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一。
奉遼東經略熊廷弼之令,六萬餘名明軍將士——
包括一萬四千名車營混合步兵,六千名弓弩手、鳥銃手、炮手,兩千多名遊營騎兵,三千多名將領家丁組成的精銳騎兵,以及三萬五千多名輔兵,以及無數從後方征發的民夫。
在總兵趙率教、祁秉忠,副將祖天壽、吳襄等人的統率下,出廣寧城,開始向三岔河以東的方向,大舉進攻。
為了趕在努爾哈赤回師之前,快速替朝廷收複失地,五萬明軍出城後,不得不日夜兼程,全速行軍。
兩千多名遊騎兵負責在前方探路,三千多名精銳騎兵緊隨其後,大舉突擊沿途各處女真人駐守的寨堡。
人數最多的步兵和輔兵,則運送大批攻城器械、糧草輜重,從後方慢慢趕來。
後金這邊。
努爾哈赤在進攻遼南東部地區之前,並非沒有預想過,明朝或者蒙古方麵,很可能趁自己南下,出兵進攻自己後方。
因此努爾哈赤特地將第八子黃台吉,孫子豪格,侄兒阿敏、濟爾哈朗等人,分彆留在沈陽、遼陽、開原、鐵嶺等地,交給他們三萬多名兵馬,命他們各自防守。
負責防守遼陽、沈陽,及其周邊地區的,是後金四貝勒黃台吉。
“阿瑪,明軍的數千先鋒軍,三天之內連奪八城,馬上就殺到海州衛了。海州衛那邊,咱們的人隻有不到一千,要不要馬上出兵救援?”
遼陽城,貝勒府。
鑲黃旗小貝勒豪格,匆匆忙忙來到貝勒府,向自己的父親黃台吉稟報軍情,咬牙切齒道:
“這幫漢人尼堪,趁大汗領兵南下,竟敢趁火打劫,真是欺人太甚!阿瑪,給我三千精銳,我願出兵與他們決一死戰!絕不折墮了咱們愛新覺羅家的名頭!”
“糊塗,現在是什麼局麵,豈能貿然出兵?”
黃台吉聞訊,一麵訓斥豪格,一麵囑咐對方道:
“你下去傳令,讓外麵那些寨堡裡的守軍,全部撤到鞍山城和遼陽城來,所有糧食物資,能運走的就運走,運不走便全部焚毀!不要留給明軍!”
“什麼?讓守軍撤走!”
豪格聞言,皺眉道:“咱們若是撤走,那些地方,不就全歸明軍所有了嗎?大汗將來會不會怪罪?”
“不會,大汗深明大義,他會明白我的良苦用心。”
黃台吉搖頭道:“明軍此番出兵,我料想他們的總兵力,少則四五萬,多則七八萬,甚至更多也不一定。”
“咱們遼陽這邊,攏共就一萬五千多人,分兵防守,必然無濟於事。出城野戰,亦有兵敗的風險。最好的辦法就是收縮兵力,堅守不出,等大汗從遼南東部返回,再做打算。”
“可大汗那邊什麼時候才回來,我聽說鳳凰城和鎮江堡並不好打,過去這幾個月,明軍一直從海上增兵,而且他們還從泰西人手裡買來不少大炮,威力據說很是驚人。”
豪格憂心忡忡道:“眼下大汗困在遼南無法抽身,廣寧的明軍開始大舉出動,北邊開原和鐵嶺一帶,宰賽的人馬也有南下的趨勢,我大金真可謂危在旦夕。”
“阿瑪,如此局麵,我等與其困守城內,倒不如主動出擊,若是能把廣寧這夥明軍擊敗,再前往北方與阿敏、濟爾哈朗兩位叔叔會師,大家合力擊敗宰賽,說不定就能轉危為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