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知難而上_重生明末?結黨!必須結黨!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76章 知難而上(1 / 1)

“這……朕還是覺得,隻升先生做戶部侍郎的話,實在太委屈先生了。”

見程光陽決定從侍郎做起,不願一來就做尚書,天啟帝也不好強人所難,想了想,開口說道:

“這樣吧,朕再下幾道製書,分彆封先生的母親、正妻為誥命淑人,再追贈先生的祖父和父親,為都察院左、右副都禦使。”

按照明朝的典製,正三品官員,可以按本官品級,追贈祖上兩代。母、妻封誥命淑人。

“臣多謝陛下恩典。”

程光陽聞言,連忙起身合袖,朝天啟帝作拜答謝。

“朕把先生當作家人一般,先生在朕的麵前,不必如此多禮。”

天啟帝擺了擺手,示意兩旁的小太監攙扶程光陽起身,接著忽然好奇道:

“對了先生,朕本來想提拔你做吏部尚書,讓你執掌文武百官升遷,你為什麼不願去吏部任職,偏偏卻要到戶部去呢?”

按道理,六部之中,吏部尚書是權勢最大,地位最高的,京城不知有多少官員覬覦這個位置。

程光陽放著這樣的好官不選,卻偏偏選擇去戶部,天啟帝實在不能理解。

眾所周知,大明的財政狀況,從很早以前開始,就是一筆糊塗賬了。

由於開國初期,財政製度設計得太過糟糕,此後兩百多年的時間裡,大明國庫長期處於赤字狀態,入不敷出,基本每年用出去的錢都要比收進來的更多。

為此不得不寅吃卯糧,今年收明年的稅,今年花明年的錢。除此之外,還經常動不動就大量拖欠官員俸祿、士兵軍餉,搞得到處怨聲載道。

負責管理國家財政的戶部尚書,可以說就是個不折不扣的苦差,在六部所有衙門中,工作最難開展,也最得罪人。

“陛下,臣當然有自己的考慮……”

聽到天啟帝詢問自己緣故,程光陽沉默片刻,神情嚴肅地望著對方,詢問道:

“陛下天資聰穎,如今禦宇二載,對我大明總體的賦稅情況,不知可有什麼感受?”

“嗯,朕繼位這兩年,好像戶部的錢,永遠都不夠似的……這也怪朕,當初用了東林黨人,讓他們來替朕署理戶部。”

天啟帝語氣不悅道:“這幫沒用的東西,每次九邊各鎮,要發賞賜,要修城牆堡壘,要置辦鎧甲兵器,他們自己不想辦法解決,就知道跟朕要錢,朕的內帑裡,雖說的確還也有些積蓄,可一直這樣下去,用不了幾年就得被他們搬空了!”

“陛下,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其實那幫東林黨人經常跟陛下要錢,也不能完全怪他們,畢竟戶部方麵,確實是困難重重。”

程光陽歎了口氣,徐徐道:“臣這些日子做過研究,我大明兩京十三省的賦稅,把正稅和雜稅加在一起,再把米麥絲絹等實物,也全部按白銀來折算的話,每年大約能有二千五百多萬兩銀子。”

“這二千五百多萬兩銀子,各地州府通常要留存三成,以供本地衙門支出。剩下的七成,除了一部分起解到朝廷戶部之外,其他大部分,基本直接用來給九邊軍鎮以及南方各衛所的士兵發放糧餉,按例還得再撥給大內一部分,真正落到戶部太倉庫裡的銀子,最多也就兩三百萬。”

“戶部就靠這兩三百萬兩的銀子,能做得了多少事呢?哪裡一旦碰到急需用錢的地方,馬上就會捉襟見肘,自然也就隻能頻繁跟陛下索要內帑了。”

說到這裡,程光陽再度重重歎了口氣。

明朝的財政狀況,從開國之初就不算很好,但那時還能勉強維持,後來之所以越來越惡化,原因固然很多,但粗略總結下來,不外乎以下三點。

首先是稅源減少。

對於古代所有的王朝而言,自耕農永遠是提供賦稅的主力。基本上一個王朝自耕農越多,這個王朝的稅源就越多,秩序越穩定。反之則稅源越少,秩序越崩壞。

可偏偏任何一個王朝,到了末期,基本都逃不脫土地兼並的魔咒。隨著土地兼並現象的加重,民間的自耕農越來越少,大量普通百姓,要麼淪為佃戶,要麼破產成為流民,稅源必定遭到破壞。

明朝自然也是如此;

除了稅源減少,大明財政惡化的另外一個原因,乃是食利階層人口劇增,與朝廷爭利。

這個不難理解。

其實本質上,大明朝廷,或者說皇帝這一家人,自己就是食利階層,而且還是全天下最大的食利階層。

它和社會上的其他食利階層,比如宗室、官僚、士紳、地主,屬於是合作與競爭並存的關係。

通常來說,王朝建立的初期,兩者屬於合作關係,因為當時土地兼並還不嚴重,食利階層人數也不多,總體上資源夠分。朝廷能吃得飽,其他食利階層也餓不著,大家當然更傾向於合作。

可是一旦到了王朝末期,隨著土地兼並加重,食利階層的人數增多,資源越來越不夠分,兩者就從原先的合作關係,慢慢轉化成競爭關係了。

現在的大明朝廷,和它治下的其他食利階層,就是這種關係;

除了稅源減少,食利階層增多,明朝財政惡化,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戰爭。

任何時代戰爭都是最燒錢的,這一點毋庸置疑。

曆史上的明朝,自從薩爾滸之戰大敗以來,每年往遼東方麵投入的錢糧支出,占全國賦稅的四分之一,已經超出了北方其他八個邊鎮花銷的總和。

偏偏明朝政府,把這麼多錢都砸下去了,卻還是在遼東屢戰屢敗,一點水花都沒有濺起來。

越打越輸,越輸越打,不斷惡性循環,直到最後崩盤……

如今輪到程光陽來主持大局,他心裡很清楚,自己要想拯救大明朝,首先就得從財政收入這一塊入手。

隻有先把財政盤活,把不必要的開支都抹去,把該收的稅額都收上來,才能放開手腳去做其他的事。

這就是為什麼他會放著吏部尚書的位置不要,非要到戶部去做侍郎。

喜歡重生明末?結黨!必須結黨!請大家收藏:()重生明末?結黨!必須結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獸魂戰紀:從契約靈狐到獸域共主 混世宇宙大將軍 重生六零家屬院,紡織女工要翻身 投奔渣爹被棄?軍區大佬卻爭著寵她 驚!嬌知青竟是國家的寶貝疙瘩 保姆作家劉青青 70年代狼崽子的嬌氣包 重生八零,先踹了白眼狼兒女 快穿之雲煙化雨 基因科技之生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