他五人全都講完了,他才終於有資格給皇太孫開講。
程光陽講的是《為政》中的第一節。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此言何意呢,就是夫子教導後世君王,以刑法治國,不如以禮樂治國,更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