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貝勒,你先走,我斷後!”
眼看後方明軍追擊,鼇拜當機立斷,立刻讓豪格帶領主力逃命,自己則與麾下五百鐵騎,留下墊後。
“不要著急動手,聽我號令,等明軍到達三十步內再放箭!”
對於鼇拜而言,此刻眾寡懸殊,形勢危急,換作常人,隻怕早已亂了分寸。
然而鼇拜卻絲毫不懼。
一麵翻身下馬,觀察明軍的動向,一麵命令身旁五百騎兵,解下腰間弓箭,準備等明軍靠近之後,再行射殺。
此時留下的五百多名八旗騎兵,原本大多數人,內心都有些忐忑不安。
不過在看到鼇拜如此從容不迫後,他們頓時大受感染,心中不再害怕,紛紛按照對方的命令,開始張弓搭箭,對準迎麵追來的明軍。
“放!!”
隨著鼇拜一聲令下,五百八旗士兵,迅速開始射擊。
八旗士兵使用的步弓,乃是赫赫有名的清弓,曆來以力道厚重冠絕一時,使用的箭矢,又大多是銳利無比的破甲箭,再加上他們常年漁獵,無論射術還是射速,全都遠超常人。
而明軍這邊隻顧衝殺,完全想不到敵人,居然還敢停下來反擊。於是衝在最前方的上百名明軍騎兵,猝不及防下,很快便紛紛中箭倒地。
不少明軍士兵,縱然頭戴鐵胄、身穿布麵鐵甲,總體防護力並不弱,卻仍舊被清軍的箭矢穿透甲胄,射中要害,倏忽立斃。
“快撤!快撤!!”
眼看中箭而死的,大都是自己麾下的遊營騎兵,甚至還有不少家丁,負責追擊的副將吳襄,心疼得簡直要滴血,不待總兵祁秉忠交代,便擅自撤軍。
其實此時的明軍,倘若能頂住壓力繼續追擊,就憑鼇拜五百多人,根本就抵擋不住。
可惜如此關鍵的時候,吳襄偏偏怯戰了。
眼看明軍撤退,遠處的鼇拜也不敢過多停留,立刻翻身上馬,領著身畔的五百名騎兵,迅速突圍。
至此,明軍設伏企圖全殲後金豪格等人的計劃,並沒有能完全達成目標。
…
明軍雖未完成殲滅敵軍的目標,好在逃出生天的豪格等人,此時也已經成了驚弓之鳥。
“小貝勒,不好了,鞍山城下,出現大批明軍,看樣子有好幾千人……咱們,咱們恐怕回不去了。”
在鼇拜五百人的掩護下,豪格率領九百多名騎兵,成功突圍,他本打算返回鞍山城,誰知行至半路,幾名輕騎忽然來報,說鞍山城已經被明軍包圍了。
“什麼,鞍山被包圍了……”
豪格聞言,霎時間臉色煞白,差點沒從馬背栽倒。
原來,先前豪格、鼇拜一行人,剛離開鞍山城沒多久,由明軍家丁組成的三千多名騎兵精銳,便在一些熟悉當地地形的遼東籍士兵的帶領下,從另一個方向,悄悄繞行至鞍山城下,對鞍山城發起猛攻。
不過有一說一,明軍在鞍山的這場攻城戰,其實進行得並不順利。
由於繞後攻城的三千明軍,幾乎清一色都是騎兵,基本無法攜帶什麼重型的攻城器械,而守城的八旗牛錄章京遏必隆,雖說手頭隻有八百兵馬,抵抗意誌卻非常堅決。
於是三千明軍在鞍山城下,從正午圍攻到傍晚,仍舊沒有任何破城的機會。
此時此刻,倘若豪格帶著剩餘的九百人,及時趕回,那麼分散在鞍山城四麵的明軍,必然無法快速聚集起來,與其展開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