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結束。
edg:奎桑提、豬妹、沙皇、寒冰、薩勒芬妮。
gen:鱷魚、大樹、發條、韋魯斯、米利歐。
從紙麵分析,韋魯斯和米利歐的組合,其強度很大程度上依賴於韋魯斯本人q技能的命中率。
射得準,就能頻繁壓低血線,建立巨大優勢;射不準,這個組合的壓製力就會大打折扣。
米利歐在對線期能做的其實有限,主要是提供一些回複和微弱的加速,無法像硬輔那樣創造擊殺機會,也無法像某些軟輔那樣提供強大的消耗能力。
有趣的是,gen似乎連續兩局都陷入了同一種思維定式——盲目相信“版本答案”。
第一局,他們吃了厄斐琉斯後期發力但前期孱弱的虧。
第二局,他們又認為拿到了韋魯斯+米利歐這套“版本強勢”組合,就足以應對任何挑戰。
peyz和deight此刻信心爆棚:
“我們拿到了最強的對線組合!還怕他們?”
“就算前期稍微被消耗一點,也無所謂!等到團戰期,他們這個寒冰+薩勒芬妮的破爛組合,有什麼用?我們韋魯斯和米利歐的團戰作用強他們十倍!”
帶著這份基於“版本”的自信,雙方下路上線了。
edg依舊是他們經典的站位:寒冰和薩勒芬妮貼在一起,放棄搶占草叢,而是將陣型靠向河道方向,意圖非常明確——隨時準備集火對方一人。
這一次,gen選擇了硬碰硬!
韋魯斯和米利歐同樣緊密站位,同步向前壓迫!
他們心想:我們是一級更強的組合,憑什麼要慫?
從一級的絕對強度來看,韋魯斯和米利歐的q技能,確實比寒冰的技能和薩勒芬妮一級不高的技能傷害要更具威脅。
那麼,勝負手就在於一級的操作了。
四個英雄在兵線尚未完全交彙的戰場上,展開了一場極致的心理與微操博弈,距離維持在650碼這個危險又微妙的區間。
唰!
uzi的寒冰率先發難,技能扇形射出,冰霜箭矢覆蓋範圍極廣,命中了站位靠近的韋魯斯和米利歐兩人。
釋放技能帶來的短暫停頓,讓寒冰的身形出現了僵直,這就是技能的代價——無法像普攻那樣利用取消後搖來無縫走位。
甚至於是直接取消普攻,絕大多數技能可沒有取消的說法。
至於“移動施法”?
更是少見!
deight的米利歐抓住了這轉瞬即逝的機會,q技能的火團幾乎在寒冰出手的瞬間便已飛出,時機卡得完美,命中了因施法而停頓的寒冰!
這就是職業選手的抓機會能力!
與此同時,peyz的韋魯斯反應極快,立刻開始蓄力q技能,箭頭直指被米利歐q技能減速的寒冰,為了確保這一箭的命中,peyz甚至操控韋魯斯在蓄力過程中向前移動,壓縮寒冰的反應空間,誓要報仇!
就在韋魯斯蓄力前壓、自身也因蓄力而減速的這一刻,林耀的薩勒芬妮出手了!
e技能釋放,音波命中韋魯斯!
此時韋魯斯身上同時掛著寒冰的減速和自身q技能蓄力的減速,雙重減速之下,薩勒芬妮的e技能效果觸發——對已被減速的敵人造成禁錮!
“糟了!”peyz心中一沉。
韋魯被禁錮在原地,動彈不得!
uzi的寒冰在打出技能之後早已開始回頭後撤,趁著韋魯斯被禁錮、無法跟進的時機,迅速拉遠了距離。
咻!
韋魯斯的箭矢終於不得不釋放,但目標寒冰早已不在原來的位置,uzi隻是一個輕巧的直角走位,便讓這誌在必得的一箭擦身而過!
這就是uzi的頂級走位和距離感!
第一波博弈結束。
edg下路:寒冰用消耗了對方兩人,自身隻吃了米利歐一個不痛不癢的q,於是米利歐的被動傷害也不會觸發。
gen下路:米利歐吃了個寒冰技能,傷害不算什麼,韋魯斯吃了寒冰技能,薩勒芬妮e技能還有疊了好幾層的被動普通攻擊,血量掉了一百多。