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遙想神廟繼統之初,主少國疑,社稷豈不危乎,然而神廟在位的前十年,我大明卻是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天下翕然大治,這都是張太嶽輔政的功勞啊。”
“張太嶽當年於朝堂內外變法,雖對國家有大功,卻也因此得罪了太多同僚,為群臣嫉恨,所以後來他病故之後,神廟才會被奸臣蠱惑,褫奪了他的一切恩榮,又派惡官前往江陵抄家,說起來,這完全是一樁冤案。”
程光陽說到這裡,挺直身子,朝天啟帝拜了幾拜,表情嚴肅道:
“如今陛下既然銳意圖治,願意信任臣,支持臣變法,那麼臣懇請陛下立刻下一道詔書,從今日開始,為張太嶽洗刷冤屈,恢複張太嶽的名譽!”
其實為張居正的遭遇打抱不平的聲音,從萬曆中後期就開始出現了,程光陽並不是第一個。
比如楚黨的領袖官應震,就曾在萬曆四十八年,給萬曆帝上過一本奏疏,名為《為救時舊相論定多年,仰祈昭雪沉冤以慰忠魂以開相業》,以此為張居正申冤,希望萬曆帝能為張居正平反。
奈何萬曆帝礙於麵子,對自己當年犯下的過錯,拒不承認,官應震所上的奏疏,自然是被留中不發。
如今輪到程光陽,他之所以也要給張居正平反,主要有三個原因。
其一,他對張居正的遭遇確實比較同情,一個於國家有功的大臣,死後被剝奪名譽也就罷了,家也被抄了,長子張敬修還不堪受辱,投繯自儘。如此悲劇,實在令人唏噓。
其二,如今東林黨已被鬥垮,接下來,程光陽將會率領興明社、齊黨、楚黨,變法圖強,改革弊政,這時候給當年主持改革的張居正平反,無疑非常具有政治意義。
其三,程光陽之所以給張居正平反,其實也是為了自己的將來考慮。自古變法者、改革者,因為得罪的人太多,往往到最後都沒有什麼好下場。
雖說如今有天啟帝信任,程光陽相信,自己應該能有一番作為,可誰能保證皇帝會一直信任自己?誰又能保證,自己將來一定會平穩落地?
給張居正平反,其實是希望將來有人給自己平反。
“先生……朕心裡當然是支持你的。”
聽到程光陽要求自己為張居正恢複名譽,天啟帝沉默了許久,小聲道:
“可朕聽說,張居正當年貪戀權勢,奪情不去,誣蔑親藩,侵奪王墳府第,這些事好像也不假吧,此人雖有大功,其罪似也不輕呢。”
“陛下,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呢?張太嶽之罪,跟他的功勞相比,實在微不足道。”
見小皇帝在這件事上,跟自己產生分歧,程光陽忍不住提高聲音道:
“如今陛下倘若想重用臣,想變法圖強,那就應該對外界展示姿態,如此才能讓臣和臣下麵那些幫手,相信陛下是真的支持我們,試問還有什麼事比為張太嶽平反,更能體現陛下的決心呢?”
“嗯……先生是朕的老師,我相信先生不管做什麼事,肯定有自己的理由,朕願意聽先生的話。”
天啟帝思忖片刻,終於點了點頭,昂首對程光陽道:
“這樣吧,朕明日便下一道詔書,恢複張居正一切名譽,包括他生前的官職、諡號。還有張氏的子孫,朕會酌情贈予他們官職,先生認為如何?”
“陛下真乃聖主明君!我大明有陛下臨朝,定會有重新複興的一天!”
程光陽聞言,心中感動不已,連忙站起身來,再度向天啟帝行禮。
…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故輔張居正,佐朕皇祖十載,肩承勞怨,力振紀綱,飭弛舉廢,其功甚大,雖以奪情及身後蒙議,眚不掩德,著禮部準複其原職,予其祭葬,恤蔭子孫。欽此。”
在程光陽的力勸下,這一年的四月中旬,天啟帝正式下詔,不但為神宗朝舊相張居正,恢複名譽,蔭封對方的子孫,還在江陵一帶,為對方立祠,定時派遣官員祭拜。
“陛下年紀雖輕,所行之事,卻處處透著明君之風,真是難得啊。”
“時隔四十年,朝廷終於肯為江陵公正名了,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對於當年張居正的功勞,其實明朝的大臣們,基本都是心知肚明的,隻是過去萬曆帝在位之時,很少有人敢說。
如今天啟帝這封詔書一出,朝野上下,各級官員無不心生感動,爭相稱頌皇帝英明。
尤其是楚黨官員。
張居正是湖廣江陵人,在很多楚黨官員眼中,對方就是楚人的驕傲。
當年張居正病逝,受政敵彈劾,被萬曆帝追責時,朝廷裡不知有多少人跟風詆毀,隻有許多湖廣籍的官員,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私底下偷偷整理張居正的文集,一有機會就嘗試為對方正名。
如今得知皇帝是聽了程光陽的建議,才下詔給張居正平反,許多已經依附了興明社的楚黨官員,對程光陽越發欽佩。
心中暗暗發誓,今後一定要努力為興明社效力,以回報程光陽的恩情。
…
四月下旬,天啟帝在給張居正平反後,考慮到各部衙門無人理政,開始陸續著手,在朝廷內重新補官。
關於這件事,小皇帝最主要當然還是和自己的師傅程光陽商議,不過偶爾他也會聽一聽司禮監秉筆魏忠賢的意見。
畢竟程光陽不能像魏忠賢,可以每天都住在皇宮裡,有時候天啟帝對於該任命誰做什麼官,心裡拿不定主意,又找不到程光陽商量,便會讓魏忠賢給自己出主意。
“魏大伴,這內閣的大臣,朕準備安排六個,可程先生之前隻給朕推薦了三個人選,朕還想再添三個進去,你覺得應該讓誰進內閣合適呢。”
“萬歲,朝廷之事,按理說奴婢不該多言……不過奴婢認為,上次京察被東林黨趕走的閣臣沈?,陛下不妨將他起複,此外還有吏部左侍郎顧秉謙、南京禮部侍郎魏廣微,似乎能力都不錯,陛下可以讓他們也進內閣試試。”
眼看天啟帝向自己詢問內閣大臣的人選,魏忠賢簡直求之不得,一麵按捺著心中狂喜,一麵把平日與自己結交的一些外廷文臣,推薦給天啟帝。
天啟帝對外臣不熟,心裡也不知道該讓誰進內閣,聽了魏忠賢的話,並未多想,頷首道:
“好,那朕就按你說的,將這三人補入內閣。”
喜歡重生明末?結黨!必須結黨!請大家收藏:()重生明末?結黨!必須結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