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千漢人俘虜的努力下,廣寧城周邊寬闊的護城河上,很快便順利搭建起了無數浮橋。
隨後大量攻城需要用到的器械,也被沿著浮橋,慢慢推到廣寧城的城牆之下。
“嗚—嗚——”
辰時二刻,伴隨著陣陣淒厲的號角聲,響徹雲霄。
六萬後金八旗大軍,正式對廣寧城發起進攻。
“上楯車!!”
“白巴牙喇居前!紅巴牙喇居中,其他士兵不要害怕,都跟上!誰敢掉隊,殺無赦!!”
廣寧城牆東麵,負責指揮正紅旗、襄紅旗、鑲藍旗三支後金軍的,乃是後金大貝勒代善,以及他族弟濟爾哈朗。
在二人的指揮下,五百餘名頭戴鐵胄,身披雙層戰甲的後金重甲步兵,作為軍隊先鋒,以十人為一組,推著一輛輛高大楯車,開始向廣寧城東城逼近。
這些重甲步兵,有個統一的名字,叫做“白甲巴牙喇”,乃是整個八旗軍中,最為精銳的力量。
努爾哈赤對白甲巴牙喇的挑選,有著極度嚴苛的標準,唯有在戰鬥中身先士卒、勇猛無畏,殺敵人數過百者,才有資格加入這支軍隊。
算下來,平均每三十個後金八旗兵裡,隻有一個人能有機會被選中。
可見這幫人的實力,究竟有多恐怖。
“這回來的是真韃子了,大家不要怕,按照平日的訓練去做!”
“眼下敵軍距離咱們還有兩百步,先發火炮,然後弓手射箭,弓手射完換弩手,鳥銃等他們靠近了再打!”
廣寧城東城的城牆上方。
發現後金大軍,在數百名手推楯車的重甲步兵帶領下,越過護城河,正在向城牆下方緩緩靠近。
參將祖天壽不敢掉以輕心,立刻指揮周邊士兵,對那些越來越近的敵軍發起遠程打擊。
首先派上用場的,自然是火炮,因為火炮的射程比鳥銃和弓弩要遠,而且威力也大得多。
可惜此時的明軍,還沒有大規模列裝紅衣大炮,軍隊裡使用最多的,要麼是弗朗機火炮,要麼就是明軍自製的土炮。
這些大炮,論射程和威力,完全無法與紅衣大炮相提並論,不過即便如此,卻也給城外的後金軍,造成了不小的損失。
畢竟後金的楯車,雖能抵擋弓箭,能抵擋鳥銃,拿炮彈卻是一點辦法也沒有。
“不要怕,繼續衝!!”
隨著明軍炮火的持續落下,一些衝在最前方的白甲巴牙喇士兵,很快連人帶車,被炮彈帶起的聲浪掀翻,有的受了重傷,有的被當場砸成肉醬。
然而即便如此,周邊的其他白甲巴牙喇士兵,卻仿佛什麼也沒有看見,在各級牛錄的統領下,依舊頂著明軍的攻擊,繼續向前方推進。
“這幫韃子,真是訓練有素,怪不得我大明這些年來一直輸……”
發現八旗的先鋒軍,如此悍不畏死,城頭的祖天壽,眉頭頓時皺成一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